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则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乃是向阿弥陀佛寻求心灵的支撑与依靠,在凭靠阿弥陀佛这样一种归命的心情之下,将深厚的愿生之心寄托于「南无阿弥陀佛」之声。这样来看,常没众生把一切都交给阿弥陀佛、一切都依靠阿弥陀佛这样一种心情之下,将「希望得救、希望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希望往生极乐净土」这样一种殷切的期望,寄托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之中,来呼唤阿弥陀佛,所以,决不单单是鹦鹉学舌一样的称名。阿弥陀佛听到充满常没众生之心愿的称名之声,则报以寻声而伸出摄取之手。 总之,佛凡之间人格上的呼应关系之中,有以阿弥陀佛为起点的呼唤,和以众生为起点的呼唤,及佛凡双方对此呼唤的相互回应。因此,这一点不同的两个人格上的呼应,可以说是通过称名而形成的佛凡之间的对应。 名号观 佛凡之间人格上的呼应关系,是通过不折不扣地实践救主阿弥陀佛向常没众生所召唤的「称我名号」(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之称名而成立的。然而,记载第十八愿的《无量寿经》之中,是这样记载「十念」的: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而并非记载为「称我名号」。那么,愿文的「十念」是经过了怎样一个过程之后才被理解为「称我名号」的呢? 那就是,昙鸾在《无量寿经论注》之中是从《观无量寿经》的「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下下品)的角度来理解原文的「十念」的。继承了此说的道绰在《安乐集》第四大门上之中,则明确表示: 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进而将「乃至十念」理解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念」(第九大门)。 由于善导继承了这一师说,此后,「称我名号」便作为「十念」的具体内容而被确立了下来。 名号虽非阿弥陀佛本身,但名号可使阿弥陀佛深入度化对象的众生之心,因而具有令拯救众生之本愿成就力的清净功德发出无限效力的作用。就是说,称念名号,乃是称名的行者自己将一人不漏地尽度一切众生的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力引入自己的心中,使其住于自己的心中,以受其净化。 这样,阿弥陀佛的名号虽非阿弥陀佛本身,但可使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之力的功效在称名之人的身上发挥效用。本来,佛与其名号虽有别异,但不可能有离了佛的名号,所以,名体不离,如影之随形。 表示出这样的观点的昙鸾。即,他在《无量经鸾论注》之中是这样指出的: 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赞叹门释) 昙鸾并这样具体地指出「名即法」之名体不离说,来明确名号观: 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卷上、在缘义) 此中,「真实清净」,即是指阿弥陀佛所具有的自内证的功德:「方便庄严」即是指阿弥陀佛所具有的外用功德。这样看来,可以说,阿弥陀佛的名号乃是把使法藏菩萨成为阿弥陀佛的佛果之中所具足的内证与外用两方面的无量功德,包含在「阿弥陀佛」四字之中。这样,阿弥陀佛使自己的本愿——拯救的意志——最大限度地接近所要度化的流浪生死的众生、并使其以众生可以理解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的便是阿弥陀佛的名号。 通过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因),以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之力为增上缘(缘),方可果遂往生净土的宿愿(果),这便是净土教的特征。这样来看,因为不是去断自己的烦恼以得菩提。所以,既非自力,也非难行,乃是他力易行。而且,正如昙鸾所强调的那样,净土教乃是「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清净功德偈释)。所以,必须说,作为「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的法门,净土教在顿教之中,特别具有横超的性格。 (转载自《法音杂志》,1997年纪念中日友好专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