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法师:如何运用皈依、业果实践善行(2)

这种皈依的方法,是透过自己的作意,努力去作意,是一种比较粗浅的皈依方法,但对我们非常地有用,我建议你们常常多去努力。这样努力有什么好处呢?在我们平常 生活 当中一定会遇见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不管它是从哪


这种皈依的方法,是透过自己的作意,努力去作意,是一种比较粗浅的皈依方法,但对我们非常地有用,我建议你们常常多去努力。这样努力有什么好处呢?在我们平常生活当中一定会遇见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不管它是从哪里来的,或者外面境界现起;或者自己想起什么事情;或者恐怖等状态。如果你常常这样去做,真正需要的时候,祈求、缘念提起来,它立刻就有效应。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去练习,练习多了以后,也容易记得住这一件事情,以后要提起来就很容易。这是很实在、很现实的一个问题,譬如说看到《死亡.奇迹.预言》书上的预言,大家会很害怕,我也跟你们一样,可是害怕以后,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我在这里不安全,逃到美国去;看见美国不安全,逃到纽西兰,万一纽西兰有了问题怎么办?又要找别的地方逃去。这是世间的逃法;我们是用刚才的方法,不必逃,要把剩下来的时间,在皈依上好好努力。假定这件事情我真正做得够,将来这个灾难就不会到我身上。也许到灾难来时,我也送命了,如果这个念头能够提起来,那我们学广论就已经给我们开了最佳的保险单--可以不堕落。所以不管眼前、将来,对我们都有绝对的意义。诸位要做善行的话,记得这件事情对我们有绝对的价值。早晨起来的时间最好,起床以后洗洗干净就到佛堂;没有佛堂的话,不要洗脸就坐在床沿上,真正地去想一想,能想多久就算多久;(一般人不会一想就一、二十分钟,大多是三、五分钟),晚上如果有时间,也可以这样想。平常的时候也可以想想,至少在佛堂,当这个境现起的时候,你去练习。

对境观心 多替人想少烦恼

前面是以佛、僧为中心的皈依,还有一种,是在对一切境界的时候皈依“法”。在平常任何情况之下,心一对境,烦恼随眠一定同时现起,这一部分在广论中士道就已经告诉我们,能生烦恼六个因,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一个是外面的境,就是我们的增上果;一个是里面的,就是我们的等流,当它跟境相应造业的时候,内心中这个造作等流会同时现起,内心里面一定是随顺无明,直觉的、当下的、不用思考地反应出来,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刻意地努力,修行就是修这个,现在我们做善行就是做这件事情。不过这件事情有它很重要的内涵,我会另外找时间很认真地讲一下。

以前大家看过书以后,理论了解了,可是很难把理论运用到实际日常生活当中(也就是所谓的修行)。所以我们要全面性的推行善行。每一个同学学过理论以后,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做,经过一段时间,一定会感觉到,原来善行对我们有深远的意义。当然在做的过程当中,刚开始时会很新鲜,但弄久了以后,慢慢地疲掉了,到最后觉得天天做记录没什么味道,觉得老是做些毫无意义的记录。这种情形一定会有的,有很多人因此就停掉了,千万不要停!这个时候,团队就有很大的价值,靠着同行,可以得到很多同学的建议,于是可以找到克服难关的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去克服,不要停。

平常我们造业一定随顺着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这十二因缘,自然而然永远在这里转,那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努力地提起来,所以“皈依法”绝对不是文字,你内心中最清楚,对境的时候内心当中是不是真正的如法在皈依,完全不用讲的,而是自己内心去感受这件事情,真正的用功就在这里。但有一种错误,还有很多人在犯,就是心对境(事相)的时候,就说:“事相没关系!意乐最重要!”我想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也会讲,好像事相没什么关系。老同学都知道,一开始我就跟总干事说:“请你来做这个事情,做得好不好没关系,你必定要在做事情当中提升。”总干事说:“师父,您让我来做事情,却不要我把事情做好,那不是很荒唐吗?”我并不是叫他事相不要做好,而是说要在对境的时候依法。平常我们的心对境时,会自然而然只管境,而不晓得以心来对境,永远看不见心的部分。所以,我们绝对不能离开境,而且在境上面,主要要看我们的心,所以心、境是离不开的,重点就在对境的时候看内心。

如果“事相无关紧要,意乐才重要。”那个境不要了,怎么办?最好闭上眼睛打坐、礼佛,这样就叫修行。一做事情,心里就生烦恼,不做事情不烦恼,弄到后来,还告诉人家:“造业的境不太重要,意乐重要!”所以我们不要做事情,意乐好就好啦!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这个误解比前者(不知在事相上运用法)还要可怕。因为前者本来就是常理,如果点出来很容易觉醒;后者叫做相似法,却以为是在修行。所以世尊告诉我们,真正破坏佛法的不是外道,是相似法。

广论下士部分讲的是“业”,一切是由业来决定的,业有善业、恶业,如果这个行为感得的果报是快乐的,叫“善”业;如果这个行为感得的果报是痛苦的,就叫“恶”业。每个人都要离苦得乐,没有一个人例外,所以我们必定要从这个上面下手。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如何看待“业”呢?造业的时候,有“事、意乐”,事就是境,意乐就是心。刚才说:“事相没关系,意乐才是重要的。”这句话如果粗浅地去看,是可以讲得通的,但是内容上就像前面所说产生偏差,弄到后来大家都不愿意做事情。实际上如果真的不做事情的话,那真应了广论上说的支那和尚故事。世尊一再地说要行持,六十劫行布施、六十劫持戒。如果现在不做事情,意乐好就成了佛的话,那你不是“学”广论,你要“写”广论了。

“意乐”实际上有三种东西--欲乐、想、烦恼。烦恼不是不要对治,但是一开始不要让粗猛的烦恼现起,平常能够检查,让粗猛的烦恼不现起,是很好的。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方便善巧,意乐不是包含欲乐、想、烦恼吗?这欲乐就是动机,这时候检查一下我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真的能够推己及人(我自己要,也不要忘记别人)?对于一般在家居士,我常用儒家“仁”的概念来介绍推己及人,不管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积极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多想想别人。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这么去想的话,心情就很容易转过来了,不必细讲道理,诸位自己去试。

掌握动机 如理行持不造恶

我们之所以引生烦恼,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为自己!从我自己的角度去看,看别人就是不顺眼,但是如果代别人想想的话,心情就会大大的放松、放宽。有时我们觉得是为了公事,于是很在乎自己认定的主张,看起来好像不是为了私事,实际上,这就是“见”,自己执着自己的见。所以除了要“推己及人”跟放宽心以外,如果能将自己的“见”放松一点,换别人的角度去看,这时候粗猛的烦恼就会大大的降低。所以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必须在实际对境的时候,才有机会去观察。单单靠理论是想不出来的,也就是说一对境,你能够想一想别人,以更宽广的角度去看。以后当你处理事情,不但角度宽广,能想到别人的方法,同时也会想到儒家的仁,由“仁”想到佛法的智慧、慈悲,于是很多佛法的概念会进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