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哲居士:爱使生命年轻(2)

她回忆说:「那次的应征很特别,老板是德国人并没有给我考试,就叫我明天来上班。原来他是研究字体的,看应征信就知道这个人能不能用。」 因为能流利地书写中、英文,许哲顺利地获得了这份工作。 避难到重庆 一九三
    她回忆说:「那次的应征很特别,老板是德国人并没有给我考试,就叫我明天来上班。原来他是研究字体的,看应征信就知道这个人能不能用。」

    因为能流利地书写中、英文,许哲顺利地获得了这份工作。

避难到重庆

    一九三七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全球卷入一场野心掠夺的攻防之战。一九三九年,日本攻打香港,许哲的老板将香港的办公室移到重庆,许哲也因此来到重庆。

    避难到重庆,许哲依然得心应手地工作。当时,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因为老板的关系,许哲还曾经替蒋介石和宋美龄发英文新闻稿给当时在重庆的英、美报馆。那一段日子,许哲过着富足优越的生活,当时,一般人平均月薪是二十元,许哲却已经领取一百五十元的高薪。

    有一天,她和朋友到一家高级餐馆吃饭,那是一家装璜华丽的餐厅,柔美的灯光配上悠扬的古典音乐,晶莹剔透的高脚杯盛着香醇美味的葡萄酒,使人的用餐情绪格外浪漫、愉悦。

    吃完饭走出餐馆,突然有一个人趋向前挡住她的去路。

   「请你好心给我一分钱买面包,我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那人伸出又黑又瘦的手,向许哲乞讨。

    当下,许哲心头一震,「这世上,还有这么可怜的人,饿好几天没饭吃。我刚刚那一餐饭,可以让好多穷人吃好几天了。」望着那可怜的人,许哲告诉自己:「从今以后,我不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的吃喝穿着,如果我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身上,我就是掠夺穷人的钱。」

 

    舍弃高薪为助人

    战火蔓延到重庆,原本宁静的山城,出现许多的流民伤兵。

    当时,有一个英国的救伤队来到重庆,这是一个反战的和平组织,成员里大都是一些十七八岁,正在服兵役的男孩。这些初次离家的大孩子置身在一个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异国山区,生活相当不适应。因为许哲能说英语,他们便希望许哲能到救伤队帮忙。

    许哲了解到,这是一个反战的救难组织,于是,毫不犹豫地辞去原有的高薪的工作,加入他们的行列。在救伤队里,许哲扮演起「母亲」的角色,为那些离乡背井的大孩子们充当翻译,并且为他们打扫、煮饭、洗衣,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抗战结束后,在重庆住了四年的救伤队返回英国。

    一九四五年,许哲希望进入护校学习,因为,她的内心对贫苦、病弱的穷人有一份很深的牵挂,她希望自己能学会护理工作,将来才能为老人、穷人、病人服务。

    当时,护校的学生的年龄限制是十七岁到二十五岁,许哲的年龄已经四十七岁,学校怎么可能收她这个「老学生」。许哲并不气馁,她写信给护校校长,表明自己学护理的心意,信中提到:「我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帮助更多的穷人。」这一句话感动了护校校长,破例准许她入学研习护理课程。

   护校八年,许哲用心学习,她学习到从小孩至老人,从出生到死亡,从身体到心灵,各种不同层面的照顾与养护,她默默许下心愿,要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技能,完全奉献给需要的病人、老人与穷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