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第二十二集)(2)

路易十五是法国的一个皇帝,他在位的时候骄奢淫逸都来,人家就劝诫他你不能这么干,不然你的后代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就给他建议,不然你的朝代延续不下去。结果路易十五讲了一句话,他说:我哪管我死后洪水滔天。

  路易十五是法国的一个皇帝,他在位的时候骄奢淫逸都来,人家就劝诫他你不能这么干,不然你的后代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就给他建议,不然你的朝代延续不下去。结果路易十五讲了一句话,他说:我哪管我死后洪水滔天。我死了以后,洪水把整个国家淹没了,也不干我的事。你看无后的观念,为人父母怎么可以有无后的观念?反正我享受得到就好,下一代我管不了,那完了。相同的政治也都要有后,要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算,要为国家培养更多有德行的人才,这是有后的观念。我们对整个民族也是要有这样的态度。路易十五说道: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他的儿子结果是什么?路易十六就上了断头台,他的后代就绝了。所以这些道理都相当的重要。

  这一个领导者提出来,我们刚刚讲到的是民主的观念。表现最淋漓尽致的民主,尧舜时代。尧帝把民主演得淋漓尽致,尧帝时时刻刻「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穷民」。他看到那些贫苦的人,觉得都是我的责任,所以看到有一个人饥饿了,是我让他饥饿的;看到有一个人寒冷了,他说是我让他寒冷的,我的福报不够;看到天灾,他觉得是我的德行才感来这样的灾祸,所以我要忏悔;看到有人被关起来了,他说是我没有把他们教好,时时就是把人民放在心上。所以「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尧帝这颗仁慈之心,召来了天下人都重道义。尧帝那个时候的子民,以不如尧帝的德行感到羞耻。德博而化广,他这一分德行教化了天下的人民。古圣先贤做得到,我们也要有这分期许,要向他们学习。

  尧帝在位的时候这么爱护人民,这叫民主。而他自己不单是他当下要让人民有好日子过,连他要离去之后都希望人民有好日子过,所以他帮人民找好的接班人。找了好久,找到他都已经七、八十岁左右了,后来找到了舜。找到舜的时候,还观察了舜二十年,把女儿嫁给他,仔仔细细要看清楚他是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二十年之后,真正把天子之位给了舜,还辅政八年,总共培植大舜二十八年的时间,所以舜又继续开创人民好的日子。尧舜,尧把天子位让给舜,这是真正时时以人民的福祉为第一,这是民主的真正精神所在。所以制度一定要配合爱民、利民的存心,这个制度就可以彰显起来。

  我们愈去理解到这些道理,真的「建国君民」,建立国家,建立家庭,治理人民,然后照顾家人,最重要的是哪件事?教育,「教学为先」。教育就是要教德行,而德行的源头就是孝道。所以教育的教字,左边就是一个孝字,我们老祖宗造字都已经把根本给我们点出来了。

  这个政府领导人提了这个规定之后,他们的主管都来了。主管都来了,他说:我们有一个新的规定,只要不孝的人都不能升迁。结果看到底下很有意思,有人欢乐、有人愁。谁欢乐了?孝顺的人很高兴。谁愁眉苦脸?不孝的人。但是很有意思,全票通过,没人敢反对。这个有味道,你看纵使他不孝,他也知道不孝不对,他不敢反对。这个领导人自己去找了他所有干部的父母,观察到有干部居然一、二年没有回去看过他妈妈。能不能用忙,忙到一、二年都没回去看妈妈?所以这样的人不可以提拔。有个人他当官也当得很大,在上海买了七栋房子,上海一栋房子就够贵了,他有七栋,结果他的妈妈还跟他一个比较弱智的弟弟,住在五0年代那个摇摇欲坠的破房子里面。假如我们是主管,这样的干部你敢不敢用?怎么敢用。这个人后来贪污了很多钱被抓起来。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那都是自私自利的心是他在工作上提升的动力,他的动力不是孝心、不是仁爱心。所以一定要看得准才行,不然用错人到时候会遗害一片人民,遗害一个地区都说不定。

  我曾经看到报纸,有个地方的官员被抓起来了,那一天人民知道这个官员被抓起来之后,就开始放鞭炮,整夜鞭炮声都没有断。当官当到这样实在太过分了,闽南话说的真没有分寸。但是为什么现在人居然能做出这样的事?人不学不知道,没学这些伦理道德,没学因果,都是弄权一时,凄凉万古。我们今天有地位了,要对人民有责任,对自己的员工有责任,所以提拔人不可不慎。

  那怎么看?从孝道可以看,从他一切的态度可以判断一个人,所以「大事难事看担当」。领导人提拔主管,那不是自己好恶,要想到那是一分责任在。「顺境逆境看襟度」,看他那能屈能伸的态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遇到大事难事看他的态度,他是愁眉苦脸还是勇於承担?看他有没有像曾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甚至於大事难事来了,他还会说谢谢主管给我的考验,对我的信任。顺境逆境看他那种韧性、耐力。临喜临怒,一个人很高兴,就很容易因为高兴随口答应别人,之后「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还是因为自己的喜好用人不当,这都有可能。临怒,发怒的时候他能不能止得住,假如怒气不能止住很麻烦,他一发怒完,很可能人和都受损了,一受损要再补回来不容易。甚至於他面对一些重要人物还发脾气,那更糟糕了。临喜临怒,看他的涵养够不够。群行群止看识见,就是处大众当中应对进退都很得体,代表他见过世面,看识见。这都是看人。

  这些经句其实在我们的古书里面都很多。那《四库全书》要让几台货车来载,我怎么来得及翻?大家不用操心,一本书就搞定了。一本书,《弟子规》能学得深入,能拿来观照自己,自己很受用,自然看别人就很清楚。所以《弟子规》是显圣镜,这个人都做到了,很有修养;这个人一看都没做到,照妖镜马上照出来。但是我们要很记住,要照得清楚别人,自己要先照清楚自己。

  我记得以前曾经看过一个刮胡刀的广告,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盥洗室里面有一个老的军官在那里刮胡子,刚好有一个新上任的军官正准备要去新官上任三把火,在那个镜子前面就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结果这个老军官就随口讲了一句话,他刚好在刮胡子,他说:要刮别人的胡子,先把自己的刮干净。这句话很有意思,用孔夫子的教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己能真正做到了,我们的孩子、下属自然效法,你不要求他,他都能比较自动自发。其身不正,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只是大小声,只是靠自己的地位在压,那人家终究不会服气的,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我们没有德行的话,比方孩子,我们在的时候看起来像绵羊,我们一踏出家门,他就已经失控了。甚至我们自己带班,自己在的时候他们都很乖,结果自己请假两天,代课老师来都快发疯了;或者是主管,那部门你在的时候好像挺好,你一不在的时候都不知道他们会在背后搞什么。所以不可能用权势来领众,最重要的要用德行来领众。所以学习几千年的圣贤智慧要抓住纲领,这本《弟子规》是很好的纲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