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说念佛 附:净土宗略要文

净土宗略要文 (原文) 一、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 《安乐集》云: 问曰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净土宗略要文
(原文)
 

 一、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

        《安乐集》云: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二、善导和尚意:释尊出世本意,唯说念佛往生之文

        《法事赞》云:

如来出现于五浊    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    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    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    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    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三、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舍杂行归正行之文

        《观经疏》第四卷、释三心中「深心」云: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四、善导和尚判正杂二行得失之文

        《往生礼赞》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五三。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又云: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五、善导和尚意:三部经共唯明念佛往生之文

        《观经疏》第三云: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河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

六、弥陀如来唯以名号为往生本愿之文

        《往生礼赞》云:《无量寿经》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