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四集) 2007/1/18 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 档名:52-184-24 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言语都应该是厚道,一分利益人的心。言语,时时观察自己的心境,是否是真正正确的处世态度。《弟子规》里面有一些经句,开头是「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这个勿就代表这是不对的态度行为。我们看到勿谄富、勿骄贫,这个勿就是当我们做出来的时候,会让人家感觉很难受,甚至於会让人家觉得这个人很没有人格。我们看到当一个人都去谄媚有钱人、谄媚高官,那我们看了觉得不想跟他为伍;看到没钱的人就显得很骄傲、傲慢,这个也会让人感觉很没有修养。所以言语绝对不要有谄媚,不要有傲慢。这是我们学《弟子规》,每一句都应该是从心地上面去学。所以勿谄富、勿骄贫告诉我们,不管是言语还是行为都应该离傲慢,都应该离谄媚的态度。 《弟子规》句句都是从心地去学,对我们的生活处世就会有很大的受用。我们一切时、一切处都是从根本修,从根本来观照。人容不容易傲慢?真的,人假如不学圣教,太容易傲慢了。比方身高比人家高一点也傲慢,鼻子比人家尖一点也傲慢,眼睛比人家大一点也傲慢,甚至於住同一层楼缴的管理费比人家多也傲慢。这个傲慢我们假如不谨慎的来观照,看不出来。有一个监狱,有个新的犯人进来,他进到牢房里面,刚好里面已经有一个老的犯人,这个犯人已经关了五年,看到新犯进来,他马上抬头挺胸跟他说:我告诉你,我可是已经关五年的人。你看他关比较久也傲慢,关比较久要很丢脸!人要傲慢是一切都在傲慢,所以调伏贪瞋痴慢重要。 你说不谄媚人,我都不去谄媚高官。但不是我们在遇高官会谄媚,甚至於我们在道场里面看到名声比较大的人,我们就过去跟他有说有笑,看到其他的人就摆个苦瓜脸,那也是什么?也是谄媚。在道场看到同修欢欢喜喜很高兴,回到家里马上变一张臭脸,那也是什么?那都是谄媚好的缘。所以谄媚的习性、傲慢的习性我们要很谨慎去观照。有一句话就提到,「面谀之词」,谀就是谄媚。当面谄媚人,有见识的人他未必会高兴,他一看这个人特别会谄媚人,反而更懂得这样的人要疏远一点,都来攀关系,「有识者未必悦心」。「而背后之议」,你看这都是言语。背后议论他人,说他的不好、是非,他之后在别人那里听到你怎么说他,他会觉得很痛苦、很难受,就像割他的骨一样。明明我们交情还不错,你居然背后是这么讲我。完蛋了,这个冲突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化解,所以言语真的是要厚道才行。 朋友相处当中,言语的部分就是个大学问,要互相懂得劝谏,这也是言语;要互相赞叹肯定。还要懂得朋友之间信任会把一些比较隐私的部分跟我们诉说,听我们的意见,但是仅此我们知道而已,绝对不能把别人家的事又讲出去,这是朋友相处我们应该注意言语的态度。朋友规劝,所谓交浅不言深,「力微休重负」,我们力气不够大不要去扛很重的东西。「言轻莫劝人」,交情还不够,人家听我们的话不够重视,不要轻易去劝人,先把我们自己做好了,人家信任愈高,劝的机会也比较成熟。 至於在劝的过程当中,《弟子规》里面讲,「亲有过,谏使更」,这句经文含摄著很多劝谏的智慧。谏使更,这就代表著我们劝人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人家改过向善,更。但是假如劝到最后是意气之争,那已经跟我们的目的背道而驰。假如劝人劝到跟人家吵起来了,那是我们的问题,不是对方的问题。不能劝人家,人家恼羞成怒,然后我们说这个人真没善根,以后一定堕地狱。那就是我们自己修养不够,不了解到适可而止。总不能劝人劝到人家都已经恼羞成怒,甚至都口吐白沫(我以前跟人家谈佛法就谈得人家口吐白沫),这个时候要察言观色。 谏使更是真正要利益对方,希望他能改过,这个目的、这个初心不能忘。怎么劝?「怡吾色,柔吾声」,这都是态度。好的态度、好的时机。「谏不入,悦复谏」。你看这些经文,本来觉得这段很有道理;慢慢再看,这一句很有道理;再继续深入,每个字是个关键。这样的感受,经文就很有法味了。悦,告诉我们,对方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劝,这就是时机。复谏,不厌其烦重复劝,那就是代表我们要很有耐心。 劝到什么程度?「号泣随,挞无怨」。纵使劝到亲人误解我们,甚至还恼羞成怒骂我们,我们还是没有怨言。这真是无怨无悔的人生态度,号泣随、挞无怨。有个孩子,他的父亲年老了,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居然要娶他们家的保姆。他爸爸已经退休了,他们家的保姆才一、二十岁。假如是我们的爸爸要怎么办?要不要劝?你们怎么都没反应?这件事情攸关整个风俗,能不谨慎吗?他的儿子坚决的反对他娶这个保姆当太太,所以劝到他的爸爸打他,不管父亲怎么打他还是继续劝。结果当地的报纸怎么报?当地的报纸说这个儿子真不体谅父亲,父亲有他结婚的自由,他怎么可以干扰他父亲结婚的自由?这个世间是非善恶现在都搞糊涂了,六十多岁娶个十多岁的女孩,那要让她守寡多久?有没有去为对方著想?男女结合是爱,不是欲,应该为对方设身处地。 《了凡四训》里面讲到,有个老翁老年无子,送了很年轻的女子给他,他拒绝,又把她送回去,这个积阴德很厚。这个儿子是真正替他父亲著想,父亲一生的清名,假如真的娶了这么年轻的人,背后不知道多少人要说他,他到头来就很难受了。后来因为儿子坚持,他父亲没娶。过了没多久这个父亲感谢他儿子,他说:儿子,没有你当初坚决的反对,我可能就已经做了我一辈子都会很后悔的事情。所以他父亲事后自己冷静下来,也体会到儿子这片苦心,甚至於也体会到要为这个女孩著想。现代这个孝子,他演出号泣随、挞无怨。 这个劝谏里面包含心态,包含时机,包含方法、耐性,都是一门学问。所以讲话也要学,讲话到哪里学?在《弟子规》里面,弟子规光是讲话的学问就占了快三分之一;而孔夫子的教诲当中四个重要的科目,言语就排在第二位,德行、言语,再来政事、文学。这是劝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