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声:你说的没有杂念就是,比如说念念阿米陀佛的时候…… 净慧长老:没有妄念,一心不乱。 许金声:如果有其他念头时,…… 净慧长老:诶,那就是杂念。 许金声:我呼吸的时候,没有杂念就是只知道…… 净慧长老:只知道我在呼吸。没有别的妄想,这就是连成一片,这就是守一不移了,能守一万事比,到这样的程度那么你的心一定是很清明,这个智慧呀,因为心一清明,智慧就开发出来。当一个人胡思乱想的时候,叫他写一篇好文章他写不出来,要想写一篇好的文章,你就要把你胡思乱想的心停止下来,然后进入到你写作的状态,才能够写得出文章来,这个是有一定的道理。 …… 许金声:要有定力…… 净慧长老:"戒、定、慧"嘛。"定",就是有道德修养,养成情绪稳定,然后达到智慧的开发。 许金声:这个又回到那个问题了,一般的人在坐禅,最大的问题是老有妄念来干扰,怎么办?那就是这个问题。 净慧:对,对。 许金声:我们搞心理学的,曾深入思考这个问题,要是一个人在坐禅的时候,老是有妄念来干扰,就要具体对妄念进行分析,他最常出现的妄念是就告诉他或者是你坐的姿势不对,或者是呼吸的方式不对。这个叫调整,从调整的方法入手,如果说妄念制不住,这个妄念来自很多方面,无非是这些东西,这个就叫他不离场,你就用你的功夫,你总在功夫上,方法上去用,这些东西不要去理,你理他也解决不了问题,你叫他用方法,在任何时候,如果仅仅是在妄念的时候,你不要放弃方法,如果是身体有问题,你可以叫他调整,叫他调整身体是可以的妄念起来,你越追,妄念越多,只有当下就把他:古代人把他叫做"一识识破"也就是你看他,看破了放下了就完了,你要去追呀,追到牛年马月,他还是一个妄想。所以不要刨根问底。不论心理学的治疗的方法和佛教的修行的方法有相同可以借鉴的地方,他两者还不能完全的等同,因为心理治疗,和禅定的修行他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完全是一致的,这个心理治疗,如果心理有什么问题只要他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就可以了;那么禅定的修行是要一个正常的人变为一个超常的人,他能够把你所有局限的东西,有局限性的东西都能够突破了,那么就成了一个超常的人了,所谓超常的人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许金声:不过你说的心理学……已经发生了变化了,60年代之前,心理学的目标是把人治疗成正常的人就行了。 净慧:正常的人就行了。 许金声:但是从人本心理学到后人本心理学发展后,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更高了,就是跟你 所说的一样,就是使人开发出超常的潜力。 净慧长老:诶,就是把你本有的智慧,本有的能量,通过心理的方法把他全部发挥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