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得到一些外界对放生的质疑,其实在过去放生的事也有衰退期的时后,像《国清百录》(卷4):‘岂有富天下而吝惜一江源。恩洽宇内而独隔数百里。改莲华之池。兴烧煮之业。使军民恣其伤杀。水族婴其酸楚。身首分离骨肉糜溃。以贫道意度皇帝之心。岂其然乎。岂其然乎……况今上旨。总使江南收捕海族。而江溪山水不出海鱼。披省符文事不相涉。特由在斯苟欲是非。毁坏放生兴残害业。当今太平之世路不拾遗。[85]’这是天台宗的僧人向帝王请示放生的事情。不管历史如何的演进,放生在佛教观中有著相当价值的意义和功德,但是放生最怕的还是强求形式、效法古人。放生本质没有错,如何放生才是重点,考察生态保障生命[86],既然,放生本没有问题,那么要如何放生才能达到慈悲护生和脱离商业干预的目的呢? 1、放生园的型态: 如圣严法师以农禅寺和木栅动物园合作的情况作一个例子来说明。农禅寺提供一笔经费,请动物专家在木栅动物园设立一个鸟园来照顾这些鸟类,因为有专家专业的照料保护,真正对这些生命有相当的帮助,不需要去买鸟类再放至野外,如果鸟类不适应野地生活,反而伤害了鸟。所以,圣严法师表示,放生,需要知道生物的来源,这是很重要的。类似农禅寺与木栅动物园合作的方式,关心放生及生物的人土可参考研究。如〈盲日‘放生’无异‘放死’佛光山愿捐地保育野生动物-星云法师号召智慧的慈悲心〉[87]。延续圆因法师放生志业的道证法师在2002/12月也有退休鸡园的放生。〈雾峰有条‘放生河’北柳村长环保奇想,平溪里头只准放鱼不准捕捞〉[88]。 2、放生的物类前的三思[89]: 比如说,要放鸟类,就先得考虑放什么鸟?在哪儿放?什么时候放?才比较安全有效。放生鱼虌水族,也当首先研究考察它们的生态、习性和来源,然后选择适当的时机,放到我们觉得最安全适合的地方。 3、放生勿落人商人的圈套: 圣严法师接著表示,如果为了佛祖诞辰或各种祭典而购买生物来放生,不但不是一种功德,反而是一种罪业。身为正信的佛教徒,应该注重放生本质所呈现的慈悲增长内涵才对,千万不要只是刻意维护形式上的活动,而落人商业化的放生[90]。 台湾行之有年的世俗放生,有的已形成‘企业化’、‘商情化’的‘放生事业或商圈’,放生者无论出资或执行,殆已沦为计量交易、酬庸贿赂的行径。放生之危害自然生界乎衡,积怨造孽不消说,其在价值观的物化现象,宗教界实应再度自清痛省[91]。其实宗教界的放生原义,系不限时间、地点、场合,逢机而起悲悯心来执行放生,也就是以‘平等行慈故,普及一切’、‘不起差别心’的忘相放生。反之,若是起了差别心,亦即动了贪念[92],‘功德’变成‘私德’,只寻求形式、仪式与计较。我们从上可知当今的放生法会的舆论是很多的、毁谤也是相继而生,而圆因师却对别人的言论不做任何辨解[93],他一生的最后修行是将放生与念佛结合在一起,正如他抄蕅益大师的一首偈一样: 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三昧,是恒转法华经百千万亿部也。 第二节 全体治疗的防癌观 一、防癌的观念 癌症,几乎是迈向二十一世纪所有人类共同的梦魇,从十大死亡原因一直高居榜首以外,癌症的发病率(一生中得癌的机会)也从十几年前每四人中有一人,变成每三人中有一人到现在美国的报告更显示每二人中有一人会得到癌症[94]。癌症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几乎已经到了猖獗的地步了。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也无法置身度外,必须正视癌症的可怕,及早准备,及早预防,以免遭受癌症病魔的侵袭。 癌症这个字起源于螃蟹,表示癌症和毒螃蟹一样的可怕、横行无阻。癌症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一种意外的重症,从癌症的生物发展观点来看,我们发现癌症时都已太慢了,所以我们重点应该是如何早期发现癌症或是在症状未发生前要采行什么方式来预防它的发生。要谈癌症的预防就要先了解癌症演变的过程。初期癌症是细胞内的基因(染色体)发生变化,但是这个变化并非就是癌症,必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大约十至四十年才会变成癌症,因此我们有很长的时间来预防它的发生。就算小时候基因发生突变,但是之后我们给予良好的调养,可能就不会变成癌症,这是我们防癌很重要的一个理念[95]。 癌症也是种血液性疾病,因为癌症患者毫无例外都患了碱血症(alkalosis)。根据澳洲雪斯摩佩基医师(Dr. Edward H. Smalpage),癌症病人在尿液和血液中有不正常的变异。 癌症的病理过程,艾塞尔的整体观念,解释为先有“癌病”,然后发生肿瘤。而一般的局部观念,则以为是先有肿瘤,后有“癌病”。今日传统疗法失败的原因是双重的,第一只治肿瘤而不治疗导致肿瘤的基本原因,自然无法生效。第二,目前对付肿瘤的手段不但无效并且有害,反而使造成肿瘤的基本原因更形恶化[96]。这些都是我们从医学的角度知道癌症,可是圆因师却从佛教观来提供我们另外一种疗法。 二、改变习惯是关键 如说一个人中毒,光靠医师开的药物解毒,自己却每天仍在吸毒,这种病人永远好不了。同样的道理,再高明的医师,再昂贵的药物,如果癌症病人不能改变饮食,每天仍大鱼大肉吃进一大堆致癌毒素,癌症是不可能根治的。 (一)饮食 什么才是最理想的饮食?不同的饮食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问题从来未曾被深入探讨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们首次广泛地收集并编纂全世界各种饮食习惯与健康有关联性的统计资料。这些资料中,一个不断出现的事实就是,大量肉食与短寿之间有相互关系。爱斯基摩人、拉布兰岛人(Laplanders,译者按:居住在北欧之一地区,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之北部及前苏联的可拉半岛之人民)、格林兰人岛人、克基族人(Russian Kurgi tribes),这些人口很显著地,有最高的肉类消耗量,同时平均寿命亦为最短—通常只有三十岁。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几个文化种族:居住在厄瓜多尔安地斯山的维康巴斯人(Vilcambas),居住在前苏联黑海地区的爱布克逊人(Abknasians),还有居住在北巴基斯坦喜马拉亚山的宏萨人(Hunazs)。虽然这些种族分散在地球上不同的各个角落,研究人员却在他们的饮食习惯中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雷同处’,这三个种族全是素食或非常接近素食[97]。 陈恒嘉先生译有‘神秘的长寿村’一文,曾在联合报刊载多日。这三处地区是:巴基斯坦的芬扎(或译芬芝)、苏联的高加索、南美厄瓜多尔的毕路卡邦巴。三个地区内一百岁以上的人瑞,多如牛毛,最高者达一百卅多岁。老人中多的是到一百一十多岁还能骑在马鞍上奔驰,身体矫健。记者们就采访所得,归纳他们长寿的原因,共有三项:除了勤勉的劳动与家族的敬爱两项之外,主要在于粗茶淡饭,而不是精美食物。照营养学者的分析,毕村人每日摄取的热量,不会超过一千两百卡洛里,而他们并没有营养失调的现象。据苏联老人研究所裘莫达夫博士的分析结果:‘这些食物绝无人工添加物;他们都吃新鲜植物食物,不摄取动物性脂肪;都是低热能食物;充分摄取了活性乳酸;几乎不吃盐与糖。’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