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禅理、禅行和禅风

净慧法师,禅理
今天同各位交流分享题目是:《禅的理论和实践》,其中讲三个内容:一是禅理、二是禅行、三是禅风。讲的范围主要是禅宗的禅,不是六度当中禅定的禅。
  一、关于禅理
  禅宗的“禅”大家熟悉的有四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四句话是禅宗的出发点,是禅宗的宗旨,是禅宗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这四句话包括了禅宗的一切内容。如果我们学习禅宗的人很好的体会这四句话,就能把握禅宗的大意,就能把握禅宗的基本方法,就能找到禅宗的基本要求。从这四句话来看,所谓禅理是什么呢?不可说。因为禅宗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禅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禅理就是不可思议、就是不可说。虽然说是不立文字、不可说,但是也要在无说中来说,在不立文字的前提下,还得要靠语言文字来传递佛祖的信息,来演播佛祖的宗风,来宣示成佛做祖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所以说,不立文字不等于不用文字,不可说不等于不说。无说而说、说而无说。从理上来讲,就是无说而说;从事上来讲,就是说而无说。事理圆融,才能有佛法的建立,才能有世间万事万物的建立。
  那么禅理是什么呢?我们不能把所有祖师的言教都介绍出来。在这里,我想简单地说说禅的基本理论。禅的基本理论就是达磨祖师的“二入四行”这篇几百字的短文章,然后就有六祖大师“三无”的基本思想。由“二入”和“三无”架构起了禅宗理论的基本体系、基本框架。禅宗还有许多的著作,讲禅的理论,讲禅的方法,讲禅的实践,应该说都是从这个基本框架演化发展而来。
  达磨祖师告诉我们说:“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这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讲的达磨的“二入四行观”开头的两句话。讲“理入”实际上就是讲禅宗的理论,因为任何一个法门,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平常我们把它称之为见地和功夫。见地就是理论,功夫就是实践。佛教讲的理论、讲的实践统一在一个修行人的当下那一念当中。修行者当下一念,既有理论的指导,也有实践的落实,这就是佛法。如果佛法离开了这样的一个特点,那佛法也和世间法一样只说不行、只说不做,世间法有时候还讲到坐而言、起而行,佛法不是这样,佛法是说坐也好,行也好,理论与实践在任何时候都是统一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丝丝入扣,一点也不走失,这样才是修行,才是学佛。所以说,禅的理论和禅的实践,或者说禅行、禅理,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禅宗的理论同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不过禅宗是把佛教的基本思想浓缩在几句话当中,达磨祖师在说明“理入”讲了这样几句话:“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含生”就是指大地的一切众生。大地的一切众生千差万别,但是它的本性,它的真性只有一个,佛性只有一个。众生的佛性是平等的。我们的佛性为什么不能显现呢?达摩祖师告诉我们:“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我们每一个人具有的佛性,之所以不能大放光明,不能起作用,就是因为客尘妄想盖覆了我们的真性,使我们的真性不能显露,光明不能显现,沉沦苦海,在六道轮回当中头出头没流转不已。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显露自己的真性,排除客尘烦恼呢?达磨祖师说:“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祖师告诉我们:若要舍妄归真,回归本性,就一定要“凝住壁观”。“凝住壁观”的要求是什么?两个要求:没有自他的对立,“无自无他”。我们的一切烦恼从哪里来?就是因为有自有他、有我有你,从二元对立中产生一切烦恼。一切烦恼都是由有自有他而产生。我们之所以不能够当下“舍妄归真”、当下排除二元对立的妄想执著,就是因为我们有一种下劣心,不敢直下承当我就是佛,还有凡和圣的区别:自己是薄地凡夫,诸佛菩萨是大圣人,诸佛菩萨达到的目标,好象我们永远没有那个缘份、永远没有那个机会。实际上不是如此,只要我们把凡和圣的界限当下打破,凡圣平等、自他不二,当下就提升了自己的人格,当下就显露了自己的真如本性。“无自无他,凡圣等一”,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在修行中能够随时落实这两句话的精神,我们随时就能够与自己的真性、佛性相统一。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够时时刻刻以自他不二、凡圣平等的心态来面对世间的万事万物,我们还有烦恼吗?还有妄想吗?能如此,当下就没有烦恼,当下就没有妄想。禅宗之所以殊胜,就殊胜在这个地方;禅宗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生命力就体现在这个地方。我们人生几十年的光景,张三也是几十年,李四也是几十年,王五赵六同样是几十年。几十年的光景当中,由于每个人的心态不同、努力不同、境界不同,每个人的成就也就不同。同样一个姓王的,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大款,有的在待业,有的衣食无着。为什么有这些区别?当然其中的问题千差万别,但是我觉得有一点,从我个人的体会来关察,立志很重要,努力很重要。这两条:一是立志,一是努力。有的人也会立志,天天在立志,立志就是佛教讲的发愿,发了愿以后努力跟不上,甚至只发愿不努力,有愿无行,立志而不努力,大愿大志都是空头支票,毫无实际意义。人的成圣成贤、成富成贵,既是善业福报的积累,也是人生当下努力的结果。当下的努力,从参禅来说,就是时时刻刻要觉照要排除自他对立的情绪,要打破凡情圣解的界限,要提升人格,要有自觉性,诸佛菩萨能够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们今天在学佛,学佛就要向佛看齐,就要按照佛的标准、佛的要求去做。如果时时刻刻以佛的标准要求自己,当下就能进入佛的行列,进入佛的精神境界。像这样做还不够,为什么呢?还是有心在做,还有凡有圣、有自有他。要做到分别不起,忘念不生,安住在禅的解脱境界中,安住在圣贤的境界中、菩萨的境界中。这时,众生的下劣根性得到转化,我们的佛性、真性就完整地显露出来。所以禅宗的这种要求、这种理论,是当下起死回生、成佛做祖的无上妙法。可惜的是我们现代人信不及,没有那种敢于承当的大无畏精神。我们从《赵州语录》当中看到,赵州和尚在世的时候,去亲近赵州和尚的什么人都有,当时有一位赵州婆子同赵州和尚对话,谈玄说妙打机锋,非常有功夫、有见地。那就是说古代赵州那个地方及普通的一个农村老太婆,也能够同赵州和尚谈禅,同赵州和尚打机锋,那就不是一般的境界。今天,在座的也有许多女居士,她们非常可敬。但她们总觉得自己业障深重、善根浅薄,修行难以进步,不敢同座上的释迦牟尼佛一比高低。为什么呢?无始以来的那种下劣根性的种子深埋其心,摆脱不了,解脱不了。明心见性、成佛作祖是精神的彻底解放,是痛苦的彻底解放,是生死彻底解脱;它就是打破一切二元对立,打破一切界限。然后跃入到一个平等、自由、自在、潇洒、无为的精神状态。各位想想看:我们能够达到那种境界该有多潇洒,该有多快乐!当下就能够做到的事情,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到呢?这种境界当下就能融入,而且不花一分钱,只要肯下决心就行了,只要敢于承担就行了。达磨祖师的关于禅的理论,一是“理入”、一是“行入”。理入是讲见地、行入是讲功夫。“行入”有四行:所谓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这四行在柏林寺的禅七当中讲过好几次,今天在这里只把达磨祖师关于禅的理论、禅的见地给大家提示一下。禅的理论、禅的见地就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这是达磨禅的基本理论。达磨祖师奠定了禅的基础,以后千变万化、种种发展都不出这个范围,都是从这里发源。源头就像一滴水,这一滴水慢慢往下流,汇入众流百川,最后形成了禅的大海。这就是众流入海,但是源头就是那涓涓细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