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纲 一、 前 言 二、 慈悲之定义 三、 菩萨与凡夫、二乘慈悲之差别 四、 如何长养慈悲心 五、 如何以慈悲心行六度 (一) 以慈悲心行布施 (二) 以慈悲心行持戒 (三) 以慈悲心行忍辱 (四) 以慈悲心行精进 (五) 以慈悲心行禅定 (六) 以慈悲心行般若 六、 结 论 【参考书目】 一、 前 言 慈悲为本,是大乘佛教的心髓,表达了佛教的真实内容。经上一再说到:“大悲为上首”,菩萨的精神重在慈悲的流露,而慈悲的具体行为是利他。菩萨发心行菩萨道,要如何长养慈悲心?菩萨的慈悲与凡夫、二乘人有何不同?一般学佛者常会说自己如未先度,如何度人?菩萨为什么愿在生死苦海中,不急求自度,而积极的去利益众生。菩萨如何以慈悲心去行六度万行,并从利他中完成自利?以上这些问题将会在本文中,略加探讨。 二、 慈悲之定义 慈与悲,本来是各别的言语,那两者的含义为何呢?慈是巴利语m e t t a,梵语m a i t r i(或m a i t r a)的译语,这个原语在语源上是代表朋友、亲密的人。悲是巴利语及梵语k a r u n a的译语,这个原语在语源上是代表哀怜、同情、温柔、有情。那么慈与悲的差别是什么?如《大智度论》卷二十所云: 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1] 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2] 对于后代佛教诸派,似乎多遵从龙树菩萨的解释,亦即是慈为与乐,悲为拔苦。这种解释在其他经论上也可以看到,例如世亲菩萨所著的《十地经论》卷二云: 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3] 慈与悲这两个字,意义极为相似,有时也不深加区别,但在个别属性上有不同的作用。如在《大乘义章》卷十四云: 慈与悲虽同为无嗔性,但以四义不同而二分,一以功能不同,故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二以治患不同,故悲止害觉,慈息贪欲,又悲能除微细之嗔,慈能遣粗重之嗔;三以境界不同,故悲心多缘苦众生而起,慈缘无乐众生而起;四以得报不同,故悲得空处,慈生遍净。[4] 由上段文可知,慈与悲虽是同属一个无嗔的属性,但是依两者的作用上来说就有所不同。一者功能之不同,二者对治烦恼的过患之不同,三者缘受苦或受乐的众生之不同,四者所证得的果报之不同。虽然慈与悲在作用上有所差别,但是两者是相互相摄,同为一体的。菩萨度化众生时,慈心与悲心是要具足的,缺一不可。 三、 菩萨与凡夫、二乘慈悲之差别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菩萨的心髓。菩萨本着大悲愿力故,去救拔一切众生苦,并以种种善巧方便摄化众生,使令趋入佛道。儒家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因为人类是相助共存,相对的自他关系,息息相关,所以自然流露出慈悲的同情。但慈悲的深广亦有差别,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有提到三种慈悲,就如卷四十所云: 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凡夫人众生缘。声闻、辟支佛及菩萨初众生缘后法缘。诸佛善修习毕竟空故名为无缘。[5] 另外,龙树菩萨在别处又对三种慈加以详述。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视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知识,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稳。如是心遍满十方众生中,如是慈心名众生缘,多在凡夫人行处或有学人未漏尽者。行法缘者,诸漏尽阿罗汉、辟支佛、诸佛。是诸圣人破吾我相,灭一异相故,但观从因缘相续生诸欲。以慈念众生时,从和合因缘相续生但空,五众即是众生。念是五众以慈念。众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乐。圣人愍之令随意得乐,为世俗法故名为法缘。无缘者是慈但诸佛有。何以故?诸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依止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知诸缘不实颠倒虚诳故,心无所缘。佛以众生不知是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着诸法分别取舍。以是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是名无缘。[6] 从龙树菩萨对三种慈的诠释中,即可知佛菩萨与凡夫、二乘人的慈悲是有所不同的,今再对三者加以说明。 1、众生缘慈:这是凡夫有情缘众生所生起之慈悲,在缘众生苦难时,而执著有实在的众生可度,内心生起怜愍同情,但是内心还有我执、我见。凡夫众生的慈悲还是有限量及特定对象。譬如自己的父母、亲朋好友发生了苦难、病痛时,内心会生起悲伤,有如感同身受,自自然然的会无条件的牺牲奉献、关怀照顾。如不是遇到自己的亲人发生灾难时,有时会无动于衷,不会生起慈悲的同情。凡夫众生不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所以凡夫的慈悲还不是真正的慈悲。 2、法缘慈:这种是漏尽者的境界,三乘圣人──佛、辟支佛及阿罗汉,皆同样体证到这平等不二的法空性。他们所见的虽然还是一个一个的众生,然他们却能够体悟到事实上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而已,没有一主宰不变异的东西。这种境界并非是抹煞生死轮回,而只是在生死轮回中,没有了实质不变的我罢了。这些圣者因为悲愍众生不知空性真理,所以约世俗谛而随意令其获得种种快乐,这种慈心就名为法缘慈。 3、无缘慈:这种慈是唯佛不共二乘之特色。诸佛心中不住有为无为中,不依止过去、现在及未来世。然而却因悲愍心着诸法的众生,受种种流转生死之苦,故特以各种方便,卒使众生得入诸法实相。这种实相与众生的宛然现前,即空而起的大慈悲心,即名为无缘慈。 二乘人虽具有慈悲,但偏重在自利,而不能累生累劫度化众生。那发心菩萨在行菩萨道度化众生时,以何愿力,能不急着证入涅槃呢?《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7]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菩萨之所以不同于二乘人的慈悲,是在于菩萨见到众生的生老病死等种种无量苦时,能生起大慈悲心要救拔众生的苦恼。因此菩萨发心求无上菩提,以大慈悲愿力,于无量生死中去利益众生,而不急着证入涅槃。但是有些菩萨在还未证到无生法忍之前,因观众生是如幻如化,无众生可度时,因由于大慈悲心未坚固,而容易证入涅槃,不发心度化众生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