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得好报”,一个好心人不是一天成就的,需要日积月累,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面对汹涌的河水,不是想得到多少的报酬,而是想尽办法如何去救人,善心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利益的驱使。日常里我们想得到好的果报,就要广布善因,老船工不是因为救自己的儿子而去摆渡,我们广行善因,也不是仅仅为自己得到好的果报,以帮助他人为常事,在利人的同时,自然利己,最起码当我们有困难时,会伸出无数援助我们的手。按常理,在那样一个环境里,正是船工多索要船钱的“良机”,即便将医生冒危险渡到对岸,也不成其为善,充其量是等价交换,当我们帮助他人时,再获取他人的回报,善行就会被大打折扣;在那样一个黑夜里,医生有一万个理由不去治病,病人死了也与医生无关,要抱怨,只有抱怨恶劣的天气,但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在这位医生的眼里只有病人,环境再恶劣也不会阻挡他救人的愿望。我们行善事,就不必给自己找什么借口,只要有行善的愿望,任何环境、任何人都不会影响我们去施善助人,我们心里只有助人的愿望,就不必计较环境的优劣、对象的男女老少。只有把行善助人与自己的行动完美结合起来,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善心总在运作着。船工为救自己的儿子而冒险,医生知道是船工儿子患病而找船工摆渡,这样的基础,就如同我们行善只为自己得福报、佛菩萨理所应当保佑自己的想法是一样的,这样的条件很难满足“无缘同体”的定义,也很难满足“功德”的定义,虽属应该,但不究竟。只有在无私自觉的心态下、只有满足“三轮体空”的条件,我们的行善助人,才更容易接近“功德”。 面对凶险的环境,船工退缩了,医生止步了,我想不仅丢掉了一条生命,他们在人们心目中失去的东西会更多。我们行善助人,有了退缩心、止步想,我想失掉不仅仅是善报,更是我们的菩提种子。 我亦凡夫,船工的故事包含着许多因果道理,可能会被人视为某种巧合,但其中蕴涵着必然的因素,船工与医生长年累月助人为乐之心,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船工与医生经年累日养成救苦救难之心,成就无私奉献的行为,而其圆满的结局,也许真是机缘巧合吧。 末学和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