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家辨证法与黑格尔辨证法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人类思想的进步,最大的推动力量在于人类自身发现了良好的思维方法,而在思维方法上从形而上学到辩证法的过渡,则是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一次飞跃,人类文化因此呈现出全新的气象,东、西方的两大集成哲学——佛教哲学与黑格尔哲学更是光彩夺目、气象万千,将它们推向辉煌的根本动力正是它们各自独具的辨证思维方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一切存在很自然地成为人类思维的共同对象,因而在思维的方法和结果上也就不乏相似、相通之处,而地理位置、社会背景的不同又使得东、西两半球在文化传统和思维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种辩证法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两大辩证法之间的异同以及各自的侧重和归向,以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东西方文化之间客观存在着的相同和差异之处的理解和认识。

一、 佛家辩证法

佛教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小乘到大乘、从大乘空宗到大乘有宗的逐步前进的轨迹,而辨证思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贯彻始终,正如吕澂先生所说:“佛家的思想方法一开头就带着辨证色彩,并且后来还逐渐发达,而始终就很远地走在西洋人思想的前面,这是稍微留意佛家学说的人,都会那样感觉的。”吕先生认为:“原始的佛学里含有辨证意味,为后来的思想向这一方面开展的根据就有三点:其一是分别说,这反对一向的即片面的看法,而和现象的随时变化相应,其次是中道说,这反对偏执一端的看法,而和现象的相对性相应。最后是缘起说,这反对孤立的看法,而和现象的互相依待、增上相应。这些都具备辨证的意味,到了发达以后,就成功为佛学的完全辩证法。”吕先生的分析是从佛教史发展的角度循序渐进的,这样的叙述清晰明了,便于稽考。而本文却只想从佛教哲学的总体理论上对佛家辩证法有所把握。

我认为,佛家辩证法实际上就是“空”的辩证法,佛家辨证史乃至整个佛教哲学史可以说就是“空观” 思维的发展史,三藏十二部所有的论述都是围绕着“空”进行和展开的。

“空”的异名很多,包括真如、佛性、般若、涅槃、中道、不二法门、圆融无碍、自性清净心、圆成实自性等等,“空”的内涵也很广泛,据黄心川先生分析,在阐述“诸法皆空”的专著《般若经》中,“空”的涵义大致有下列六种:“(1)对实体的否定(‘无自性’);(2)对固定观念的否认(‘离有无边见’);(3)表示缘起相接的世界(‘融通自在宇宙实相’);(4)表示中道实相的境界(‘非有非无之中道’);(5)一心的本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自性清净心’);(6)在宗教解脱中的亲证原理(‘无所得’)”我理解黄先生概括的这六个方面,其实就是“空”在本体论(目的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上的不同表现,这三个方面是有联系的,对本体论(目的论)的追求,同时是认识过程,也是实践过程,认识和实践的共同参与,促成了目标的实现。

对于“空”的理解,在佛教内部是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完善过程的。最初,小乘人针对现实世界“一切无常,皆假非真,乐少苦多”,提出“空”的内涵就是“寂灭为乐”,也就是《杂阿含经》卷十八所说的:“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发展至大乘,“空”的内涵才不断丰富和完满起来。大乘认为,“空”的任务在于否定并纠正客观现存的一切价值判断,而不是离开现实世界而另外去建立一个脱离现实世界而存在的新的世外桃源,“空”就是主观与客观的泯灭,它没有任何性质或规定的内容,是世俗的理智或科学思维所不能及的存在。华严宗指出,在这个“空”的世界里,“一多相摄,重重无尽”,有着无限的空间、无尽无穷的广阔天地。融通自在的宇宙实相、非有非无的中道理体、无所执著所生之自性清净心,构成了“空”的丰满内涵。

在认识“空”的过程中,佛家提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的论断。这就是说,宇宙间森罗万象,一切事物的生灭变化,都是在普遍联系中相互为因(主要条件)相互为缘(辅助条件),“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离开这种普遍联系而独立存在的事物,所以一切存在都应归于 “空”。作为一种认知方法,“空”主要是“遮遣”,即否定的。“空”是一个对“有”(存在)的否定性概念,它的同义词有“八不”的“不”、“非有”的“非”等。“八不”说是中观的主要论证方法,所谓八不就是不生、不灭(从实体方面说),不常、不断(从时间方面说),不一、不异(从空间方面说),不来、不去(从运动方面说)。在龙树看来,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这四对范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范畴,也是我们认识之所以成立的根据,因为我们主观上的一切认识及整个客观世界都是一种相对的实在,所以必须对它们进行彻底的否定(“不”),才能显示出绝对的实在或空性的真理,但是人们在破除了对存在的执著之后,切不可妄执这个作为方便手段的否定为事物的真实本质,护法在《广百论释论》卷六中明确指出“又此空言,是遮非表,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金刚经》所谓“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目的正是要阐明佛法的根本旨趣在于去除众生心理上存在的执著。“空”的这一否定原则,在唯识宗表现为“三自性”之间的关系,“三自性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是依他而起的、非实在的,但是众生遍计妄执为绝对的实在,因而只有通过否定这种遍计妄执,才能认识到“圆成实自性”,从而将依他起的一切现象统一于圆成实的本质世界之中。

认识不是目的,它只是达到目的一个环节,空的意义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和体现。佛教重实践、重主体生命升进的宗教性格,注定了它所说的“空”必然是行于实践而成于实践的。“空”在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是本质与现象、一般与个别、同一与差异、相对与绝对、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等若干对立范畴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解决这些矛盾范畴的关系问题上,大乘各宗采取的大多是圆融、统一对立范畴的办法。中观派主张“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在他们看来,涅槃与世间原是一纸表里的东西,它们之所以有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无明的结果,如果消除了无明,否定了虚妄不实的相对世界,也就进入了涅槃(“空”的世界)。禅宗提倡“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把迷悟的根本归于一心而非所居住的外部环境,表明了禅宗的宗旨和性格。在诸多宗派中,华严宗是揭示诸多范畴之间内在的关联最圆满、最全面的宗派,通过对有关范畴的意义和内容的剖析,指出:本体是真,现象是假,同时本体和现象相即相入,现象和现象又圆融无碍。同时,华严宗人还愈来愈强调本体就是“真心”,而真心就存在于众生心中,现象与本体的关系、现象与现象的的关系都在众生心中解决,一切随心所变。法藏在《华严金师子章》中概括出“十玄”、“六相”说作为他对华严辩证法的理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