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怀西居士周安士:欲海回狂 卷三 决疑论(5)

问:万物成必有坏,始必有终。性亦有生灭乎? 答:凡有形之物,即有成坏终始。性既无形,焉有生灭? 问:然则性如虚空乎? 答:非也。虚空之空,名为顽空。性空之空,名为真空。 问:耳目,形也。见闻,神也。神若


  问:万物成必有坏,始必有终。性亦有生灭乎?
  答:凡有形之物,即有成坏终始。性既无形,焉有生灭?

  问:然则性如虚空乎?
  答:非也。虚空之空,名为顽空。性空之空,名为真空。

  问:耳目,形也。见闻,神也。神若不灭,则能见能闻者,当少壮如一。乃垂暮之年,目力渐昏,耳力渐聩。则见闻之性,亦有老死,以是知神有生灭耳。
  答:耳目昏聩,形骸所致,岂关闻见之性乎?目之能见,非自见也,依于见性而能见。耳之能闻,非自闻也,依于闻性而能闻。若谓目能自见,则瞪死人之目,亦当有见。而梦中闭眼之时,不应复见种种形像。若谓耳能自闻,则提死人之耳,亦当有闻。而梦中耳在床上,不应复闻他处之声。安有生灭去来乎?

  问:性无生灭,略知其概。性无去来,所不解也。
  答:乍去乍来者,妄想心也,非真性也。真性之大,包乎虚空。大千世界在我性中,不过如海上一浮沤(ōu)耳。

  问:三途之报,以及托生人间,论相者谓阎君所判,论性者谓自业所招,敢问是非何在?
  答:不执,则两说皆是。执之,则两说俱非。譬如夫妇共生一子,若两人无心,曰此吾所生也,无伤也。倘夫妇赤面争夺,以为此吾所生也,非汝所生也,则谬矣。

 

恶道缘由类(十问十答)

  问:鸳鸯、鹑(chún)、鸽,因宿世造淫,故今世为淫鸟。而飞雁丧偶,至死不合,宿世不淫明矣,何以亦堕鸟身?
  答:十恶之中,淫其一耳。十恶皆可堕畜生,鸳鸯、鹑、鸽,从淫业而堕者也;孤雁之报,从他恶而堕者也。如《俱舍论》中说。论云:人若造业,当堕畜生,各自差别。就中淫欲盛者,生鸽、雀、鸳鸯中。瞋恚盛者,生蝮、蝎、蚖、蛇中。愚痴盛者,生猪、羊、蚌、蛤(gé)中。骄慢盛者,生虎、狼、狮子中。掉戏盛者,生猕猴中。悭嫉盛者,生饿狗中。

  问:人若造罪,当入畜生胎,此时识得为畜生否?
  答:到此不由作主。

  问:云何死后作不得主?
  答:现在何曾作得主?同一美色也,淫人见之,爱入骨髓。妒妇见之,恨入骨髓。现在且然,何况身后?

  问:昔有忉利天王,自知寿尽,将入驴胎。至心归依三宝,即时堕胎,复为天帝(详《法句喻经》)。又何以说?
  答:此因宿福深厚,故得挽回。不然,则母彘在前,但见美女;屎尿之气,宛若旃檀矣。

  问:世人至众,世事甚繁,若丝毫记录,则积墨如山,且不足用。阎老何苦费此闲心,记此闲事?
  答:一切惟心造,心能作天宫,心能作地狱。天宫内院,胜境甚多,然非营造所就,生于中者,自然受乐。地府泥犁,狱具无量,亦非营造所就,生于中者,自然受苦。

  问:生时痛苦,从形体得。死后无形,痛苦谁受?
  答:痛在于神,不在于形。若从形得,死人亦痛。

  问:人造恶业,固当重治。但狱卒鬼王,其恶更甚,复有何等地狱报之?
  答:若以事论,譬如狱卒奉命笞人,决无更受笞罪之事。若以理论,则阿旁狱卒等〖阿旁,地狱狱卒之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执铁叉〗,皆造业者自心所现。

  问:地狱既有,当使世人各一目击,方可信受。
  答:将来目击者,遍处皆是。但恨目击者,不能复归耳。

  问:如来以足指按地,大千世界皆成金色(见《维摩诘经》)。有此神通,盍破十方地狱,使受苦者尽生佛国?
  答:大医王能疗恶病,不能救不服药之人。造业者自招恶报,菩萨不能救之而免。犹之贫人枵腹,富者不能代之食而使饱也。

  问:定业既所难免,佛法亦无所用。而经中动称救度无量,何欤?
  答:世间一切苦恼,皆由恶业所成。劝人不造恶业,已断苦恼之根,非救度而何?

 

婚嫁穷源类(八问八答)

  问:淫既为万恶之首,则圣王治世,当有以绝之。而伏羲通媒妁,合二姓之好,何耶?
  答:此正所以息天下之淫也。婚礼不设,无论天下男女,必入禽兽之为,而所生子女,亦必致弃而不育。以故开一方便之门,定为婚姻之道,使男子各妻其妻,女子各夫其夫,父母各子其子,守其一而不乱也。

  问:归作合之权于媒妁,何也?
  答:恐巧诈者取妍弃媸,开天下之争也。

  问:设问名、纳吉、请期之礼,何也?
  答:恐开后世苟合之途,故多其曲折也。

  问:婚嫁之故,余既知之。男女之道,始于何日?
  答:按《起世因本经》,劫初之时,众生皆从光音天下,自然化生,不由母腹。逮食地味既久,形色丑恶,便有筋脉骨髓,分男女之相,而后有淫欲之情。此男女之道所由始也。

  问:儒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佛制辞亲出俗,极言室家之为害。儒释两途,何以判然若此?
  答: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世人根器不一,有佛法不足化,而儒教可化者。有儒教不足化,而佛法可化者。故三教圣人,虽同心协力,不得不分任其事,各立一种门庭,各垂一种教化。名虽三,而实则一也。譬如三大良医,皆欲治病,而病有不同,若三人皆习一业,所济必不能广。又如刀兵劫至,有三大长者,各欲救人出城,若止开一门,所救亦必不广。是故能尽仲尼之道,释迦见之必喜。能尽释迦之道,仲尼见之亦必喜。若谓从吾之教而善,则悦。不从吾之教而善,则不悦。亦不得为佛,不得为圣矣。隋李士谦曰:“三教如三光也,岂可缺一哉?”(出《隋书》)后人议论纷纷,徒形其隘耳。

  问:或疑羲皇诸圣,皆是大菩萨应化,不识有诸?
  答:或亦有之。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良冶之子,必学为裘。〖制弓之家挠屈弓材以制弓,其子弟便先学着弯折柳条以制箕。冶造之家陶熔金铁以补治破器,其子弟便先学着补缀兽皮以成裘。喻其事虽大小不同,其理却彼此相通,语出《礼记·学记》。〗佛教有权有实,有渐有顿。离欲出家,实教、顿教也。配合两姓,渐教、权教也。譬之不能持斋者,先劝之食三净肉耳。三教圣人此心同,此理同也。

  问:天下人人绝欲,百年后无复人类,奈何?
  答:此等浊世,男女二十不嫁娶,则相窥相从矣,安得人人绝欲?只如足下自反,恐亦不能,况其他乎?渔人一日不捕鱼,遂患舟楫之不通,是杞老忧天坠矣。

  问:设或有之,奈何?
  答:果尔,则一切世间,皆如诸天化生,不由胎狱。

 

忏悔往生类(七问七答)

  问:已造淫业,欲除其罪,当于佛前忏悔乎?抑从自心忏悔乎?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