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答(六)名相(4)

问: 金刚经 :一相无相分第九内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此三者是何果位?(颜文曝) 答:声闻四果,极果罗汉,须陀洹为初果,七番人天来往,即证罗汉,斯陀含为二果,一来往证罗汉,阿那含为三果,即在不还天

问:金刚经:一相无相分第九内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此三者是何果位?(颜文曝)
答:声闻四果,极果罗汉,须陀洹为初果,七番人天来往,即证罗汉,斯陀含为二果,一来往证罗汉,阿那含为三果,即在不还天中,便证罗汉矣。

问:佛说三车,羊车,鹿车,白牛车,如何分别,其义云何?(潘妙玄)
答: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其义表大小与究竟与否而已。

问:十恶八邪,八邪意义如何?(潘妙玄)
答:三十七道品之第七科,名曰八正道,若与正道相反,即是八邪耳。

问:请简解“佛教大小乘”之别。(郭李阿叶)
答:乘是舟车譬喻之辞,小者只载自己,大者兼载多人,此是说在佛法中,自修自度的谓之小乘,自行化他的谓之大乘。

问:何谓“了生脱死”?“生死”两字是指“轮回生死”,或包括其他的意思?(莲云班)
答:轮回六道之生死,名曰分段生死,尚有一种六道外之生死经,名曰变易生死。了生脱死之义,了是了结,脱是脱离,合起来讲,即是将生死了结与脱离而已。

问:“束”一词何解?(翟孟秋)
答:是割肉成条而乾者,束是缚,束谓十条乾肉,古时相见,必有贽物,此是最轻之礼。

问:归依师之法名加添“上下”两字其意云何?(翟孟秋)
答:中国法师之名,后多是两字,加上下者,指上一字及下一字,此取恭敬不敢直呼其名之义。

问:佛的十力,有“知种种解智力”及“知种种界智力”,这二种智力之略解名如何?乞示。(大宽)答:一切众生,各有其所知所解,然其各个知解,深浅大小,千差万别。而佛之智力,尽能各别彻知,此名“知种种解智力”。一切众生,于世间接触种种之法,自然各有各得之境界,此各得之境界,亦是千差万别,种种不一,而佛之智力,俱能各别微细彻知,此名“知种种界智力”。

问:佛的“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是哪几种?恳赐分别开示。阿罗汉的“八解脱”及“十八变化”是哪几种?恳赐分别开示。(大宽)
答:此二条之问,等于四十八条之问也,是类名数,俱载在佛学辞典,一查便知。若但依问列举其名,亦恐不能了解其义。若每条加以解释,则是一种专册著作矣,实非本栏性质,亦非短纸能容纳,请加原谅,恕不能奉答也。特录列数端,以证不释不解之言。佛曰无所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无所畏。十八不共、如三业无失,无异想,无不知已舍等。八解脱,如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等。大德如研此事,必须备辞典参考,纵图简单,有“法相纲要”一书,读之亦能小补。

问:“法师,和尚,居士”作何解释,军中受戒学佛者用何称呼?(黄冠中)
答:出家人通经弘法者称曰法师,然亦不必如是拘泥,凡出家人,皆可以法师称之,亦普尊之义也。和尚即印语之讹音,为吾师之义。居士为在家人学佛之称。军中学佛,仍用军中称呼,不必歧异也。

问:何谓“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亦分等级?(黎明时)
答:即是无上正等正觉。觉有始觉、随分、究竟之别,如月魄放明;有似钩、上弦,圆满等象。平等之心亦如之,德学进,则平等之心,亦随之进展耳,此可体会。

问:三世诸佛、放蒙山、放焰口、广长舌、燃指或燃臂供佛,有五种无间地狱,法身、报身、应身,如何分别?(黄伯敬)
答:“三世佛”是说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放蒙山焰口”是密宗之施食法,因鬼道常饿,用法力,施给饮食。蒙山是地名,此法为小施食,焰口是鬼名,此法为大施食。“广长舌”佛有三十二相,不同常人,佛舌既宽广,而又长也。“燃指臂供佛”是烧指当香,燃臂是在臂上安香烧之,皆取以身供佛之义。“五种无间”是地狱之名,无间是受苦无有间断之义,共有五种:一受苦无间,二身形无间,三罪器无间,四众生无间,五时无间。“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真如本性,报身是万福庄严之大身,应身是随众生之缘,所现之众生身。

问:楞严“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诸句意义,请赐解释。(钟观靖)
答:区区老耄多忘,楞严此节章句,出于某卷,一时忆寻不出。纵寻出矣,依文解句,不免囫囵。若详释其义,自不出古注范围,且本栏篇幅太狭,亦有难容之势。暂恕不答,有缘晤面,当竭知贡献也。

问:心净即佛土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如何名为心净,其义云何?(萧绍声)
答:心与佛土,非为二事,因山河大地,尽是心中一点微尘。更应知此心非指身中之心脏,乃指无形之心性。此心性自多劫以来,为一切烦恼,密密染污,所以不净,故有种种之污秽现相。如水腐孑孓生,木腐菌霉生,水木不腐,方是好水好木,自无出孑孓菌霉,心断烦恼,便是净心,自无污秽现相。

问:六祖大师说“三毒之罪一时消灭”其义云何?(萧绍声)
答:三毒指意起之“贪痴”,此三者能造种种之罪,三毒若断,诸罪自消。

问:如何名“中间”?如何名“二边”?如何名“中道”?(萧绍声)
答:“边”如物体之一边,“中”如物体之中心。居“中”能看全体,居“边”只看偏面。“中”喻正见,“边”喻偏见。“二边”者,指凡夫之“常见”及“断见”也。无常误认有常为“常见”,非灭误为断灭为“断见”。

问:“浮尘”与“胜义”二根之区别?(胡正临)
答:眼耳鼻等现外之器体曰浮尘根,各器内具之原点曰胜义根。

问:如何圆解“三如来藏”?请以例证之!(胡正临)
答:可以古镜为喻也,镜体为尘垢所蒙,此即藏之“隐覆”义。体虽被覆,而光不灭,以体未灭,即含光之功能,此即藏之“能摄”义。光依镜体,尘垢亦依镜体,是古镜含光垢二事,此即藏之“所摄”义。事虽三而理实一,本理言事,即圆解也。

问:金刚经中“一合相”一词,五十三家注就性释,江居士讲义则就相释,究应以何者为准?(胡正临)
答:释者见仁见智,各有所见,区区之意,亦同就相释也。

问:普门品讲话(星云法师译)记云“三十三身”,未能了解,敢祈示教?(龙文泰)
答:此是分晰文法,中日学者不同之点。星云法师所译,查系日人森下大圆所著。三圣,六天,五人,四众,二童,一执金刚神,自与中国经师主张相同。其见解异处,即在女身及八部两类。中国经师注重结句现身语气,因品中众归一段,有“即现妇女身”句,故女数只列为一。八部一段,于后因尚有“人”“非人”两种,而结处曰“即皆现之”,皆字顶上列数而言,上数有十,故扩为十类。森下大圆氏,则将妇女分成四数,又将人非人删去只取八数。两派各计,中国学者合得三十二,日本学者合得三十三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