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以前文人容易相轻,互相看不起,其实那就是我们慢心没有降伏下来。而当我们真的慢心没有降伏,那我们空有一个读书人的名,而没有真实的学问,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怎么还会瞧不起人?所以以前文人容易相轻,造成人家对於学习这些道德学问的人,你们讲得那么好听,结果私底下还是互相瞧不起,反而让人家不尊重圣教,所以应该是互相肯定对方的道德学问。当然我们互相赞叹,可不可以去赞叹邪教?说要互相赞叹,那也要赞叹对的、正的,才能赞叹;假如是邪的,我们一定要拨乱反正才对。这是像佛门说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当然这个僧一定是依教奉行,有修养的。 中国人讲分寸要拿捏好,赞叹假如太过了也不恰当,要中庸、适中。尤其在道场里面年轻人比较少,但是一看到年轻人来了,这些长辈们就大赞叹、特赞叹,赞叹到最后年轻人都不知道自己有几两重了,这会变成以善心行恶事。我之前曾经遇到一个年轻人,他比我小很多岁,看起来也很庄严。我一看到他很感动,他小我那么多岁,就已经认真在修学,我就也是赞叹了他几句。赞叹完过了一个多礼拜,有一天有件事情他的做法不是很恰当,因为虚长几岁,我也很坦诚的、态度也是很随和的就跟他提醒了一下,说这件事情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结果我刚提出来,突然看到他的脸马上变得很难看,我那时候才警觉到我赞叹错了。真的,好话听太多,不好听的话,逆耳的是忠言,可是逆耳他听不进去了。那我们是不是把年轻人给赞叹得走到不好的道路上去了? 我现在还听说孩子五、六岁,批评的话都听不进去。你看他五、六岁以前,所有长辈的赞叹是在害他还是在帮他?都要很冷静。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大人在赞叹小孩,我们听了也是很紧张,说你怎么这么了不起,怎么比爸爸还行,比奶奶还行。这个赞叹都不行,都太过了,难怪现在的孩子批评都听不进去。他才这么小个儿,他有什么了不起?他还有长长的人生要学习。要肯定他,进而要期许他,但是不能够赞叹得让他起傲慢心。 赞叹的标准,跟性德相应的可以赞叹,但是不能赞叹他的才华、能力。一赞叹才华能力,一定傲慢。可是你说这孩子很孝顺,都懂得帮妈妈的忙,你赞叹的是他的孝心,他会更想去把他的孝心好好的做。你都懂得替别人著想,很好,他被唤醒的就是那分爱心。可是我们说:你画画画得真漂亮,怎么这么厉害。他开始就你看我的画这么漂亮,人家都比不上我。所以太多对才华能力的赞叹,很难不起傲慢。为什么普贤十愿里面讲称赞如来是称赞他的性德,有没有说称赞才华?这都是我们要从孩子心地上去体察,要从人与人当中很微细的影响去看。 我们在道场里面,真的对年轻人我们给予肯定,你真的能够遇到师长,能有心弘扬正法,我们老人家、我们这些大人长辈给你们肯定,但是你们一定要好好保持这颗心不可以退,好好的把师长的教诲去奉行、去力行。这样讲他会不会长傲慢?就不会了,甚至於他会更期许自己要依教奉行。但是假如我们没有强调你的心不可以退,你要依教奉行,这个都没有提,一窝蜂的五、六个人上来:真不简单、真了不起,我都不如你。完了,他已经整个头都晕了。我们是希望去保护他,希望去成就他,是保护他那颗善心、清净心。但是称赞过头了,不只没有保护到他的心,很可能还增长了他的傲慢心。所以年轻人修道我们给予肯定,但是这颗爱护要很注意,是护念他的道心,不是护念他这么年轻就能来学。那就变成只是看到他的外表、只是看到他的年龄而已,没有看到他的心地上去。假如我们没有这个警觉性,那年轻的人出来弘法利生,真的就像以前的诗说的,「古来征战几人回」,到最后没有几个人活下来。所以师长说四十岁以前不能讲经,那都是他们的定功还不稳,这样的年轻人定功还不稳,这么一赞叹摇摇欲坠,连根拔起。 曾经有几个台大的学生也是来学习要弘法利生,结果三十多岁出去讲课,讲没几节课,不只没有度众生,就被众生度走了,这边赞叹来、赞叹去,然后就昏头,也结婚去了。所以真的我出来分享中国文化《弟子规》,现在事后想想,杨老师、老和尚不知道操了多少心。大家要爱护我们这些出来弘法的年轻人,真的赞叹绝对不可太过。所以赞叹声如排山倒海而来,我们快要受不了了。大家爱护我们的话,最重要的是提醒我们这个心不退,有哪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要提醒我们年轻人,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因为我们今天能够为正法做一点小小的贡献,都是无量的因缘成就的,绝对不是我们一个年轻人能做出什么来的,甚至於是看不到的佛菩萨的加持,佛菩萨的帮忙,所以更不能让年轻人觉得他有功劳。他觉得他有功劳,他已经堕落了。应该是感谢这么多人的支持,让他有历炼的机会,他要去念众生恩,不敢丝毫的懈怠。可是赞叹太多,很容易让他觉得自己有什么,所以赞叹也是门学问。确实我们年轻习气都还很重,出来讲课都是靠著师父教诲的至诚感通,佛菩萨加持,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去对治自己的习气,要去提升才行。所以长辈在团体当中对晚辈的赞叹,要时时比较谨慎一点。 不言家丑。朋友信任我们,把家里的一些事情跟我们讨论,我们绝对不可以把他家里的事又跟别人宣扬,这会很伤人家的心,所以「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很可能这个一犯,几十年交情就化为乌有。然后我们想想,朋友之间讲话都要注意这些,夫妻要不要注意这些?要。父子关系、君臣关系,所有人与人的关系,其实都要注意如何劝谏,如何肯定赞叹,如何不言家丑。夫妻之间也要不言家丑,太太假如把先生的不好讲给别人听,这段婚姻就很麻烦了,难免会有很多冲突产生。这是我们讲到了言语的部分应该有的谨慎态度,所以说「话休不思就说」。 最后一个用智慧来判断的,「事休不算就做」。对於事情我们必须谨慎面对,不可轻易的就答应人家,没问题,这个我来就搞定了。这个话不可以讲得太快,事休不算就做。「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今天一个好事我们随喜,但是好事也要有时节因缘配合才能做得成。我们今天草率的答应了,这是好事就做,结果做到一半半途而废,那很可能变成不欢而散,甚至於留下很多的遗憾在其中,这样就变成善心行了恶事,所以慎始慎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