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学佛人的样子(文字版)(2)

譬如刚才我还说一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个我说了,吃有吃相,还有一个就是说有说相。譬如说话的时候,咱们每天可能都要说话,都要接触人。有的人说话就是安安稳稳的,一句一句的说,有的人说话喜欢慷慨激昂的,

譬如刚才我还说一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个我说了,吃有吃相,还有一个就是说有说相。譬如说话的时候,咱们每天可能都要说话,都要接触人。有的人说话就是安安稳稳的,一句一句的说,有的人说话喜欢慷慨激昂的,有的人喜欢比比划划的,可能这个说相就不是那么太庄严、太大方,还是安安稳稳的比较好,让人家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要吵吵嚷嚷,声音应该是不高不低,你要是太吵嚷了,觉得很闹人,你要声音太小了人家听不见、听不清楚。所以咱们说话要口齿清楚,一句一句的说,不紧不慢,不高不低,这样让人家听了比较舒服。像我说话就有个毛病,我语速比较快,就是说得比较快。所以这两天我就提醒我自己,把说话的速度放慢一点,再放慢一点。但是因为已经养成习惯了,冷不丁的好像一下子还改不过来。我不知道大家感觉到没有,今天上午和下午我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我说话要把语调放慢。这是第二个好,形象好。

第一个缘分好,你怎么样来获得这个缘分好?就是老法师说的那二十个字里的,一个是真诚,一个是平等,你这四个字做到了,你的人缘会很好的,因为你没有分别心。第二个形象好你要做到,怎么做到?清净,你心清净、你的身清净,你的形象肯定是清净的。就是当别人坐在你的身边,应该让别人有个什么的感觉?就像是非常清凉,不躁。譬如说有的人心浮气躁,他本来想发火,当他坐在你身边和你说说话的时候,他会感觉到很清凉、很滋润,他那种躁火自然而然的就降温了,用自己的清凉去感化对方,让对方也清凉。如果你自己很心浮气躁,人家坐在你面前,你就像一把烈火,会把人家也烧起来的,让人家躁上加躁。咱们要给大家一杯清凉的水,就像很热很热的天给他喝一杯清凉的饮料,他立刻会感觉到很凉爽的。有的人你为什么愿意接触他?你觉得一坐在他身边你自己感到舒服、很静,有的人你不愿意坐在他身边,因为感觉到他很狂躁,感染你,就是对方的情绪和他的感受直接能影响你。这是第二好,形象好。

第三好就是气质好。咱们不常说吗?说某某某很有气质,某某某很有气质。这个气质是讲什么?这一定是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修养出来的,不是一时半时就能做到的,你装也装不出来,你装几分钟之后可能你又恢复到原来那种状态。这种气质应该是谦卑的,这个谦卑我记得昨天我也讲了,不是自卑,谦是谦虚,卑是卑下。我这两天听齐老菩萨的课我深有体会,这种谦卑就是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低的、矮矮的、软软的,这叫谦卑。有了谦卑你才能有礼,就是能礼敬诸佛,也就是你接触的人你都会礼敬的,包括街头的乞丐你都会对他谦卑有礼,你不会瞧不起他,你会生起一股慈悲心,你会帮他的。

第一个就是要谦卑有礼,第二个就是不卑不亢。不卑不亢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我对谁都是这样,你怎么富有、怎么高贵,你的地位怎么高,我是这样对待你,对那些贫穷的人,没有什么地位的人,最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我也是这样对待你,这就是不卑不亢。再就是对待别人的态度,你赞叹我,我也阿弥陀佛,你毁谤我,我也阿弥陀佛,这也叫不卑不亢。这就是气质好的第二个表现。第三个表现就是静如止水。咱们看大江大海里的水,当风浪来了的时候,那个波浪会起很高,这个它是大动的。我曾经到牡丹江镜泊湖去过几次,我仔细观察了那镜泊湖的湖水。为什么要叫镜泊湖?真是像一面镜子一样平静,那个小波纹你仔细看,细细的。所以我就想,人也应该像这湖水一样静如止水。如果是你这三条基本做到了,你给别人的印象一定人家感觉到你这个人很有气质。但是这也不是三五天就能练出来的,应该真心诚意的改自己的习气,把自己不好的气质去掉,换成好的气质。这就是我说的第一个三好,就是咱学佛的人能不能做到这三条,第一条是缘好,第二条是形象好,第三条是气质好。

我这次来香港我发现了一个样子,好样子,咱学佛人的好样子,你对照对照我刚才说的这三条,你看看是不是这样。谁?你们能不能猜到我想要说的是谁?锺博士。这次我来香港,我和锺博士是第一次见面,以前只是看过他的光盘。就这两天的接触,我真是仔细观察了,我说的上面这些条他都具备。每天你一见他,你就感觉到心里特别舒服。你看他那个面部的笑容,既不是装出来的,又不是那种假惺惺的笑,他就是一种很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微笑。以后你们仔细观察观察,如果你原来没注意,今天我说了你仔细观察观察,你看看锺博士,他跟任何人说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他那个表情就是谦卑有礼、静如止水,真是这样的,你们仔细看看。

因为咱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好榜样,三好学生,咱们得好好向他学习。所以我这次来香港这是我一个很大的收获,我找上了一个在三好这方面给我们做出好表率的好样子,你从他的站相、坐相、包括走相,真是和一般人不一样。不像我们,我有些时候有事情,急了,忙忙叨叨的,大步流星的。你看锺博士这几天,我发现他始终是这样的,他跟你对面说话的时候,眼睛瞅着你,语言从他嘴里说出来你觉得是那么的温和,一点也不刺激你。有的人就不是这样,面对你说话的时候,你会感觉他很闹人,叽哩哇啦,大声大气,吵吵嚷嚷。咱们一对比,反差很大,那咱们应该向谁学习?锺博士,真是,就在我们身边。尤其是咱们香港的同修,经常都可以看到锺博士,从现在开始,每当你看到他的时候,不管他跟谁在交谈,或者是他在干什么,你仔细观察他,真是咱们的好样子。这是学佛人的样子我给大家说的第一个方面,第一个内容。

第二个内容就是要随缘,不要攀缘。有些时候为什么人家对我们学佛人不信服,人家不满意?是因为我们有些时候太攀缘。比如说,上次我记得我给大家举这个例子,就是关于是吃素食还是不吃素食的问题。你一定不要强求别人,一定不要一开始人家接触你,你就告诉人家你一定得吃素,一开始接触千万不能这样说,你这样说把他障到佛门之外,他觉得信佛太麻烦,怎么还得吃素?要不让我吃肉那可不行。所以就这一条他要理解偏了他就不敢进佛门,你就断人法身慧命。慢慢来,你不是吃素吗?你用你的行动去影响他。譬如说我姑娘,原来吃荤,她在广州。大家都知道广州可以说是一个吃城,我给它起个名叫吃城,什么都敢吃。昨天齐老菩萨不讲了吗?我一听太吓人了,这愈来愈往前发展了,不该吃的都吃了。她在那吃了好多那些个东西,后来回到哈尔滨以后,我从来不动员她说妳该吃素了,因为她爸爸是吃荤,我是吃素。她没在家的时候,我和老伴说,咱俩是一桌两制,互不干扰。我说你什么时候缘到了,你吃素了,咱就一桌一制,现在一桌两制。真是这样,我从来没有动员我老伴说你得吃素,你不吃素如何如何,我从来不这样说。然后我老伴要吃什么,他买回来我给他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