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历程当中,我们首先会经过一种“离执禅定”的阶段。何谓“离执禅定”?譬如平常走在街上,男的、女的、大人、小孩,这个小孩读国小,那个念国中,都很清楚,历历在目;当进入禅的第一阶段以后,走在街上,虽然人很多,感觉好像没有人,好像一个人独行独步,也就是说外在的一切客观的因子,已经不能对他形成干扰,他已经有部分自由自在了,这姑称为“离执禅定”。 2. 断命根──法无我、人无我 像这样外境不能干扰,过去疑心多,烦恼重重,凡是别人的存在,对我都不好,后来外境对我不发生关联,不影响内心的安祥,但是偶然自己心里会出毛病,忽然间想起陈年烂帐;例如:某某人对我不起,他怎么这样?明天我调到这个单位跟他同事,我和这个人同事真倒楣,他整不整我呢?我还是先下手为强吧!……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人到达“离执禅定”,认为已经了毕大事,那是“得少为足”,其实事情还多着呢!这时还要继续反省,要把命根断掉,要把我执整个拔掉。 “去执禅定”,要先反省你一生中最执著的是什么?有的是浅执,如爱打打小牌、喜欢喝红标米酒等。有的是深执,如仇恨、贪恋等,是从过去世所带来的很深的病根。当你反省忏悔,用你最深的理智观察,彻底见到本来面目以后,把这些执著逐一地扬弃,把病根都拔掉,就是“去执”。 3. 桶底脱落──归无所得 拔掉执著的病根,必须在“定”中才行;拔掉了执著,就是“无执禅定”──再没有执著了。没有执著,就是大解脱,禅宗有一个术语叫做“桶底脱落”,挑水的两个桶底都掉了,你想桶中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了,岂不轻松! 如果以为“桶底脱落”就是心里什么都不要装,那你便上当了。如果桶里什么都不装,桶底是不会脱落的。拿两个空桶,桶底会自己脱落吗?那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拼命地装,要读《指月录》、《五灯会元》、《碧岩集》、《圜悟心要》,要把《六祖坛经》看得滚瓜烂熟,把每个大禅师得道的机缘都记得;然后你分析其中的道理,分析再分析,物极必反,穷理至极处,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出现。所以修行的最大目标就是“无执禅定”,就是“出牢关”,就是到达“大解脱的境地”。 而修行最大的障碍,一个是“我执”,一个是“法执”。认为有个道理,这个道理颠扑不破;认为有个我,怎么会没有我呢?其实,你自以为的我,也只是接近电脑而已。而电脑只会处理资料,填装了物理的资料,你问它化学问题,它不能答复;填了土木工程的资料,问它平面设计,它也不答复。同样地,为什么要把类似电脑的我当作自己呢?如果真正去掉自我,我、法二执都去掉,法无我、人无我,能做到这,就必须要能桶底脱落。桶底脱落以后,还有什么东西呢?我想是没有了,而且再也装不进了。 真正到了桶底脱落的境界,你就知道“自他不二”、“生佛平等”,众生和布大的确平等。何以平等?你慢慢研究,就可以发现,毫无疑问。但是基本的要先了解,然后你再上路开始修行,若没有真“正见”,你努力修行都是错的。你没有看清道路,乱走一通,要到台北,结果反而到了高雄,所以首先要有“正见”。 四、禅稗 什么是禅稗呢?稻田里有稗子。稗子为什么会跟稻秧在一起呢?因为它看起来很像稻子;为什么要拔掉?因为它越长大越不像稻子。禅稗,就是说有些东西好像是禅,实际上并不是禅,它只对禅形成干扰,犹如营养被吸收,形成一种破坏。禅的园地也有稗子,那是什么呢? 口头禅──有些人讲禅,讲得天花乱坠,胡盖一通,盖得比过去的禅师都高明,但是心里有没有禅呢?一点都没有!禅有正受啊,他有没有真正的受用?没有!他连正见都没有。 文字禅──文章写得头头是道,但是从未尝到禅的真正法味。当初我还抱着很大的希望,看到有些教授、博士们,写了很多禅的著作,我想禅的法脉没有中断,禅宗大有人在;当我一翻阅,我很难过,都是些什么呢?观念游戏,都是文字禅。写来文字通顺,起承转合恰到好处,也很生动,但是除了这个公案、那个公案、马祖说什么、百丈说什么,就没有他自己的话了;更糟的是错会、曲解了很多原意。诸如此类,除了文字以外,没有真实的受用,也没有真正的见解,只是辞汇的排列组合,只是一种观念的游戏。 野狐禅──有一天百丈上堂说法,一个老头子出来对他说:“当初我当方丈时,有人问我‘修行很好的人,还落不落因果呢?’我回答说‘不落因果。’结果投胎变成狐狸,当了五百年的野狐,现在请您下一转语,我就可以解脱了。”百丈说:“你问我。”他就问:“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答:“不昧因果。”那个老头说:“好,谢谢禅师!我已经解脱了,我在后山的山洞里,请您把我火葬了吧!”于是百丈就率领徒弟,到山洞里依亡僧例,把这只野狐火葬了。这是一个故事,也是一则公案。它的事实如何,我们不去推敲,它的含意告诉我们,不可以拿主观的、常识的、自作聪明的概念来解释禅,也就是古人说的“在黑山鬼窟里作活计”──依靠思索,就认为这是真理。真理必须靠实证,靠思索随便乱解释,是有过的。 葛藤禅──自己不参,也不观心,也不去研究,只把古人的公案说来说去,无事生非,好像藤子缠到树上纠缠不清,这类人也很多。一天到晚写葛藤禅,写完以后,还评唱一番,效颦古人;他不评还好,一评的话,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古人上堂全提正令,不容许你再解释什么,你不管怎么解释都是错误的。要听道理,找禅师干什么?禅师是不讲道理的,而你把他的话用理论解释,显然是大错特错。 还有很多人,一辈子拼命把公案拿来解──“什么是佛法?庭前柏树子。”“佛法”和“柏树子”有什么关联呀?拼了一辈子去解,解来解去解不开,纵使解开了,也徒见白费力气。古人说这叫“锯解秤锤”──秤锤表面是铁,里头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费了很大的劲,锯坏了很多锯子,锯开了以后,才知道是表里如一──外面是这个,里面也是这个内涵,也可以说没有内涵,因为内涵就是外在,所以葛藤禅也很愚昧。 总而言之,我们学禅不要交错了朋友。交上了文字禅,作了一辈子文章,结果既造孽又毁谤正法;也不要搞野狐禅,禅不是靠思索证得的。 五、禅者的心怀 很多学禅的人很枯槁,《指月录》有一段:一个老太婆供养了一个法师,盖了一个茅庵供养他,修行了好几年,要考察他到底如何?就叫个丫环,化妆得很漂亮去搂抱他一下,他说:“四季不知春,三冬无暖气。”这老太婆一听,马上把他赶走了,她说:“我好好的粥饭供养了你这个蠢汉、傻瓜!”各位去参,这段很有意思。也就是说一个禅者,他不是冷漠的,而是热情炽然而迥超无我;非常有热情,但是热情都是对着众生,丝毫不为自己。《楞严经》讲“如幻三摩地,弹指超无学”,在刹那间就超过阿罗汉。踏上“无执禅定”,就是“如幻三摩地”,如果能够做到外境对你不干扰了,那已经强过阿罗汉;阿罗汉是圣人,是断惑了的,所以禅是至高无上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