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爱情真的如人们所想像的那样

益西彭措堪布,爱情

    爱情真的如人们所想像的那样,能给人真实、永恒的安乐吗?事实上,从最初的求爱、中间的结合,直到最终的分离,人们品尝的只有酸苦的情爱之果。

  1、最初求爱之苦
  首先在求爱的过程中,要博取对方的欢心,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是很困难的。不必说平民百姓,即使帝王将相也不例外,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可谓举不胜举,远的不说,当代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个超级大国的总统为了一个女人,不得不在世人面前检讨自己的过失,以致名誉扫地,脸面丢尽,这恐怕是他本人在放纵得意时万万想不到的吧。
  《入行论》云:“复次女垢身,无酬不可得,今生逐尘劳,彼世遭狱难。”藏地根霍仁波切说:“上等女人要花费金银财宝才能得到,中等女人要以牦牛和马匹来换取,下等女人也要以锦锻来换取,没有财物是得不到的。”看看今天的实际情况何其相似,今天博取美貌女子的欢颜,需要豪华气派的楼房、名贵的跑车和华美高档的衣饰,只有沉浸在这些闪烁着虚荣和名利光彩的泡沫中,美貌女子的芳心才可能被打动。就一般人而言,至少也需要有一套住房和稳定的收入,这对于城市人或农村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些也是促使青年人拼命劳作的原因之一,为了博取女子的欢心,足以让一个人在世间辛劳。
  在情欲追逐的过程中,男人的资源是财富地位,女人的资源是青春美貌,在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当中,身为富家子弟的毕竟不多,大多数还需要白手起家,没有钱财,凭什么去博取女子的欢心呢?一场爱情的起步,看似会有好的展开,然而最终不欢而散,推究起来大多还是经济原因所致。
  为了满足女人各方面的欲求,人们不得不劳碌造作种种恶业,来世还要饱受三恶趣的痛苦。许多腐败官员为了包养情妇,满足女人虚荣奢华的生活要求,不得不铤而走险,走上经济犯罪的道路,最后锒铛入狱。
  前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为了满足其情人享受奢华生活的欲望,他一步步落入贪污腐化的泥坑难以自拔,最后命丧黄泉。
  在《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狱中,李真对记者说:“送我上断头台的也是她(指其情妇),她若不穿上千元一件的服装,不用数百元的化妆品,不为挣不到钱发牢骚,我也不会犯这么大的事。”
  这位锒铛入狱者在临刑前对记者这样悔恨:“刀不架到脖子上,就没有切肤之痛。说实在的,我是从被判死刑后,才知道古人那些警示是多么精辟,多么重要。前段时间看书,还看到了一句话,也是警示好色之徒的,让人毛骨悚然:『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坟时破土的铁锄。』想一想这几年来,我与她的交往,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我每满足她一分心愿,就等于让她给我掘了一锹坟土。我好像看到了,她一锹一锹的铲起,漫天飞扬……她是谁,她为什么这么心狠?她笑着,但手里的铲子没停过。现在我看清了,她就是秋蓉,那个送我下墓穴的女人呀……唉!过去的山盟海誓哪儿去了?过去的似水柔情哪儿去了?……过去的一切,难道过去的一切都是假的?……”
  以上是一位死刑犯临刑前的幡然悔悟,李真为了博取情妇的欢颜,逐渐使欲望膨胀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为追逐情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直至丧身,有理智的人难道不应该从这个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劣性事例中吸取其中的教训吗?
  再者,情人双方的心态变化无常,晴雨不定,时而欢喜时而忧,为情欲系缚的人们总是饱受着情欲贪求的折磨。米滂仁波切着名的教言《老密咒士和月亮童子》中生动地讲述了一位被情欲花箭击中的老密咒士的痛苦,这位老密咒士白天茶饭不思,无精打彩,夜间辗转反侧,难以成寐。正如圣天菩萨所说:“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内心处于这种心猿意马的状态,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在情欲被挑动起来而内心又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的身心便脱离了正常状态。沉醉于情爱的贪恋中时,分别念产生的幻相使人变得如同一头沉迷的醉象。如果贪恋的对象最后没有追逐到,内心会产生强烈持久的失落感,以为人生快要走到尽头,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意义,许多人甚至为情感而轻生,这些都是人间八苦中的“求不得苦”。
  在情欲的追逐中,人们实际也是在满足自我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比如,认为对方是“我的”,这时对方和“我”的房子、“我”的家电、“我”的车子一样,是我所占有。这正是一种坚固的我所执的表现,实际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恒时占有对方。人在追逐情欲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带有强烈的自私性,彼此都希望对方的所作所为按照自己的意愿而行,能听自己的话,稍不合自己的心意即产生烦恼,然而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人格、自己的想法,一个人又如何去主宰另一个人呢?
  2、结合之后的痛苦
  涉世不深而又充满幻想的青年人,总是把爱情看成如鲜花一般绚丽,幻想组建一个充满情趣的家庭,然而一旦步入婚姻的圈子时,就会发现家庭生活不外乎柴米油盐,不得不奔忙于各种鸡毛蒜皮的琐碎杂务。尤其是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人就像马匹被套上马鞍、马刺,开始驮起沉重的生存负担,尤其是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单调乏味的生活,更使人深深地失望。
  《入行论》中说:“多欲卑下人,白日劳力竭,夜归精气散,身如死尸眠。”对照当前人们现实生活的图景,便会发现这是极其恰当的描述。以公司企业的职员为例,他们每天都像钉子一样钉在固定的岗位上单调持续地工作,加上竞争激烈、对失业的恐惧,导致身心极度疲惫。在城市里工作的人,下班以后,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从单位回到家里,吃过晚饭,浑身疲软乏力,坐在电视机旁已是困意难支,这样的生活哪来什么精彩之处?人们幻想中的情爱乐趣早已不见了,有的只是沉闷的日子,从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就这样走过一生的岁月。
  鲜花盛开时,确实炫人眼目,但最终必然枯萎,同样,人们心中的美好幻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这时人们往往会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这是从虚幻想像走入真实生活的必然痛苦。因为人们心中美好的幻想仅是一种非理作意,所以它不可能长久,像肥皂泡一样终究会破灭。一切都将归于平淡,归于人生本有的痛苦烦恼。虽然现代人不愿意去正视它,但人生的痛苦并不因为虚幻的憧憬而转变消失,为什么偏偏不尊重事实而喜好徒劳的幻想呢?人们没有体察到情欲是痛苦之本,反而以为追求情爱所带来的短暂感官欢乐能代替人生的痛苦,这只是一种本末倒置、不明智的想法而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