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创造人生好因缘 第九集(3)

所以“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的话你们都丢了吗?“千里之行”,千里的目标,“始于足下”,从现在开始。诸位同学们,不要小看这些生活的细节。有两个朋友同
所以“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的话你们都丢了吗?“千里之行”,千里的目标,“始于足下”,从现在开始。诸位同学们,不要小看这些生活的细节。有两个朋友同时到了一家百货公司去服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一个降级,一个升业务主管,同时进去哦,资历都差不多。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刚好他们一位之前的同事去找他们两个,去了以后,谈了一些话。后来他们两个就送这一位朋友走,就在要送出百货公司门口的过程里面,这位朋友看到了他们公司的一个情境,这个公布栏有一版资料已经快掉下来了,在那里摇晃,没粘好。他的朋友说:那个东西快掉了。那个降级的朋友说了:别管它了,不关我们的事。另外一个升级当业务主管的朋友没说一句话,过去就把它摘下来,然后走过来对着朋友说:“我把你送完,我回来再把它贴好”。
诸位同学,找到原因没有?一个人为什么能升级,为什么能扛更大的责任?因为他时时把公司放在心上。成就大小绝对跟责任心成正比。所以我们现在心地要为他人着想,为家庭着想,就在培福,甚至为社会着想,做出好榜样。 ●从小就可以利益社会
你看那个四岁多的孩子,当他在公交车上说:“老爷爷到后面来,这个位子让给你坐”。他有没有福?他有大福。再来,他从小就是这样的心境,他读书一定跟人家不一样。一般人读书只是为了学历,他读书是为了契入圣贤境界,他读的书绝对都印在心上。他一出社会就能够造福,他有智慧、能力。所以为什么以前有十八岁就可以当县长了,他那个书是读到精髓处去了。为什么范仲淹先生这么年轻就这么有成就?他是用那一颗“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去念啊。我们只为了学历念完,全部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万法由心生”,不能怪别人,不能怪社会。
所以造福,他的老年一定享福。很多的理念、观念都说,二十岁以前甚至于二十五岁以前,我们没能力,不能造福。所以我们的黄金岁月是这一段,四十岁,四十五岁这一段时间。可能你五十岁以后,你的能力又下来了,又不能够服务社会了,所以这一段才是服务社会。可是我们假如存着竞争的意念,进了这个社会,难道真的是服务社会吗,还是在让这个社会风气越来越差?但是学习圣贤教诲的人,他从小就在培福。
诸位老师们,这一位孩子,这一位同学坐在那里,还有我们这一位坐在第一排的同学,他有没有在积福啊?他坐在那里,后面的大哥哥们都不敢打瞌睡,觉得人家这么小都没打瞌睡。他在培福啊!假如一个孩子他在胎中就学《弟子规》,他妈妈胎教很好,早上都是《弟子规》叫起床。当这个孩子出生没几个月,第一句话是说:“弟子规,圣人训”。哇,那不得了,这个孩子以后可以巡回弘扬中国文化,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们都很欣慰,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只要看到这些孩子们有这么好的表情,我们再怎么累都值得,都不觉得辛苦。你看,这样的人生是从小就开始利益社会,绝对不是说要大学毕业才能利益社会,不然。然后他五十岁、六十岁了,他的智慧越来越高,这样的人生是越来越有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人群的爱护。 ●长者的风范
我的师长他走到马来西亚,走到世界各国,都受到大众的爱戴。这一次我跟着老人家到马来西亚去,参与传统文化课程的人一万五千人,大家有没有去感受过一万五千人的场面?可能有了,都是去:偶像、偶像,是吧?去那里嘶吼半天,学到什么?人生宝贵啊,时光宝贵啊。所以这一万五千人为什么要去?要开自己的智慧,要能学到这些经典,能利益他的家庭跟他的人生。义工有多少?一千五百人。我们很感动啊,那七八十岁的老人在那里服务我们,站在厕所门前,每一个人进去,他鞠躬啊。人家去听课了,他去把它打扫干净。
那一份心是对后代、对我们晚辈,无尽的那种护持、护念、护爱啊。那一份笑容记在我们的心里面,我们不能对不起这些长者的这一份心意啊。看到他们欢欢喜喜在为一万多人准备午餐,感动啊!他端着那些菜肴的时候,他是想着更多人来得利益,他最欢喜。这个是我们老一辈人的心境,这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心境。我们假如没有这一颗心,我们真的很可能把我们民族的文化,就断在我们手上了。那我们就变成千古罪人了,对不起祖宗,也对不起后代子孙。所以诸位同学们,要走这一条路。
你看,卢叔叔五十多岁,都快六十岁的人了,他走到哪里,这么多年轻人都跟着他学习。有时候他的儿子、女儿还会吃醋,因为到爸爸节、母亲节的时候,一堆人来庆祝。他儿子还:“那是我爸爸”。你看,这样的人生越活越有价值,是吧?而当你越有智慧的时候,又时时都是在帮助别人,你身心都非常地健康啊,很可能有一天,在那里跟年轻人谈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谈着谈着,这个胡须还没拉完就走了。你们不相信啊?真的可以这么自在地走啊。
古代那些大臣,寇准大家知不知道?寇准是宋真宗那时候的宰相,他主张御驾亲征,后来才把敌军给打退了。他是个好宰相,一生坦坦荡荡,问心无愧。老了还在那里处理公事,处理得差不多,跟他家里的人:“你去帮我铺个草席”。草席帮他铺好了,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然后他上去一躺,拜拜,多自在啊。你看现在人好不好死?现在人真的想好死都不容易。为什么?太多的贪求,太多的执着,太多的放不下,造成这样。所以坦坦荡荡过一生,这样的人生最好。
●天助自助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