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对修行人的开示(3)

一要闻思佛法。闻思佛法就如事先准备好的洗澡用品。 二要静坐启修。静坐启修就如备足清水,洗澡必不可缺的条件。 三要持戒精进。持戒精进就如把水加热适身。有人刚开始静坐,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精进,就如有


一要闻思佛法。闻思佛法就如事先准备好的洗澡用品。
二要静坐启修。静坐启修就如备足清水,洗澡必不可缺的条件。
三要持戒精进。持戒精进就如把水加热适身。有人刚开始静坐,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精进,就如有了清水,却不加热;不持戒,就如水过冷或过热不适身,洗澡效果肯定不好。
四要弃转习气。弃转习气就如水加热适身后再打一遍浴液,洗掉身上污垢;通过洗涤,身心清净。
五要修忏悔法。修忏悔法就如洗完澡要先穿内衣,内衣是遮丑的;表示一切丑行,只有忏悔才能转美。

知道了如何修持,重点就要利用好静坐这个支点,至心念佛。静坐念佛不仅是大脑思维在念,而要达到一心不乱,神识净念。神识离体后念念佛号不断,佛菩萨一来接引,立刻就走。

什么是出家?出生死之门为出家,了脱生死才是真正出家;否则,不是真出家。出家要到寺庙,寺庙也称伽蓝,翻译过来是清净地。寺庙是弘法利生的道场,也是出家人静坐念佛的道场。

什么是解脱?出家不就是为求解脱吗? 修道而成道,解开烦恼的绑缚,脱离六道生死之苦。成道必须依法修道,解脱来自于静坐修道。出俗世之家到清净地修道,最难逾越的门坎是放下执著;在家人也必须学会放下执著,是从心里放下执著。在家人放下执著不是离婚;离婚是放弃责任。在家人放下执著心的同时,不放弃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心。出俗家是在机缘成熟的情况下,在自己的志向坚固时,自然升起放下执著的念头,而作出大丈夫的选择,值得赞叹!出家与在家放下执著的相同点是,不思善,不思恶;放下情爱,放下恩惠;放下怨恨,放下毁侮。把好与坏等所有差别念头统统丢到一边去,这是放下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是不想昨天与明天。昨天的事已经发生,不可更改,放不下就是徒增烦恼。当下一声佛号,都摄自己的六根,解脱尽在当下一念心。不想明天,因为明天的事还没来,想了就是杞人忧天。众生轮转六趣,都在明天,都执著于明天。

第三是不听是非、不看是非、不想是非。这个世间充斥着各种是非,满脑子听这个说是非,听那个说是非;在家人说是非,出家人也说是非;说这个法门如何如何;那个法门怎样怎样。听是非是习气,愿意看别人过失,不看自己缺点。当人看是非的时候,人就起憎爱之心,一起憎爱差别心,就影响道业。人脑子里一想是非,就有因果,就有轮回。

第四是不说是非。说是非有因果报应,为佛戒止。出家人不说是非,僧团和合。在家人不说是非,家庭圆满,社会和谐。

这四个“放下”能帮助人发慈悲心,长智慧力。把这些都放下以后,好好去念佛,念到一定程度时,慈悲心升起,嗔恨心没了;智慧力增长,愚痴心没了。谁对你再不友好,也不起嗔恨;谁对你再友好,也不起爱见。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是我们修行人的行为规范,不管出家、在家,天天去行,按十大愿王去做。十大愿王是行菩萨道六度万行的具体表现;具体包括: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人若天天按照这十条去行做,还有什么执著放不下吗?

愿心是自然升起,愿力是逐渐施行。往生极乐是愿,好好修行是愿,弘扬佛法是愿,将来度众生也是愿。地藏王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大愿。所有愿升起的时候,都是大喜。有大喜就有大舍,有大舍就是真正的放下。真正放下的人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指得、失、苦、乐、称、讥、誉、毁世间八法)在家人应这样,出家人也应这样。别人赞叹几句,也别高兴,挖苦几句,也别上火。好能怎样,不好又能怎样?好与不好都不重要。“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需要有定力。定力来自于身心的清净念佛,身心清净来自于禅行;所以,静坐念佛才是修行人的支点。

最后,祝这位居士宏愿早成,道业辉煌。


讲于佛历二五五一年四月
西历2007年五月



《烦恼与菩提》


诸位仁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为什么讲烦恼,一些法师讲法,多要回避这个问题,因为听众有男众、有女众;但是,在修行上又能遇到。上次来的十多位修行人,多数问的也都是这个问题,可见它的重要。末法时代万人修行,一人得度。这里不包括密宗和禅宗行人,修密、修禅的人不是这样子。虽处末法,但禅修密行的人,多依传承,仍以正法精神修行,仍是十人修行,十人得度;如西藏一些密宗道场和内地一些禅密道场。那些地方每天参禅静坐十几个小时,行人心里没有末法,没有像法。末法指的是修行人不参禅、不静坐,少功德而求大果报,成功概率非常低。所以,佛说“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

在讲之前,我先提个问题,雨后的彩虹是圆的还是半圆的?我要用这个例子来讲一下烦恼与菩提。多数人的回答是半圆的,因为他们是从地面看彩虹;但在飞机上从上往下看,彩虹是圆的。由于观察的高度不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是圆半不同。有一位菩萨行人说,太阳最早落下的地方,往往也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最贫穷的人也最容易满足;最是末法的地方也最容易闻到正法。什么事都是相辅相成的,烦恼与菩提也是相依相伴的。我们只知道身体有烦恼的一半,而不知道身体有菩提的一半。

什么是烦恼?烦恼就是无明,无明即不知不觉的存在,冥冥之中的因果定律。一人一个性格,一人一种命运。不顺达时出现的种种麻烦,使自己的心情不好、烦躁;然后再用其它的烦恼代替这种烦恼,如吸毒、跳舞、赌博、娱乐等,用另外一种无明烦恼来取代当下的无明烦恼。表现为千差万别的性格,千差万别的习气,千差万别的命运。用佛法具体地说,“色、受、想、行、识”五蕴是,五蕴生五浊,这就是烦恼。

有烦恼不可怕,但要找到根源。找到根源在哪里,就容易找到拔出的办法。烦恼从哪里来?我们的身体是色,是物质的身体。受到声、香、味、触、法所牵引,而产生色想、受想、想想、行想、识想。色想与受想容易理解,这里不讲。想想即心里产生的无数念头想法,表现为人的气质;行想即由这些念头和想法长时期相续而形成的种种心理习惯、爱好,表现为人的性格;识想既有今生藏入,又有无量劫来积藏下来的种种习气,表现为人的品德。由五蕴想形成的种种习惯力很厉害;如有人说我学佛了,把烟戒了,可见到别人抽烟或敬烟,又忍不住了;再如爱赌博的人,有的财产输光,断指发誓不赌了,可遇到赌友一招呼或一进赌场,赌瘾又犯了;还有吸毒的人,进了几次戒毒所,出来一见到毒品受诱惑,又被习惯力引走了。习惯思维无形,却能控制有形身体。所以,才有“如是顺流背本己,生死苦海浩浮盈。”我们的身体从久远劫来,生生世世流转六趣,各种习气都装在八识田里,五毒俱全,有好有坏。遇到不良环境条件适宜时,就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好的习气是修善、学佛,也有的信仰天主,研修道家,各有因缘。重点说不良行为的表现,杀、盗、淫、妄。在内,习气表现为好酒、好色、贪财、贪名等,受烦恼控制;在外,表现为恩、怨、情、仇,受相有控制。从今生又追溯到无量劫生生世世,各种各类,所结恩、怨、情、仇。在我们的第八阿赖耶识里,装满这些贪、嗔、痴、慢、疑诸想,通过第七意识,折射到第六意识。特别是一个情字,往往是爱之深,恨之切;如男孩女孩找对象,都希望找最漂亮的,有的一旦找到了,烦恼也来了,相互猜疑,相互盯稍;一旦发现点什么情况,情爱立刻变为怨仇。在我见、我慢、我爱、我嗔的习惯力作用下,情况种种。有的人还跟自己过不去,受不了孤独、寂寞等。让他静一会,他都闹心。这些都是烦恼的来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