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净慧,六祖坛经
时间过得很快,七天的生活禅夏令营,今天就要结束了。在这七天当中,各位法师居士给大家作了非常精彩的、深入浅出的、如理如量的讲演,可以说是甚深的法布施。我本人也从这当中受到很多的教益。我想,各位一定也会有同感。这几天的讲演,始终是围绕着佛教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阐发,好比出世和入世的问题、事和理的问题、菩提和烦恼的问题、佛学与学佛的问题,如此等等,这都是佛教的一些基本问题、关键性的问题,各位法师的讲演都作了非常深刻的厘定。各位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经常地回忆、思考、思维这些法义,我们在很多问题上就不至于迷失方向,就不至于走岔路。我想,今天我的这一场讲演本来就是多余的。为什么呢?各位都把要说的问题说了。既然课程表上安排了我的讲题,所以还是要来实现这个承诺。
  我今天讲的可以分两个部分,一是试图对各位在这七天当中讲演的一些根本问题做一个归纳;二是用很短的时间讲一讲《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先讲第一个问题。各位老师的讲课,我刚才说了,都是如理如量的,对很多的法义进行了阐述。我只能简单地提几点,使大家在思想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第一是关于佛学与学佛的问题。乐崇辉居士有一个概括,我觉得很好。大家还记得吗,什么是佛学呢?佛学从我们学佛的角度来讲相当于“解”;学佛就是“行”。他的这个概括,我觉得对于我们一个真正想进入佛法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处的,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学、如何修。这就是佛学与学佛的关系,就是解和行的关系。大家要把这个概念记住,在今后学习和修行中可以不断地加以落实。
  第二是关于学和修的问题。实际上刚才也讲到了,就是佛学与学佛,再具体一点讲,就是学与修的问题。我们几位法师和居士的讲演,可以说始终没有离开这个主题。学,是我们在安顿自己生命的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但是我们又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上,停留在这个阶段上,你永远都无法得到佛法的受用,你的生命也就永远无法安顿,那你始终是一个研究佛法或研究佛学的人,佛法与自己的生命、与自己的当下、与自己的烦恼不能对号入座。学、修不能脱离,要把佛法的知性认识和自己的生命本质对号入座。
  第三是事与理的问题。这也是各位法师反复强调的问题。在我们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固然我们要明理,但是要从事上去明理,不能脱离了事再去找一个什么理。脱离了事,没有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真理就寓于事相之中。今天上午杨老师回答了大家很多问题,其中就有一个是因果轮回业报的问题,年轻人信不及。这看起来是一个事相的问题,实际上它也是一个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信不及,就没法进入佛法。因为佛法讲来讲去,虚云老和尚讲过,就只有两个字。两个什么字?一因,一果。三藏十二部教典,无非就是要讲明因果二字。有因有果是佛法,无因无果是外道。因果,包括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的因果,有漏因果和无漏因果。今天上午,杨老师举了种种例子使大家认识因果轮回业报的现实存在,这是从事上来明理。妙华法师讲了人生的许多哲理,这是从理上来明事。只有把事和理真正地圆融起来,学佛才有个入处。年轻人对因果轮回信不及,我想,这个问题的根本还是我们在思想上对释迦牟尼佛他的人格、他的伟大、他的崇高、他的智慧、他的功德信不信得及的问题。
  因为怀疑因果轮回业报就是怀疑释迦牟尼佛究竟是不是我们的导师、是不是我们的皈依处。在这个问题上有怀疑,当然不是说不可以,但是我们要以求真的态度来怀疑,不能以否定的态度来怀疑。以否定的态度来怀疑,那就不是一个学法的人应有的态度。以求真的态度来怀疑、来探讨,那就是一个操作的问题,而不是态度的问题。所以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什么呢?讲台上面的标语牌上写有四句话:“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我觉得这四句话概括了佛法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一个真正是要投入佛法的人,就要在求真的态度上建立起对佛法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们自己还没有办法抉择的问题,就要以佛法、以佛陀的言教来作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尺度和标准。古人将此称为圣言量,以圣言量作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标准。这是我们学佛人的一个正确的态度。所以,建立正信必须“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第四中道的问题。前面讲的有事有理,有学有修,有因有果,最后要归于中道。归于中道,就是不偏于一边;归于中道,就是真空妙有。昨天下午,明海给大家讲了《六祖坛经》里的“三无”。我觉得他讲三无有点体会。我再提醒大家,无住、无念、无相,这个“无”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无”不是有无的无,所以他说无住、无念、无相就是如是住、如是念、如是相。如是者,如其本来也,此即中道。所以我觉得他讲的有一些体会,说明他对《坛经》有思考。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六祖坛经》的一些根本问题,这个三无是《六祖坛经》里的根本思想,如是住、如是念、如是相就是中道。
  我对这几天的讲法,就作这一简单的小结。下面我用很短的时间,讲讲“《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这次生活禅夏令营授课的内容是围绕《六祖坛经》来展开的。我在七、八年前就说《六祖坛经》是佛法的一个大宝藏,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也是指导我们人生生活的宝典。我们能够真正吃透这本《坛经》,然后依之而行,可以说学佛的大事就完成了。关于《六祖坛经》的种种问题,写出来的书和研究的文章,要比《六祖坛经》本身的字数超过一千倍。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是肯定它还是否定它,说明人们都是很重视这本经典。
  昨天有位居士说,毛主席逝世以后,在他的床上找到一本《六祖坛经》。还听说毛主席生前外出的时候,有两本书是一定要带的:一本是《金刚经》,一本是《六祖坛经》。最后由于毛主席建议,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的十本哲学著作中列入了《金刚经》和《六祖坛经》。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来对待这两本经,应该说毛主席是最有远见的。正是因为有见地、有见识,他才选准了这两本经。毛主席认为《六祖坛经》是把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顶峰的一本著作。他是这样来评价《六祖坛经》的。当然他的这个评价如何我们不去管它,至少他是在这本经书上面下了功夫的,这一点应该肯定。毛主席重视《坛经》的事,赵朴老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件事。在文革以前,毛主席到广东视察工作的时候,省里的领导干部在一起开会,他就出了一个题目来问大家:广东在唐朝出了一个最大的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你们知道是谁吗?所有在场的领导干部都说不出来,只有当时任省委书记的陶铸知道,陶说那就是六祖慧能。接下来毛主席又问:他有一本著作把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发展到顶峰了,你们知道是哪一本书吗?大家依然不知道,也只有陶铸知道,陶说那就是《六祖坛经》。毛主席说你们要好好地看这本书,了解这本书。毛主席是一位唯物主义者,他可能是抱着要知己知彼的态度,所以才认真地研究这两本书。当然也有可能有另外的用意,他也要从这些哲学著作中来吸收有用的成分。应该说这两种可能性是同时存在的,否则他不会推荐这两本书作为中国十本哲学名著的内容。可惜的是在我们哲学界真正了解《六祖坛经》的人太少了。这是从不是属于同一个思想范畴的大哲人--毛主席来看他是怎样评价这本书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