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问答(净界法师)

佛教问答(净界法师) 什么前五识和第六意识? 如何解释听闻法义跟如理作意的前后差距? 杂染法和清净法汉贼不两立吗? 什么叫作自性缘起?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什么叫自内我? 什么样的菩
 佛教问答(净界法师)

什么前五识和第六意识?
 如何解释听闻法义跟如理作意的前后差距?
 杂染法和清净法汉贼不两立吗?
 什么叫作自性缘起?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什么叫自内我?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第七意识在转凡成圣中扮演什么角色?
 什么是所知相?
 善恶功能储存在哪里?
 什么是专修跟圆修?
 中国戒律的特色是什么?
 什么是制教、化教?
 什么是真如三昧、念佛三昧?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我们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吗?
 什么是唯识相与唯识性?
 为什么说明知故犯的罪比较轻?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死亡好像还很遥远?
 什么是三地?
 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
 入定之后怎么保持继续念佛?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平等法?
 临终等地藏王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出现?
 什么是明行足?
 临终的时候魔可以模仿阿弥陀佛或其他菩萨来迎接吗?
 静坐时候身体为什么会动摇?
 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修净土,临终时天界现前,该怎么办?
 什么是顿教与渐教?
 佛法的四教是什么?
 怎么样来突破对癌症的恐惧?
 《楞严经》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讲什么?
 《楞严经》对我们修学净土法门有什么帮助?



什么前五识和第六意识?

唯识学派,早期弥勒菩萨、无著菩萨这个时期,思想是比较众多,不过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提出了一识的说法,他并没有强烈的去否定;到了天亲菩萨以后,特别是护法论师以后,这个唯识学派就确定安立了六识,就是你前五识跟第六识要作厘清。为什么安立六识的理由呢?我们从因跟果来说明,比如你造业的时候,你要判定这个业是罪业、恶业、无记业,这个第六意识是关键点。我们以菩萨戒来说,你心跟境和合,第一念你看到染污相,这个不能判罪,心境和合的第一念自性分别,你看到染污相,不能说你有错,那是因果的显现;但是第二念「重缘思觉」,第六意识再产生分别,而你不加以对治,从第二念的时候开始判罪。所以你如果没有安立前五识、第六意识,你很难知道这个业到底是无记,或者是落入善恶业!因为瞥尔起念,前五识依止五根攀缘五尘的时候,这刚开始的二相,前面说的二相──见、相二分,它是果报的受用,直觉;但是第六意识开始分别的时候,才落入了善恶。所以你如果不厘清前五识跟第六意识的差别,你在判罪善恶就有问题,这第一点。第二个,从果报上来说,唯识的转依是「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中圆」,就是说你的第六意识在因地的时候,它开始转成清净,但前五识是不能转,它还是有漏。所以圣人的心,有时候前五识也会出现一种有漏的染污境,但是他的第六意识是清净的,因为五八要到果中,要成佛以后,前五识才能够完全清净。所以前五识跟第六意识在转依的过程当中,有明显的不同。所以你看天亲菩萨的《三十颂》,也是安立六识,他那个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这个「差别有六种」就是讲六识。玄奘大师讲得更明显,《八识规矩颂》先讲前五识,再讲第六意识。这个的确有它厘清的必要。就是正统的唯识学,从天亲菩萨以后,护法论师,乃至中国的玄奘大师,都是具足安立六识的。

 

如何解释听闻法义跟如理作意的前后差距?

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说,你在「如理作意」开始思惟法义的时候,跟过去听闻法义的时候,这二个的相互作用,是有前后差距的。也就是说,你可能去年听到某一个法,那个时候你没有很特殊的感觉;但是这个法不管你有没有感觉,这个法进入到你的阿赖耶识这个仓库保存下来,等待你以后备用。二年后,你遇到一个障碍,这个时候,突然间这个法的力量生起来了,引导着你在所有障碍当中突破过去。这个时候,假设没有第八识来做仓库,你这个闻思的智慧是「久灭过去」,那是以前闻思的,怎么能够生起后来如理作意的相应之心呢?你听闻的时候,跟你如理作意的时候,在表现出来时候,有前后的距离,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怎么能够保存呢?这个地方就会有问题。就是说,如果我们修人天的善法,甚至于你修小乘的教法,会发觉你马上可以用得到,因为它本身对生命没有全盘的了解,它只是告诉你如何破除眼前的障碍;但是大乘佛法是把全盘的染净因果告诉你,有的法你马上用得到,有的法你可能不是马上用得到。但是你到了净土以后,诶,突然间你有个智慧现前,那可能是你在某一生当中,听到某一部经、某一部论所得到的收获。所以你在栽培善根,跟善根起现行的时候,是有中间的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是不能成立的。

 

杂染法和清净法汉贼不两立吗?

当然我们听闻以后,是一个无漏的善根。那听「闻」正法「熏习」的这个善根,它是以「阿赖耶识」为「自性」?还是它不以「阿赖耶识」为「自性」?就是阿赖耶识是杂染法,你是清净的,那你到底是要跟它在一起?还是不跟它在一起?你的体性到底是跟它相同?还是不同?提出这个问题。「若是」你这个无漏的善根体性,跟「阿赖耶识」是相同的体性,你是跟它相同,你怎么能够去「对治」、或者说是消灭阿赖耶识的「种子」呢?说你跟它相同,你们二个应该是和合的、随顺的;但是,不是!你这个善根种子进去以后,对阿赖耶识的这种生灭性,这个阿赖耶识是「恒转如瀑流」,它是启动我们生死业力一个最大的动力。生命的水流为什么能够相续?就是有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推动,那我们听闻这个佛法的善根,进入到我们心中以后,它产生一种对治生死的力量。如果说你的体性跟阿赖耶识相同,它怎么会「对治」阿赖耶识呢?如果是不同于「阿赖耶识」,你是清净的,阿赖耶识是杂染的,你不屑跟它在一起,这样子的话,你这个「种子」的依止处到底在哪里呢?你不依止阿赖耶识,那你依止谁而住呢?这一段的征问是说:我们凡夫的思考,在没有经过大乘的熏习之前,我们都是有自性执。就是说这个杂染法跟清净法是不两立的,汉贼不两立,你是杂染法就不应该跟清净的法在一起,你是清净法就不应该跟杂染法在一起,染净不能共存,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难。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