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法师智悲答疑(生活篇)(6)

佛法是让人明白之后自觉自愿信守接纳,戒律都是给我们一个理智的参考,凡是自尊自爱自信自救的人都喜爱! 从这些方面我们知道,学佛的人总是希望生命能达到圆满,不能忍受一丝一毫的不圆满,凡是有伤这些不圆满的,

佛法是让人明白之后自觉自愿信守接纳,戒律都是给我们一个理智的参考,凡是自尊自爱自信自救的人都喜爱!

从这些方面我们知道,学佛的人总是希望生命能达到圆满,不能忍受一丝一毫的不圆满,凡是有伤这些不圆满的,我们都要断掉它。对读经念佛功德有影响。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要看我们自己的信愿之心,看我们降伏自身烦恼程度等等。

吸烟对我们有损害,这种耽著,会让我们其他习气毛病也开有漏之门。所以,我们学佛念佛的人要力争守持心性更加圆满!

 

30、佛教和心理咨询如何实际对接?请法师慈悲开示。

心理咨询,一般就是身心、现实环境出现的问题,从我们自己的思维态度上就能发现原因。因为啥呢?万病从心生,要解决现实当中问题,远可以在世界当中求,近可以在自心当中求,而佛教就是教我们认知自心,而明心见性,所以能够提供更为根本的心理咨询的方法。能够把我们的心,理得清楚明白,不起烦恼与虚妄分别、错误造作,就能把问题在自心上解决。我们通过自己的发心,能够在现实生活当中行持善法,如理如法地进行这些行为时,就很好了。

对接就是在我们认识自心上来对接。好的心理咨询师,一定要能够认识自心的规律,否则,连自心都不能认识,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如何能帮助别人。还是在修行对治烦恼,去除虚妄分别,达到究竟无分别智就好了。

 

31、现在街上行乞者很多,真假混淆,该如何做布施。请师父慈悲开示。

我们做布施,要把一切众生当作父母。

假如我们没有智慧分辨真假,又因为害怕以假乱真而放弃布施,这会影响我们修行。结合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步骤,不如根据我们自心来安立,不因外界真假来安立我们是否布施。因为在这个阶段的修行过程当中,强分真假,能够障碍我们自觉法门的实现。

强分真假,会让我们丧失很多行善积德的机会。修布施修供养,就是不管对境怎样,修法修心啊,关键就是对治自己的悭贪心,对治自己的执着烦恼。只要能够帮助我们对治悭贪、执着,我们就不遗余力去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分真分假,就会障碍我们自己修行积善。

行善能够最大开发我们自己主观能动性。没有能力分辨真假,最好就安住于布施是我们自己对治自心的悭贪执着。从这个角度说,真假都能帮助我们修行,而不是妨碍我们修行。布施和供养立足于自心,能够排除很多修行障碍。

修行好了以后,进一步要为人而布施。从利益众生角度说,我们要选取怎么样才能利益众生。比如有些人骗取净财,得到财富反而会培养他的偷心,对于众生,这种布施反倒是帮助小于损伤。这个时候就要有从空出假的智慧,能够在对境上分辨,哪些是根本利益、相似利益,还是根本就不能利益。但是,我们自己在哪个阶段呢?我们自己都没有自觉,又怎么能从空出假呢?这已经超出我们自己能力了。我们还是立足于自性好。

过去,传印老法师的侍者对我说,老法师太慈悲了,天下人要钱的太多了,老法师就把自己衣单费、供养都寄出去。很多时候,侍者看出来是假的,但是,老法师都要寄出。我很赞叹我们老法师的作为,你认为是假的,就一定是假的吗?你要分得清楚真假了,能力就很具足了。假如我们分不清楚,东问西问,分心了,自己布施供养的善根也就种不下去。真的,假的,都可以培养自己对财物的施舍心,真假都在帮助我们修行。

 

32、朋友与你诉说与他人的矛盾,当你没有能力为他调和的状况下,怎么办才好?请师父慈悲开示。

至少我们可以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帮忙,看看我们怎么能安慰她?我们陪着她痛苦,也能减轻她的痛苦。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也可以看看我们是否听。如果自己听了以后,不能调解,自己还会增加染污,可以喊“不”。假如我们可以不影响自己,又可以适当调解,未尝不是我们自己能力的增长。所以,面对处在矛盾中的人,我们要极力消除她的痛苦。

 

33、我的朋友不多,想多交一些朋友,这是不是属于攀缘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当然看你用什么心啦。如果你是因为寂寞,想要热闹一些,也是属于一种攀缘。如果是从人我一体的角度,我们把慈悲心修起来之后,自然不攀缘自有人缘。如果没有智慧不能从根本上用功,不知道人缘是怎么生起的,是盲目的攀缘。要看发心与智慧。

 

34、当别的师兄对你有看法的时候,你保持什么状态好?请师父慈悲开示。

一个人生存在世间上,要让人家对你没有看法,几乎是不可能的。看法,或者有好的,或者不好的,或者无所谓的。我们保持什么状态好呢?

从学佛来看,不管人家怎么待我,只要有助于我修学,就是好的。比如,有人捧你,我们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知,不要让自己盲目陷入到别人的称赞中,别人一赞叹你了,你就被卷入了。

当别人有什么看法的时候,要作为对自己的参考。要将自己认知自己,与别人的看法两相比较,随时警醒自己,是否陷入对自己的执着,要保持交相参照。你批评我的时候,不一定你的批评都是正确的。当别人批评错了,要保持冷静。保持冷静过程中,要成为参考。如实认知。别人赞叹我,那就是鼓励、引导,我就得到赞叹的加持。他批评我,也是加持,因为他也是期望我好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如果别人对我无所谓呢,至少我没有损伤他。为什么他对我无所谓呢,也许我对他关心太少,我应该反省。我们这样来对待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这样就能保持我们有很好的心态学佛。

 

35、如何与小人(用心不良)相处?请师父慈悲开示。

与小人相处就是不要用小人的心,要用大人的心。如果遇到小人,我们斤斤计较,我们也变成小人了,我们今天造作的是小人的业,将来就还要和这些小人打交道。如果我们学习诸佛菩萨的用心,把遇上小人的因从我们内心消除,没有这种业了,将来就不会遇上这些小人了。我们会遇上小人,就是因为我们过去也用小人的方法来对付人家。不与小人相计较,学习佛菩萨用心,就能从根本上改变。

 

36、如何对丈夫、妻子或父母、儿女不生有染着的贪爱心,而生慈悲心呢,在理事上如何结合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贪爱心与慈悲心实际上就是这么一种的区别,要明白贪爱心与慈悲心的区别,首先就是要懂这个道理,再在事情上结合,就很容易。所以,理上明白更重要,能不能把理弄懂,深入于我们身口意三业很重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