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教部分有关"三"的名词简解(6)

100、三个标准:证实一个事实的存在,有三个标准:即现量、比量和圣教量。(1)现量:就是指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2)比量:例如隔墙有烟,就可以推测有火,一个人所接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人类知识都是间

100、三个标准:证实一个事实的存在,有三个标准:即现量、比量和圣教量。(1)现量:就是指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2)比量:例如隔墙有烟,就可以推测有火,一个人所接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人类知识都是间接得到的。(3)圣教量:通过圣教传来讲宇宙人生真理的就叫圣教量。这些真理都是圣人亲身体验得来的,只要我们接受他所讲的真理,并且亲自去求证,同样也可以成为圣人。

101、佛法一乘经在佛经里只有三部:《华严经》、(法华经》、《梵网经》。一乘佛法就是指成佛的大法。

102、三公九卿:寺在古代中国是国家办事机构,由皇帝亲自掌管的才叫寺。寺里面的长官叫卿。皇帝下面直接归他管的一共有九个寺,因此叫九卿,比如过去管外交的寺就叫鸿胪寺。公是皇帝的谋士,现在叫资政,顾问。过去皇帝有三个国策顾问。寺,还有继续不断的意思。佛教的寺是教学机构,早年主要是从事译经和解释经典的工作。三宝依寺而兴。有庙无道,不能兴教。道法赖化。

103、三贤位:指证到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位。

104、三大阿僧祗劫:这是指凡夫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起要证到佛果,需要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第一个大阿僧祗劫证得三贤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位;第二个阿僧祗劫证十地的七地,即从初地证到七地。第三个阿僧祗劫证后三个位次,即八、九、十地。等觉以上不算,圆教十住的初住以前不算。也不算十信位的。

105、佛教规矩三要素:第一、恭敬的(意)。第二、庄严的(身);第三、谨慎的(口)。这三者表示身口意清净,它可以摄心一处,自然而然可以循规蹈矩,使佛门更能令众生崇敬与归向。

106、修行的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ku:剖开)其正法,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107、回向的内容有三种:①回自向他:凡作一切功德、悉当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②回因向果:将自己日夜所念的佛号和每日课诵。为众生回向往生极乐净土。③回事向理:从理论上认识,所作的一切功德,即因缘所生法。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佛说功德,即非功德,是名功德。

108、三门殿:又称山门,三门之意是指中间的空门、右边的无作门及左边的无相门。

(1)空门:一表诸法(所有事物)缘起性空的道理,无一是究竟、真实永固的。从物质方面来说,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因缘和合,有成、住、坏、空。从身命来说,由物质和精神构成,身体有生、老、病、死,缘尽便灭。至于精神方面,我们起心动念,有生、住、异、灭。无一物是常存的,所以叫做空。空门又称解脱门,因为进入寺院,内心清净,便没有任何挂碍所以叫解脱。佛门所说的空,不是没有的意思,也不是入空门就是连人都不做的意思,而是要我们提高认识的层次,明白诸法皆是空相,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世间的一切事物及自己身体、人际关系等,都不要执著和追求,因为执著追求就会产生很多烦恼,不断造业,难脱生死。所以说性空。

(2)无作门:在空门的右边。表示既然明白了性空的道理,人我之间处之泰然,而不造作恶业(诸恶莫做),专心以佛法为目标,努力作佛事(众善奉行)。无作者,无受果报,生死轮回自得解脱。

(3)无相门:在空门的左边。表示无四相存在,即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表示摆脱世俗的有为法,了知四大五蕴皆空,再无我他相分别,悟入涅槃寂静。得无相者自在。

一般大丛林通常只开旁边的小门,很少打开中间的大门,只有诸山长老、大和尚或是大护法法莅(li)临,才打开中间门迎接。

109、大雄宝殿之大雄的三方面含义:智、仁、勇。智是自利、自觉(自己觉悟);仁是利他、觉他;勇是大无畏的精神。佛陀用自己觉悟乃至成佛的道理去普渡众生,释迦牟尼是“能仁寂灭”的意思,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仁勇的表现。大雄宝殿内一般按照不同的信仰供奉不同的三圣,如下。

110、东方三圣:即东方药师琉璃世界三圣。中间是药师佛,左边是日光遍照菩萨,右边是月光遍照菩萨。

111、西方三圣:即西方极乐世界三圣。中间阿弥陀佛,左边观世音菩萨,右边大势至菩萨。

112、娑婆三圣:即我们身居的这个世界三圣。中间释迦牟尼佛,左边观世音菩萨,右边地藏王菩萨。

113、三方三圣:又称三方佛(东方、西方、娑婆世界三圣)。中间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教主。左边药师佛,东方净琉璃国教主。右边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

114、华严三圣:即华藏世界三圣。中间毗卢遮那佛,左边文殊师利菩萨,右边普贤菩萨。

115、一佛二弟子:中间释迦牟尼佛,左边迦叶尊者(苦行第一),右边阿难尊者(多闻第一)。

116、五方佛(如来):中间大日如来(身呈白色,住智拳印),东方阿閦如来(身呈现黄色,左手握拳,右手下垂地),西方阿弥陀佛(身呈金色,住三摩地印),北方不空成就如来(身呈金色,左拳当脐,右手舒五指当胸),南方宝生如来(身呈金色,左手握拳,右手向外结施愿印)。

117、愿消三障诸烦恼的三障是指:惑障、业障、和报障。

118、三际心:即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心都不可得。际表示很快,一刹那,如露亦如电。

119、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120、对治风、痰、冷的三治法:《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曾为比丘说风、痰、冷三大患;此三大患有三种良药可医治,即:风患者,苏及苏所作饭食为良药;痰患者,蜜及蜜所作饭食为良药;若冷患者,油及油所作饭食为良药。(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