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多是从行为上讲恶,佛教同时也相当注重从内心里抑恶。佛经上讲,“心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恶,即行即施……。心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善,即行即为,受其善报,如影随行。”甚至提出了“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的命题,由引可以看出佛教对心理抑恶的重视。在五位百法中的心所法中,有六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在随烦恼中有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骄、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以上这些内容大多数都是针对内心来讲的。 总之,佛教道德要求众生“多做善事情,多说慈善的话,多想慈善的行为”。 三、佛教道德主线——平等、忍辱、诚实、精进 佛教道德在以普度众生为宗旨和以善为基础的前提下,有几条主线始终贯穿于整个道德体系的全部内涵之中,并起着纲领和支撑的作用,这就是平等、忍辱、诚实、精进。 (一)平等 呈徵在《清静毗尼方广经讲要》中指出,“平等者为一切佛法之根本,一切学行简言之,致平等而已矣。”佛教的创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当时印度社会的不平等,而试想建立一种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因此,在整个佛教义理中充满了对平等的特别关注和重视。 佛教认为,从法性上讲,众生都是由四大、五蕴和合而成,都具有无常的特性,而没有任何例外,这是平等的基础的基础。释迦牟尼曾经讲,“过去与未来,及以今现在,无有诸众生,不归无常者。如来天人尊,金刚身坚固,犹不免无常,而况余人。”而从佛性上讲,众生人人皆具佛性,《坛经》上讲:“假如能够清楚地认识众生,就是佛性,假如不能清楚地认识众生,那就万劫觅佛也难遇。我现在教你们认识自己心中的众生,并见自己心中的佛性。要想见佛,只在能够认识众生;因为只是众生迷了自性佛,不是佛迷众生。自己的心性如果了悟,众生亦就是佛;自己心性如果迷失,佛亦就是众生。自性若是平等,众生就是佛;自性若是邪险,佛就是众生。你们的心里如果险曲不正,就等于佛在众生中;如果一念平等正直,就等于众生成了佛。我们自己心中本来就有佛,这自性佛才是真佛。自己倘若没有佛心,更到何处去觅真佛呢?” 佛教的平等,除法性和佛性以外,还反映出普遍意义上的因果平等,这就使佛教的平等观具有更加彻底的意义。佛经上讲,“众生与佛心法性同,由生性而说因同,及至佛所证心法而说果同。又由因同故谓众生皆有佛性,由果同故谓涅般木一味等味。”所以,“因果平等无有差别”。这样,“佛教以依怙心为信仰、修行目的,再与所依怙佛达到平等地位,解脱成佛。佛与弟子为师徒关系、先觉与后觉关系;……理论上,佛教认为能依怙的众生与所依怙的佛,体性平等、唯是一心、自他不二、生佛不二、心佛不二。”特别是在众生的解脱上,佛教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得到解脱。不但各种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各阶层(国王、大臣、贵族、平民、甚至妓女等),以至于天师外道、恶人等,都可以通过对佛教的信仰、修行而获解脱。同时,佛与佛之间也是平等的关系,一佛即诸佛,诸佛即一佛,佛佛相照无有主次。《维摩诘经》上对此讲得十分清楚,佛陀当时对阿难讲,“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神性,成定智慧、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 佛教还从各个具体的不同角度要求众生,“积集一切功德平等心,发一切差别愿平等心,于一切众生身平等心,于一切众生业报平等心,于一切法平等心,于一切净秽国土平等心,于一切众生解脱平等心,于一切行无所分别平等心,于一切佛力无畏平等心,于一切如来智慧平等心。” 从以上可以看出,佛教的平等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由于佛教平等观的统摄作用,因此,众生在世间的日常活动中,也就不应有高下、大小、贵贱、贫富、荣辱之分,正如佛经上所讲,“观诸众生,如一子想。”“六道众生,皆我父母。”都应亲如一家,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相敬如宾、同修法门、共获涅般木。 (二)忍辱 《六度集经》上讲,“忍不可忍者,万福之源。”佛教将忍辱看成是修行者必须具备的美德和必须加以完成的一种修行方法。众生如果不能忍辱,也就不可能发慈悲善心,更不可能圆融和合。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具备忍辱之心是信仰佛教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因此,佛教在其清规戒律和教义中规定了许多有关忍辱的内容,并要求众生要达到“难忍能忍”的境界。 具体讲,佛教要求众生“乐修忍辱,是人常得颜色和悦,好乐喜戏,人见欢喜,现之无厌,于受化者,心不念著。智人见怨,以恶来加,当发善愿:愿彼怨者,未来之世,为我父母、兄弟、亲戚,莫于我所,生憎怨恨。”它还进一步要求,“若人形残,颜色丑恶,诸根不具,贪于财物,当知皆从嗔因缘得,我今云何不修忍辱?以是因缘,智者应当深修忍德。”佛经上还讲,“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人卑,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以上这些都充分表现出佛教自轻他重的利他忍辱精神。《华严经》上还详细列举了十种忍,即“所谓音声忍、顺忍、无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憨山大师醒世歌十分形象而又恰当地描述了佛教的忍辱观,现予以登录:“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份度时光;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麝为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种和气二陈汤;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悲欢离合朝朝闹,寿折穷通日日忙;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一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虽然歌中似乎包含了一些颓废的色彩,但仍不乏忍辱的劝导、警世的提醒、精彩的判断和深刻的哲理,若众生能照此行之,难免不会成为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 佛教不仅提倡忍辱,而且还指明怎样修忍辱。比如如果有人以恶意、恶事强加于自己,也决不能“以恶报恶”、“以怨报怨”、“以嗔报嗔”、“以打报打”、“以杀报杀”,而应以善意、善言、善事来回报他、感化他。要乐化怨仇、化时不厌。即使是在自己享受到安乐时,也不要轻视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更不要幸灾乐祸,这是忍的更高一层次的境界。佛教还特别从心理上引导众生怎样忍辱。如以人骂我是“畜牲”为例,畜字出时,牲字未出,牲字出时,畜字已灭。既然这两个字不可能同时出现,云何是骂?因此,就当那骂声是耳旁风就可以了,何必为此而生嗔呢?还应这样想,我这个色身是由“五蕴”和合而成,如果受、想、行、识四蕴不现,他就没有什么可骂的了;色蕴要全部显现出来,也得与“四蕴”和合才行,而这种和合,实际上是念念不停、迁流不止、杀那生灭的。因此,究竟是谁在受到骂呢?没有人受到骂。那个骂者,我们把他当作风气就行了。而风有内外二种,对于外风都不生嗔,云何于内而生嗔呢?世间的骂也有二种,一种为实再的,一种为虚假的。若他骂得实再,你应当受骂,就不应该生嗔;若他骂的是虚假的,那他骂的根本就与你无关,也不应生嗔。又如比你强大的人骂你,你不应生嗔,你若生嗔,或许他会夺你的命,这样由嗔造成的后果就更严重了。若比你弱的人骂你,你不应生嗔,因为他本来就不是你的对手,你若报复,有辱你自己。如果是此种小事都不能忍受,怎样能够调伏、摄合、团结众生呢?如果不种下忍辱的因缘,又怎样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