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悟有深浅 禅是生命之学,因此,禅的悟,便是生命的觉醒。你以假为真,认贼为子,你把无常当作永恒,把虚伪当作真实,虽然你有价值标准,但那是自我意识,用自我意识所形成的主观的价值标准衡量一切,发现一切都不能使你称心满意,你会活得很苦。只有悟了以后,生命才会觉醒,也才能过觉醒的生活。 所谓生命的觉醒,借用庄子的一句话,就是“大清明”;借用孔子在《易经系辞》上讲的“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也就是王阳明讲的“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人到这个境界,不是佛是什么? 不过,悟不是各位所笼统讲的,一“悟”便“了”,说“顿悟,马上成佛”,没这回事!悟了以后,事情还很多。开悟前,就好比你在掘一口深水井,没有悟以前,你在这儿挖、那儿挖,没有挖对地方而挖到石头,吃力不讨好,这叫“前方便”。 真正的悟有几种,一个是“理悟”:从道理入,研究道理,也可以大悟。理悟就是正见。禅的根本结构有两个,犹如禅有两个翅膀,你若具备这两个翅膀,就可以起飞了,若是只有一个翅膀的话,恐怕不管用!你若有这个翅膀,那个翅膀也慢慢会长出来。这两个翅膀,一个是正见,一个是正受。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见解层次很多,如因果不爽、菩萨畏因,是正见的一个层面;“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也是正见的一个层面;而正见的最究竟处,是见性。不见性,不能成佛,所以正见的最高层面是见性。 有的人只有正见,好比只得半橛。另外有的人只得正受,得正受就保任,他不知道“回头转脑”,他不知道“反身而诚、由诚而明”,也是只得半橛。什么是正受?正受就是正确的感受、真正的受用。有的人得了真正的受用,对人没有方便,也等于是自了,一个人能够自了也很不错。《指月录》中一个法师说:“老僧四十年才打成一片”,意思是说他下了四十年功夫,才得到圆满正受。 人有了正见以后修行,要比得正受更可贵,这话怎么讲?因为人总是“由认识指导行为”,整个人生总是受思想支配的。假如行为不受认识的指导,他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低级的,没有正见,一切修行都是盲行妄作,犹如盲人骑瞎马,瞎子去爬山,很危险。所以正见在佛教来讲,是极为可贵的,布大讲“八正道”,也首先提出正见。 而正受也很难得,修正受的人,以诚、以反省可以得到。念《金刚经》念得很诚,反省很彻底,他会很快得正受;可惜由于不自觉,往往当面蹉过,但是得到正见并不容易。就普通根器来说,常常打成两橛,有的先有正见,然后有正受;有的先有正受,然后才得正见。真正的上根大器,他一悟之下,正见、正受都有了,不二法门哪里分什么正见、正受?一切具备。为什么一切具备?因为他到了“实际理地”,到了“实际理地”当然就享受到“本地风光”啦!“实际理地”就是“理的极点”,就是“正见”,而“本地风光”就是“正受”。 人为什么要得正见才能解脱呢?所谓凡圣的区分,只在于“惑”与“断惑”。从早到晚,对任何事只要一留心,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不知道的太多了。活了这么大,做了很多事,做完了以后,常常后悔说:“这件事做错了,若不这样做,若那样做更好。”所以我们还在惶惑,生活在惶惑之中。真正的圣人,是断惑的。得正见,就可断惑,就是智者。而智者不惑,他已经不再惶惑,他的心只有光明,寂然不动,光明寂照。 顿悟的人是极少极少的,至于《指月录》、《五灯会元》上讲的“大悟三次,小悟数十次”,那不算悟,那是有所会心,有所领会而已。 禅的悟,在座的各位人人有份。到了悟的时候,就不再有妄想。开悟以后,就完成了生命的觉醒,也把捉到生命的永恒,他的人生是个胜利的人生,因为他打了一次彻头彻尾的胜仗,一劳永逸的收获;所以悟是可贵的。 悟,并非不可能,只能说难。各位想悟的人都能悟,“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只有开悟,我们的人生才不是醉生梦死;只有开悟,才不会最可悲最彻底地把真实的自我埋没。 (二) 悟后起修──言所悟、行所言 修行,并不是悟了以后,就没事可做了,“大事了毕”不是这样解释。你原来的修,是前方便,并没有上路。譬如说要登山,你不要以为准备行囊、鞋子、包裹、口粮、水壶、爬山工具等,就算爬山了,这个只是爬山的准备而已。等你悟了,得了正见,才是真正的上路,才是真正的修行。 修行并不含神秘色彩,修行只是不断地修正想念、行为。用什么标准修正呢?就是言所悟──我领悟了什么,就说什么;而行所言──我说什么,就做什么;这才是完整的人格。 开悟了以后为什么要修行?若不修行,就变成了知行分离。而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简单地说:“修行者,修正不正确的想念、行为之谓也。”不断地修正想念、行为,使不合法的变成合法。如果所想、所行都合法,久而久之,就完成真理人格化的熔铸,生命的再造。得到了法的人格化的完成,就得到了法身。何以称为“法身”?法的人格化,整个生命的内涵都是法,没有自我、没有欲望、没有对立。既然他是法的人格化,当然他的身体就叫做“法身”,所以佛、菩萨都有“法身”。“法身”就是“金刚不坏身”,就是“永恒的生命”,就是尽此一报身(尽此一世)就完成生命永恒的把捉,就是胜利成功者。 如果各位能够理解我所讲的,那么对外道稀奇古怪那一套,就不再迷惑,因为真理是一般的、普遍的,不是特殊的。你若执著那些稀奇古怪的外道,不但不是真理,反而大背真理。 (三) 修的历程 1. 离粗执──离我执、离法执 修行必须很诚心地反省,很热衷地念念不忘一件事,就是“什么是原来的自我?”父母未生我以前,如果没有我,那我就是虚幻的、无中生有的,不值得修行;如果生命是永恒的,是布大讲的“常、乐、我、净”,那么父母没有生我以前,我的生命是什么?今天我知道这、知道那,是因为我们学的不同,学历不同,专长就不同,每个人生活背景、遗传因子不同,他的性格就不同,这都是生下来以后的事。没有加这些因素以前又是什么?真实的必定是原本的,把原本没有的东西抽出来以后,看剩下不可抽的是个什么?各位念念不忘地作这个功夫,将会感觉很有趣味,也有理路可循,并不是盲目、颟顸,也不是笼统的。常常把原来没有的东西摆脱、甩掉,久而久之,原来没有的都拿掉了,看剩下的是什么?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是法的人格化的熔铸。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