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第二集)(2)

下面十九句『正直代天行化』。「正直」是我们的存心,心地要正、要直,正就不邪,直就不曲,内心里面没有那种邪曲。心为什么会邪曲?因为有私心,念念想著自己,这就有邪曲;如果念念为公,为天下苍生、一切众生,
  下面十九句『正直代天行化』。「正直」是我们的存心,心地要正、要直,正就不邪,直就不曲,内心里面没有那种邪曲。心为什么会邪曲?因为有私心,念念想著自己,这就有邪曲;如果念念为公,为天下苍生、一切众生,心就正直了。正直的存心,他的行为必定是代天行化,因为天是正直的、是无私的。我们以天心为心,就以天行为行,这个行化就是推行教化,帮助上天教化众生,启发众生破迷开悟,断恶修善。这就是《中庸》有所谓的「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能够这样子做的人,他能够帮助天地教化万物,赞天地之化育这个赞就是帮助,就是代天行化的意思。「与天地参」,这个参是三的意思,人跟天地并列称为三才。那什么人能够与天地并列?必须要正直代天行化之人,才配得上跟天地并列称为三才。

  下面『慈祥为国救民』,慈祥也是存心。这里特别是讲为官之人,心存慈爱、仁厚,为万民著想,为国者必定是救民,为什么?因为国以民为本。所以能够救百姓於水火,给百姓带来安乐,这个人是真正忠君爱国之人,必须要有慈祥心地才能做到。下面又有四句,这四句都是讲孝敬之德,它是积福之本,所谓:

  【忠主,孝亲,敬兄,信友。】

  『忠主』,忠这个心源於孝心,孝是德之本,以孝对待自己的主,这就是忠。《孝经》有所谓的,「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这个上也是主的意思,用忠顺之心来侍奉自己的长上。「主」它代表一切的领导,上至国家领导人,古时候称皇帝,现在我们称为国家主席或者总统,下至地方领导,团体有团体的领导,我们都要忠。这个忠是心尚中道,中而不偏,如果心有私这就偏了,无私才能达到忠。所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到自己的义务,尽忠职守,要把自己的私心私利放在一边,维护团体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世界人民的利益,这才叫做忠。

  那么孝,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圣贤教育都从孝道开始。孝,首先对我们父母,父母是亲,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最大的,生我们、养我们,所以我们先要从父母爱起,然后推亲及人,以爱父母之心爱天下之人,这就把孝心扩展。所以《孝经》上讲孝有三个层次,「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一开始得从孝爱父母开始,这叫孝亲,然后步入社会就是要忠主事君,这是把心扩大了,不仅是对自己家里人,还要对整个国家的人民,那么再扩大,对天下全世界的人民,对万世的子孙后代,我们自己要立身行道,成圣成贤,这是孝道的圆满。

  孝亲的人他必定福会很大的。我们看到在几年前新闻有报导一位孝子叫刘霆,他是浙江人,他的母亲患了尿毒症,家里的钱全用在治病上,最后倾家荡产。刘霆的父亲忍受不了压力,离家出走,再也没回来,留下重病的太太跟刘霆。刘霆当时十九岁,刚考上浙江林学院,他想放弃学业在家里照顾母亲,可是母亲不肯,一定要让他上学。於是他背著母亲上学,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小屋,这样跟他母亲一起生活,他就能照顾母亲。每天白天上课,下午回来就照顾母亲,然后挤出一些课余时间来学习。他为母亲煮饭洗衣、打针送药,而且鼓励他母亲说:「妈妈你一定要活著,只要你活著,我就能坚持下去。」他对母亲这个真实的孝心感动了很多人,感动了学校的领导、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人士。当时他母亲要做换肾手术,刘霆就决定要把自己的肾换给母亲,结果感动了一家医院为他免费提供一个肾脏给他母亲做换肾手术,给他母亲治好了。而且很多人慷慨解囊捐助,让他的生活得到改善,让他能够多一点时间投入学习。大家都被这位身材单薄、沉默少言的刘霆这一分真挚的孝心感动。

  后来刘霆被授予「全国孝亲爱老模范」这个称号,得到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授予的刘霆母子「爱心大使」的称号,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浙江骄傲」、「浙江十大孝心好儿女」、「杭州十大平民英雄」这些荣誉,刘霆是实至名归。所以以真挚的孝心来对父母,他感得这个福报是自己没有想到,这就看到真的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自然给善人加福。把孝心养成以后,对待兄弟姐妹,这是行悌道。敬兄是悌道,对待兄长要恭敬,古人有所谓的事兄如父。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宋朝的司马光,做到了宋朝宰相,可是对自己的兄长侍奉起来真的是无微不至。当他的兄长八十岁的时候,司马光年龄也不小,都很大,而且司马光身为宰相的高位,可是对兄长依然以小弟这样的身分在家里行悌道,照顾自己兄长无微不至,常常柔声下气的来关心兄长,问哥哥:你肚子饿不饿?要吃点什么?当兄长有需要的时候,司马光必定亲力亲为,侍奉兄长,所以司马光不愧为宋朝的大德。

  『信友』,这是对朋友有信义,特别是志同道合的人,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方向,互相要信任。而且自己言出必果,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在朋友心目中要树立威信,这个威信是自己德行招感,这是讲伦常道德。底下又有四句: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这是讲到弘扬圣贤教育。这个『奉真』,「真」是天仙的意思,『朝斗』,「斗」是星宿的名称。这是道家称这些天仙、真人、斗宿,这些都是天上的神明,记人的善恶,决定人的寿命、祸福,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他们恭敬、奉祀、朝礼。『拜佛念经』,这是讲佛教,佛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是神明。什么是佛?佛者觉也,觉悟之人就叫佛。那觉什么?觉包括三种,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他自己圆满的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这叫自觉,觉他是自己明了以后还要帮助别人觉悟,觉行圆满这就是自觉觉他都到圆满的境界了,这就称为佛。所以佛人人都能做,佛告诉我们,人人本来是佛,所以我们拜佛就是拜自己的本有佛性。当然这个拜佛也有拜老师的意思,老师是过来人,他先觉悟,我们是后觉悟的人,我们拜他为师,希望将来跟他一样。所以佛教它不是迷信,也不是宗教,而是一门教育,这个我们要了解清楚,佛教到底是什么?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你看我们称佛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自己自称是三宝弟子,弟子是学生,所以佛门里面的关系是师生关系,这个在教育里面才有。那么念经,经典是指教育的教材,它记载著都是佛所教化的宇宙人生真相,通过经典的学习,我们就能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佛不在世了,佛的教诲留在经典里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