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法师:菩萨慈悲利他之探讨(3)

云何菩萨一切行施,不求果报故,名一切行施。常施故,名一切行施。福田施故,名一切行施。不观福田及非福田施故,名一切行施。不观时与非时,是名一切行施。不观财物可施不可施,是名一切行施。[11] 菩萨对于自己所


  云何菩萨一切行施,不求果报故,名一切行施。常施故,名一切行施。福田施故,名一切行施。不观福田及非福田施故,名一切行施。不观时与非时,是名一切行施。不观财物可施不可施,是名一切行施。[11]

  菩萨对于自己所有的财物,不占为己有,只要有众生需要,就非常的欢喜行施。那菩萨面对自己的财物是以什么的心态来看待?在《瑜珈师地论》卷三十九云:

  又诸菩萨所有财物若少若多无不运心,先施一切后来求者如取自财,菩萨与时如还彼物。……又诸菩萨他虽不求自恣求者,必有所求称须而与,常开求者欢情自取。[12]

  另外在《大丈夫论》“施主体品”第三中云:

  菩萨的悲心以布施为具体的表现,世间的众生以烦恼束缚为本质。由于世间充满着苦,菩萨为了使众生离苦得乐,所以本着悲心来行布施。太阳以照明为作用,月亮以清凉为性质,菩萨以悲心为本体,布施财物和智慧,来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菩萨永远不舍离布施救济众生的心愿。他时常渴望布施,为了解除布施的热渴,他就应当饮下大布施的水,时常爱乐布施,才可止息心中的热望。[13]

  菩萨所有的财物,不管是多或是少,只要有贫苦众生来求财物时,皆很欢喜的布施,且时时渴望有行布施的机会,能使令众生离苦得乐。悲心布施不但对布施者有很大的福德,甚至连接受布施的对象也同时可以获得利益。下面举一个以悲心行布施的例子来说明,在《弥勒所问本愿经》记载说:

  乃往去世,有王号日月明,端正姝好威神巍巍。从宫而出道,见盲者贫穷饥饿随道乞囚,往趣王所而白王言,王独尊贵安隐快乐,我独贫穷加复眼盲。尔时月明王,见此盲人哀之泪出,谓于盲者,有何等药得愈卿病。盲者曰,唯得王眼能愈我病眼乃得视。尔时王月明,自取两眼与盲者,其心静然无一悔意。[14]

  由此例可以看出,真正的悲心行施,是无所条件的,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亦无怨言。

  (二)以慈悲心行持戒

  菩萨虽以无量的财物布施众生,并以般若善巧方便教化众生,使令众生离苦得乐。但是必须先考虑自身的身、口、意行为是否清净,因为如果自身都未能以身作则,试问如何能摄化众生?更何况如有犯戒而堕入恶道,自身难保,如何来救渡众生呢?所以菩萨本身都严持戒律,不恼害众生,并以慈悲心去教化众生明因果善恶,使令众生不造恶业。如遇有众生喜好造恶业,菩萨见了以后,会以善巧方便开导众生,令其远离恶业。

  菩萨持戒是以慈悲心为出发点,尤其是发心受持五戒十善时,是本着不恼害众生生命的菩萨心肠。连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一切动作行为都非常的小心,深怕伤害到一切众生的生命,可见持戒不仅能自利,而且又能使令众生远离被杀害的恐惧。菩萨持戒是以不损害他人为前提,但是有时候菩萨为了救度很多人而去杀害恶人,在表面上看来是杀生行为,不过实际上菩萨是出自于慈悲心,宁愿自己下地狱受苦也不愿恶人感此恶报。菩萨受持菩萨戒应常反省己过,不应该批评别人的过失,那菩萨见到行恶破戒者,应该要以慈悲心来面对,无有嗔恨恼害。在《菩萨善戒经》卷四中有说到:

  菩萨受持菩萨戒者,至身专念自省己过,不讼彼短。见行恶者心不慎恨,见破戒者心生怜悯,无有嗔恼。[15]

  菩萨净戒,是不离三心而修的,所以菩萨虽自己严持净戒,而决不轻视毁犯戒法的众生,……凡轻视毁犯的,一定是自以为持戒,自己是怎样的清净如法。不知道这早落在我执我慢的分别心中,不成菩萨的戒波罗蜜多了。而且,如轻视毁犯,由于意识上的对立,不容易教化他,也就失去菩萨利他的方便。倒不如不轻视毁犯,怜愍而安慰他,容易把他感化过来。所以菩萨的净戒,是无所得的空慧为方便,对于持戒犯戒,都是不着相的。[16]

  (三)以慈悲心行忍辱

  菩萨发心行菩萨道,度化众生时,常有种种的障碍。譬如行布施时,遇到刚强难调的众生,不但不领情,而且还恶言相待及种种批评毁谤,这时菩萨应要安忍逆境,不加以报复,并以慈悲心包容他。在《大智度论》卷十四云:

  菩萨思惟,我今行悲,欲令众生得乐。嗔为吞减诸善毒害一切。我当云何行此重罪,若有嗔恚自失乐利,云何能令众生得乐。复次诸佛菩萨以大悲为本,从悲而出,嗔为灭悲之毒,特不相宜。若怀悲本,何名菩萨,菩萨从何而出,以是之故应修忍辱。若众生加诸嗔恼当念其功德,今此众生虽有一罪,更自别有诸妙功德。以其功德故不应嗔。复次此人若骂若打是为治我。……若我有罪是从先世因缘,今当偿之不应嗔他,当修忍辱。[17]

  菩萨行者如常行慈悲心,虽有恼乱逼身,要忆念忍辱的功德及嗔恨的过恶。如佛陀宿世在修菩萨道时,被歌利王以利剑割截身体时,内心不动嗔恚,并生起慈悲心发愿来世成佛时要度化他。可见菩萨欲度脱一切众生,当行忍辱。如不能以慈悲心行忍辱,容易在度化众生时,遭受种种的苦难逼害而退失菩提心。那菩萨若为众生所恼害时,应如何来思惟呢?如《菩萨善戒经》卷五中云:

  菩萨摩诃萨,若为众生所打骂时,作是思惟,缘我是身造作恶业,今自受报,云何于彼而生嗔恚。我亦不求是苦烦恼,今若不忍后复增多,不忍辱者是则名为苦烦恼因。我所受身及诸烦恼,非众生过自是我咎,若有恶事实不乐受,今若不忍便是自作,若自作者复当自受生死性苦,身若受苦云何不忍。声闻缘觉为自利益尚修忍辱,何况我今为欲利益一切众生而当不忍,我若不忍不得具足菩萨禁戒,修八正道得无上道。[18]

  由以上经文可知,菩萨如果被众生所恼害时,应该要思惟这是我自己所造的恶业,今生才受此果报,怎么能再对众生起嗔恨心呢?如果不能修忍辱的话,则会徒增烦恼。另外声闻缘觉圣者,为了自己的利益都要修忍辱了,更何况做一位菩萨行者,要成就佛道,利益一切众生,怎么能不修忍辱呢?

  (四)以慈悲心行精进

  精进是菩萨行五度最重要的动力,不管追求佛道或度化众生都要有精进不懈的精神。如《大智度论》卷十五云:

  复次菩萨欲度脱生老病死,亦欲度脱众生,常应精进一心不放逸。[19]

  初发心菩萨听说行菩萨道要长久处在生死苦海中度化众生,时间这么的长,而且要积集无边的资粮,以及要施舍手足头目等,觉得太难太苦了。因自己做不到,所以不敢精进的修习大乘佛法,退堕于二乘,这是慈悲心及精进力不足的缘故。菩萨如何以精进力成就佛道,广度众生。在《大智度论》卷十五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