蔡礼旭:何谓富贵 何以快乐--以传统文化为视角

传统文化,教育
 知足才是真正的富有; 当每个人看到你都心生欢喜,都从心里尊敬你、佩服你,那才是实实在在的贵。

    什么是富?这个答案假如问中学生,他会怎么答?很有钱叫富。他的答案为什么这么标准?谁给他的影响?我们要引导孩子,富绝对不是因为钱很多谓之富。假如他不知足,纵使给他再多钱他也不会觉得快乐和满足;一个人真正知足,他内心常常觉得很充裕,知足者才能常乐。所以真正的富在于知足。不知道诸位朋友身旁有没有很有钱的人,他们有没有觉得他很够了?有了钱还想要更多,因为人的欲望只要一打开,就很难收回来,所谓"欲是深渊",这个深渊踏下去不见底。所以我们不要追求虚华的人生,应该是追求真实,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而当我们这样引导孩子,他这一生懂得知足,才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才不会崇尚虚华。

    什么是贵?一般孩子说官做得很大叫贵。其实某人拿到这个权位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做哪些事?当他有机会当人民的领导人、当员工的领导人,他绝对不会拿着这个权位去压迫别人,甚至于为自己谋福利。假如不是这样,等他下台以后会有什么结果?所有的人都会唾弃他。所以,什么是贵,我们要求其真正的意义,"人敬则贵",当每个人看到你都心生欢喜,都从心里尊敬你、佩服你,那才是实实在在的贵。

    人是不是一定要有权位的时候才能有贵气?才会让人家尊敬?那不见得!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当初颜渊跟孔子学习,他是充满了欢喜。纵使他"一箪食,一瓢饮",一般的人都受不了他这种生活境况,但是"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当一个人的精神层面愈提升,他对于物质的需求自然慢慢就放下,就减少。

    我们的家长常常希望孩子过"平安快乐"的生活。很多朋友说"我只希望他快乐就好了,也不希望他以后赚多少钱"。我说你的要求听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做起来很困难,因为你自己假如都不快乐,你如何引导孩子去过快乐的生活?

    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很多人知道"知足常乐"。真的,一个人知足,他与人相交往时会懂得感谢别人,他愈是这样的态度,朋友跟亲戚就愈喜欢他。

    还有就是要"无牵无挂",要无忧无虑。确确实实对于人生的道理要很融通,你才能够达到无忧无虑,所谓"理得心安"才能无忧无虑。什么道理?比方说中国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该你担心的,你就不要多操心。不是叫你不要管孩子,是在他还没有成人以前,在他小时候你要先把他的根基打好了。之后因为他已经有德行,自然有他往后的人生因缘,你不要去操纵他,不然你累他也累!

    我常常做一个比喻,就好像你教你儿子开车,当他要握方向盘以前,你要把他教好。等他已经握上了方向盘在开车了,你就不要在旁边一直拉他的方向盘,这会怎么样?车子会晃来晃去,到最后可能"砰"!又比方说要先让你的孩子懂得如何看人,他才能选好他人生的另一半。等到他已经长大了,你没教好他,到时候他选了一个要结婚论嫁了,你又在那里阻止,你就真的很痛苦,他也会痛苦。

    真正的快乐还要"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也不是很容易得来的,你对于自己的饮食,还有对于自己的情绪都要有很好的管理才会有健康。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其中一福就是身体康健。人假如上了年纪身体不好,纵使子孙贤孝也可能不快乐。

    还有一种快乐,就是"帮助别人",这个很重要。当人处处为自己着想,人生只会活在患得患失中。助人为乐!这助人为乐,不能只说不练。要让他身体力行去感受。假如有机会到医院,你去做义工把他带在旁边,当你帮助那些病人,病人给予你真诚的感谢,甚至于病人的亲人都在感谢你的时候,你的孩子一定会在旁学习,也能够很高兴地感受到别人的善意。

    有一个老师,他学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后,拿《弟子规》来教诲他的学生。刚好去年的"三o 八"妇女节,他的学生就走到台前来跟他商量,说:老师,我们已经决定,明天"三.八"妇女节要买两朵花。他老师觉得很纳闷,他是男老师,他说:你买两朵花干什么?他就跟老师说:我们全班决定,一朵送给全校的女老师,一朵送给自己的妈妈。老师一听马上赞同,"太好了,老师支持你们"。当天这些孩子就把花送给了各个年级的女老师。有一位男同学回来之后,满脸笑容,他老师过来说:你怎么这么高兴?他跟他的老师说:当我把花拿给女老师的时候,她的笑容非常灿烂,还跟我说谢谢。老师接着就问他:你在这个时候体会到什么? 学生就说:施与比接受更有福。所以,让孩子去付诸行动,他就会感受到付出的快乐。我们也要从小带着孩子去体会这些付出的快乐。

    我们已经举了多少种快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还有身体健康,这个都要努力才能得来的。我们要不断提升学问,增长智慧。

    孟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乐,第一乐叫"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第一个,我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真实的。我们从小都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假如不跟爷爷奶奶住,当父母的要教孝道,还真不容易教。因为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父母就能时时关怀自己的父母,给他的孩子看,父母能够让我们奉养,那是人生最大的福祉。而当我们在回馈父母的恩德时,你也会觉得人生非常踏实,非常快乐。所以诸位老师,你们假如现在跟父母一起住,一定要好好珍惜,人生最大的悲剧之一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兄弟无故"指兄弟生活、事业都发展很好,也没有出现意外、死亡的情况,兄弟是陪我们人生走最久的亲人。"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家万事就兴,所以这是人生第一乐事。

    人生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每天尽心尽力尽自己的本分和义务,所以活得很踏实,这样才能够做到能吃能睡。假如常常做亏心事,又很怕别人看到,遮遮掩掩,这样的人生绝对不会愉快。"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前犯的错是因为以前没学《弟子规》,所以不算。从今天开始要做俯仰无愧之人,从今天开始自己的行为要尽心尽力随顺孔子的教诲。相信你有这样的态度,一定会赢得更多人对你的赞叹,对你的尊敬。这是第二乐。

    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一乐是不是只有当老师的才有?非也。假如今天你非常懂得去协助、关怀别人,你也会很快乐,刚好公司里面有新进的同仁,一个人到一个新的环境,内心焦躁不安,这时候你适时伸出援手,让他熟悉环境,熟悉工作,在业务上扶持他,可能他家里还有些问题,你年龄又稍长他,可以把一些好的经营家庭的观念分享给他,相信你的付出他一定会很感动。他很有可能会在别人面前说:"我这一生就是遇到了这个好的同事,好的主管,人生才走得这么样的顺畅。"所以,你在这位朋友的心目当中,就像一位老师一样。当你身旁有更多的人对你是这样的评价时,相信你也会觉得这一生没有白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