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体、位、用诸方面分别观之,还是就一而论三,就三而论一,十界都是互具的,体、位、用三者又是互即而为非一非异的关系。所谓“互具”,即是相互具足、相互涵融,“一一法界,皆具十界”, 也就是每一法界均具足其余九种法界,如是一一互具,构成百法界。任何一种法界都与其它法界相互依存,不可脱离其它而单独存在,同时对于某一法界中的众生而言,该种法界并不必然是其永久居留之所,而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其次,十法界互具而有百法界,百法界各具十如即有百界千如,百界千如所体现的正是细致周密的诸法实相。智顗云:“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游心法界者,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十如是的提法最早见于《法华经·方便品》,经文云: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而对于十如是内涵的阐述和发挥,则见于智顗的《法华玄义》及《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指出: 相以据外,览而可别,名为相;性以据内,自分不改,名为性;主质名为体;功能为力;构造为作;习因为因;助因为缘;习果为果;报果为报;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所归趣处为究竟等。 意思是说,表相是个体(事物)自身呈现的差别性;性为差别性之表象的内在依据或本质;体为表象所藉以呈现的质料或实体;力为实体的功能,是作为潜在的可能性而存在的;作是其功能的实现,也就是力的实际施用;因为导致结果的原因;缘为原因的条件;果为原因的结果;报是结果的结果,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作为原因的结果的进一步合理延伸;本末究竟等,是说从相之“本”到报之“末”皆为究竟平等一如。 通过对囊括世间一切诸法可能具有的存在相状的“十如是”的阐述和发挥,智者大师向我们阐明了一切个体(事物)自体存在的现实依据,以及存在过程中与一切其他个体及其所依存之各种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阐明了一切世界现象的普遍联系、交互涉入、圆融无碍。 第三、百界千如只是一种世间里诸法的存在状态,而《大智度论》卷四十七云:“世间有三种,一者五阴世间,二者众生世间,三者国土世间。”其中:(1)、五阴世间,又名五众世间,五阴系指色、受、想、行、识五法,是构成人的五种要素,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各为五阴世间;(2)、众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即正报的有情世间,依五阴而成立,假五阴和合而成众生,上自佛界,下至地狱,各各差别;(3)、国土世间,又名器世间,是指众生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等境域,即依有情的增上力而生风轮,再由业力而起大云雨于风轮之上结成水轮,再由业力生起大风而击水,使上部凝结而现金轮,由以上三轮为地盘而现成山河大地,构成世界的现象,属依报,又称器世间。三种世间各各具有千如,便成为三千性相。按照智顗的理解,“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三千种法同为众生“介尔”一念心所具足,三千诸法与介尔一心无内外前后之别,不纵不横,不离不散,刹那一念,即三千具足。 《摩诃止观》卷五说: 心与缘合,则三种世间,三千性相,皆从心起。一性虽少而不无,无明虽多而不有,指一为多,多非多,指多为一,一非少,故名此心为不可思议。一即一切(假观),一切即一(空观),非一非一切(中道观),遍历一切,皆是不可思议境。也就是说,三千世间只是方便立名,任举一物,任指一法,皆具三千。这种无内无外的体一互融,即是三谛圆融的状态,也是究竟实相。 三、性具思想的历史演进: 就智顗所创原始天台来看,其性具说乃出自《大品般若经》 “一切法趣一切法”、《金光明经》 “一切法含摄一切法”及《维摩经》“须弥介子相入”等诸说。其思想核心应属具性说,如《观音玄义》卷下云: 今观十法界众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种性相本末究竟等。十法界交互,即有百法界千种性相,冥伏在心,虽不现前宛然具足。 以上所说千如“冥伏在心”不现前,应属具性说见解。智顗创始的性具说,主张在一法中,有可能潜在一切法之性。“性”,在智顗看来,仅指众生之心体而非佛之体性,佛之体性仍然是真如理体,亦即正因佛性。 湛然则除继承智顗所论外,以“真修缘修不二”及“一念心性真如”的本体论命题,力图将性恶落实于性体;至宋代,在与“山外派”的论战中,知礼重新诠释了真如随缘命题,以“理毒性恶”的极端命题将“恶”安置于“性体”上,最终使天台心性论从本体上达到了心体(一念心)与理体的真正合一。 天台性具或性恶说,乃智顗生前所创始,但是智顗早年揭示的性具说,重在阐述《法华玄义》的十界互具、《摩诃止观》不思议的心具或《观音玄义》的性恶说等重要理论,因此智顗自始并未将性具说当作是天台教学的第一原理,予以明示及推崇。一直到湛然方才将性具说抑或称为性恶说作为天台教学的第一原理,并予以特别尊崇。湛然所主张的天台性具说指出,不论事理、色心等一切诸法,皆本具三千世间,其中所诠示的事理或色心等,不得设定总别、能所、前后、上下等差别,旨在阐示一切法的圆融无差。因此,其性具思想的侧重点应在具相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于性恶和实恶关系的阐明以及对离恶问题的重视,他指出以达恶为善也必须离恶。如《华严经》中婆须密多得菩萨离欲际法门,能化所化皆因欲而得离欲。说明六蔽和法性,其体不二,终成绝待,无蔽无性,亦无起息。通达了这层意思,就能但观贪欲即是法性,而得性空和相空。这明确显示了修观能息六蔽,使之转而为智,因而有破恶和达性的功能。 知礼在继承湛然“学者纵知内心具三千法,不知我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尔。”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具有各具、互具二义的观点。认为,性具是说诸法同一真常不变之性,此真常不变之性随缘变造诸法。色心依正、生佛刹尘、一切诸法,既同一性,因此随举一法,无不当处具足三千。又诸法各具三千,实由同一圆融体性,因此三千诸法,从本以来互具互摄。这样,性具的内容一面是诸法各具三千,一面是诸法互具互融,两者是互相关联的。 可见,知礼由性具而论心变心造,以及阐释理事三千各有总别、妄具三千、色具三千等,其根本理论都与性具的各具和互具二义有关。这些论点是知礼中兴台教与山外学派以及与贤首等宗论争的主要方面,也是他对于性具学说的发扬。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