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6(2)

问:「南无」二字是什么意思? 答:是二字为梵音;译成汉义,为 皈依 ,敬礼,求救度等。 问:世俗脑筋好的人大家都称赞是聪明人。但是佛家是讲智慧不说聪明,那么智慧与聪明不同在那里? 答:对于万事万理,真而且

  问:「南无」二字是什么意思?
  答:是二字为梵音;译成汉义,为皈依,敬礼,求救度等。

  问:世俗脑筋好的人大家都称赞是聪明人。但是佛家是讲智慧不说聪明,那么智慧与聪明不同在那里?
  答:对于万事万理,真而且正之察照及决断,是智慧。脑筋灵敏,而为私欲固蔽,取舍或不正者,是聪明。此亦粗言之也,详分太为费辞。

  问:觉行圆满,才能成佛,觉是自觉,行是度他,就像释迦牟尼佛,莫说后来这些众生,未经他老度化,就是他老涅槃的时候,还有的是不信佛的,这何能说是普度众生,觉行圆满呢?
  答:佛度众生,并非只度一次,缘世界无量,众生无量,业力牵引此死彼生,彼死此生,无有已时。
  佛应身世间,亦无已时,如释尊来此娑婆,已有八千余次之多。所谓圆满者,指一个时期之机熟众生,皆被度尽而言。喻一树之果千颗,生熟有异,必分期采摘也。
  今日熟五十颗,则来摘五十,明日熟百颗,又来摘一百。今明两日所摘,皆可向人说:应摘者已尽矣。

  问:观世音菩萨在此娑婆世界,卅二应身寻声救苦,西方三圣亦有观音菩萨,此二尊是同或异?
  答:是一。法华经云:游此娑婆世界。西方现者乃其报身,此地现者乃为应身耳。

  问:五浊恶世之劫浊见浊,怎样讲还不明白?
  答:劫作时分讲,有增减之别,增时人寿加增,高到八万千岁;减时人寿递减,少到十岁。减时如到二万岁时,即是浊乱之时矣。见有五种,皆是浊垢不明,即「身见」「边见」「戒取」「见取」「邪见」等。

  问:我执法执,此二执在佛学书籍常常看到。意义如何?
  答:人身四大假合,并非主体,坚固执着此身是我本体,名曰「我执」。诸法因缘生,或因用而假设,固执为实,名曰法执。
  兹恐初机生有误会,单将「法执」设喻解之。身有病须药医之,心有蔽须法除之。
  若病愈再药,药即成病;蔽除再法,法即为蔽。但我辈初机,心蔽正厚,亦正需法之时,切不可借口「法执」,无惭无愧,懈怠放逸也。

  问:诸行无常,万法无我。此二句意义如何解释?
  答:「诸行」指一切有为之法;「无常」谓迁流变化而不恒久。「万法」谓一切事理;「无我」谓无主体,即众缘和合,方有此事理也。

  问:在家二众,曾受五戒者,对已故尊亲之忌辰,以及现生父母之寿辰,于该纪念日中,普佛回向后,可否仍搭缦衣持具,向已故尊亲之灵位,或现生父母之前,顶礼祝福?
  答:向过现父母顶礼祝福,为人子本分,自应为之。惟不得搭缦衣持具,缘此衣等,乃佛家重器,专为礼三宝及修法所备,不许滥用。

  问:查日本辞苑里的「内院」曰:是兜率天的内部,弥勒菩萨居处,此兜率二字何释?
  答:兜率译为妙是,谓此天享受五欲妙乐,皆能知足也。

  问:佛经上讲的正法、像法、末法,祈释之!
  答:佛去世之五百年内,法仪未改,有教有行,多有证得正果,称正法时期;后一千年中,道法讹替,虽有教行,像似而已,称像法时期;再后万年中,如日沈西山,只有微末之影,辄多有教无行,称末法时期。

  问:释迦牟尼佛的名是译音抑另有意义,在家时曾听人云是「救世慈悲」之意确否?菩萨呢?三宝是佛法僧宝否?各作何解?
  答:是译音,其义为「能仁寂默」;菩萨亦是译音,义为「觉有情」。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佛,皆称佛宝;释佛所说一切经律,皆称法宝;出家之比丘,具六种和合,故称僧宝。

  问: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其内容如何?
  答:此系修菩萨行,次第证果之阶段,再加入等觉妙觉,共为五十二种,等妙即是补处佛,此五十二级,各有名字,亦可略解,然亦繁矣。若问内容,能言者仅是耳。若夫修证向果入住出等之法,非片言之事也。

  问:「劫」共有几种?每种「劫」时间区别如何?例如非想非非想定:经八万大劫仍坠轮回,初地至七地须经两大劫,此二种劫各时若干?
  答:劫之算法,各经论微有不同,名目亦多,如小、中、大、一里、万里、盘石、芥子、阿僧祇等,兹以通常者录下。人寿十岁,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为止,再如前法下减,减至十岁为止,此一增一减之数,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合四中劫为一大劫。
  阿僧祇者,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如是十十加增,为一总数,此总数再倍倍加增,至第一百二十,为阿僧祇。
  余难悉备。菩萨成佛,即指此阿僧祇而言。自十位至十回向证须一僧祇,自初地至七地,证须一僧祇,七地至等觉,证须一僧祇。

  问:蒙章嘉大师题赠「道崇相庄」四字,不知为佛所题,或为学佛的人所题,自不能相混,请予分别解答!
  答:甲、为题佛像的解答:「道崇」的道是证的道果;崇是最高的意思。兹再把他的含义略略解释:空间有灵知的动体(俗名动物)共有十种界线,名曰十法界。
  这十法界,又分为四圣六凡两类,圣人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凡夫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这十法界,自修罗以下,谈不到甚么道。人与天算是凡夫小道果,声闻与缘觉算是三乘二乘圣道果,菩萨是大道果,佛是至高无上的极道果,故赞「道崇」。(注声闻缘觉就是罗汉)。
  「相庄」的相是相貌,也叫做形相。庄是庄严两字的简称。庄即作端庄讲,严是威仪整齐,合起来讲,就是妙相庄严。因为佛的相貌,与众不同,见过寺庙里佛像的,才能晓得。
  佛有三十二种特别相,如顶上有肉髻,发作螺旋文右转,两眉中间有白毫盘旋似珠(俗名佛顶珠),齿有四十,胸前有卍字等,事太繁不能枚举。佛因有此种种奇妙的形相,所以自然庄严,故称相庄。

  问:普门品上说「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纽械枷锁,检系其身,称念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这些话更是疑问了?若说无罪,因为是被冤枉了,倒也情有可原;但若有罪的,也只要念彼名号即得解脱,这岂不是菩萨鼓励众生犯罪?因为犯了罪只须称念菩萨名号,便可解脱的。请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答:古偈云:「罪若起时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持名持至妄念全消,方称一心。
  据上偈文,妄消即是忏悔,菩萨垂兹,予以自新,犹之法律假释,过后如不悛改,其残余罪业,遇缘仍受苦报。假释既非鼓励犯罪,忏悔获救,理无不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