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桢居士谈修行、迅速改造命运的窍诀

沈家桢居士,改命

沈家桢居士谈修行、迅速改造命运的窍诀:

愿力(非常实用的心得)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普陀山的观音道场打了一个佛七,回向给历世的祖先。有一天,在船上听到有一群人在低声谈话。‘你今天许了愿没有?’那人答:‘有呀!我每次都是求观世音萻萨的。’‘您怎么发愿呢?’‘我愿观世音菩萨保佑我这批货平安到达。’‘灵不灵呢?’‘从前我不求观世音菩萨的时候,货常被没收。’那个人说了之后,东张西望了一下,看看没人注意,他又说:‘这次如果平安,我总得还愿了。’问的人说:‘你难道许了愿,都不曾还?’‘我太忙了,不过这次一定去还?’

各位一定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这种发愿,不是我今天所要讲的佛法中的所谓‘愿’。这只是一种希求,在佛法中应该说是‘欲’,是贪的一种。

当佛法自印度传入中国的时候,翻译经典的大德们,对选择字眼是煞费苦心。‘愿’与‘欲’在中国文字中原是相通的。《辞海》中的注解,即是‘愿者欲也’。可是佛法中的发愿并不是要助长一个人的贪欲,而是一种虔诚决心要种善因、造善缘,期得善果的表露。所谓善果,是要逐渐的减轻乃至消除虚妄的我相、我见、法相及非法相,而证佛果。

我相、我见极不容易减轻乃至消除,因此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不必怕有一个‘我’的存在,更不应该有错误的观念,说要将‘我’消灭,而可采用一种善巧的方法,即是将‘众生’的观念,来逐渐替代‘我’的观念。譬如说,各位中有人希望长命百岁,当你转到这‘愿我长寿’的念头时,立即也想到‘愿一切众生都寿命无量’。这就是阿弥陀佛在未成佛之前,是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大愿之一。法藏比丘的愿是:‘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能计知其数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因此今天我想和各位研究讨论的是佛法中所重视的誓愿。‘愿’为‘行’的前导,也是‘行’的方向,而‘行’是愿的实践。没有愿的行,可能变成漫无目标的修行,不知所终。没有行的愿,顶多只能做到望梅止渴,而身体仍没有得到一滴水份。所以愿与行必须相辅并进、必须并重,才能产生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叫它是愿力,也可以叫它是感应

今天时间不多,我想提出两点,供各位参考,也许抛砖引玉,各位同修因此更有所启发,得大受用。

第一点是:虔诚的愿,可以感应很快,不必等到满愿。

第二点是:愿要发得大,愈大则感应也愈快愈大。

关于第一点,我想以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取自《了凡四训》,一个是我自身的经验体会。

各位大概都知道有《了凡四训》这本书,这里有白话注解的本子赠阅。袁了凡先生是中国明朝人,做过相当大的官,这本《了凡四训》原是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汇集起来,分为四类教训,写给他儿子的。可是这本书的内容,极合做人的实用,所以数百年来,流传极广。

袁了凡先生原名学海,本来是学医的,因为先后遇到了两个人,改变了他一生的境遇。第一位孔老先生,命相专家。孔先生说他的命不应该学医,应该读书做官。并算出他那一年应中县考,得第十四名,府考是第七十一名,一直算到他入京考科举,得第三名,可是没有考上举人、进士,而后被派去四川做官。但说做满三年,应即告退回乡,因为他只有五十三岁的寿命,将于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并且命中没有儿子。

奇怪的是,袁学海自弃医、读书,应考之后,所有县考、府考等的年分及考中名次,和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丝毫不差,这不能不使袁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也因此逐渐的令他心灰意懒,因为一切都已前定,非他所得更变,况且寿命不长,又无子孙,前途渺茫,所以感觉生命缺乏意义。于京城中入贡后(即全国会考被录取)回来,到南京栖霞山和一位云谷禅师,对坐三日三夜,不曾闭眼。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