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论佛教道德体系及其主要内涵(4)

说到佛教道德的善,就不能不讲它的十善,这里略为介绍一下。 一是不 邪淫 。这是所有佛教徒都必须严格遵守的道德信条。即出家人不得自己直接或教唆他人与人或其他生类发生性关系;在家 居士 则不得与非婚他人发生性

说到佛教道德的善,就不能不讲它的十善,这里略为介绍一下。

一是不邪淫。这是所有佛教徒都必须严格遵守的道德信条。即出家人不得自己直接或教唆他人与人或其他生类发生性关系;在家居士则不得与非婚他人发生性关系。佛经上强调得很严厉:“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成其饭,经千百劫,只名热沙。”又讲,“你修三昧,本出尘劳,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二是不偷盗。主要是指不是自己的东西,不管采取什么方法都不能据为己有。即凡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管是采取牵挽系举藏、断坏破烧埋、坏色移他所、诳惑言词取都不可以。甚至还包括偷度官税,“勿赌博、勿闲荡,勿消费遗产而不事生产,勿乞求度日而不图立身”等,都属偷盗范围。

三是不杀生。指不能伤害任何有情生类。即不但佛教信众自己不能杀生,而且也不能指派或默许他人杀生;同时也不能直接劝导或派人劝导他人自杀;另外也不能为他人的自杀提供条件等。

四是不妄语。指不说谎、不作伪证。即没有获得的言获得,没有看见的言看见,没有听见的言听见,没有经历过的言经历过,不知道的言知道等。佛经上对此曾列出了十四方面的大妄语:自言念在身、正忆念、得戒等、不放逸、精进、得诸禅三昧、得八正受等、得十一道支、修习诸法蕴、有法比等智、见谛等天眼、得须陀洹等、说四果我成等。

五是不恶语。主要是指不起嗔心,不以恶毒、污秽的语言骂人。

六是不两舌。主要是指不挑拨离间、不搬弄是非、不东家长西家短,不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团结。

七是不绮语。主要是指不说淫荡、轻浮、污秽不堪和毫无意义的语言。

八是不贪欲。主要是指不非份贪取,不过份贪求,应知道少欲常乐。

九是不嗔恚。主要是指心平气和、不恼怒,退后一步自然宽。

十是不邪见。主要是指凡事应以智慧观察,作正思维,不要产生偏见。

如果我们将佛教十善的内容综合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止二行。《法界次第初门》讲,“十善有二种。一止二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善以顺理为义,息倒归真,故之顺理。止则息于重倒之恶,行则渐归胜道之善,故止行二种皆名为善。”这里的行实质上就是给众生乐,拨众生苦,也就是佛教的慈悲力;止则是为众生抑恶。佛经上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并进一步讲,“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而慈悲也有三种:一是众生缘慈悲,指针对众生所发之慈悲,此为凡夫的慈悲;二是法缘慈悲,指觉悟到诸法无我之理所起的慈悲,此为声闻、缘觉及初地以上菩萨的慈悲;三是无缘慈悲,为大慈悲,指离一切差别,心无所缘所产生的慈悲。虽然佛教的慈和悲各有其含义,但是二者的关系却是十分紧密的,要慈就必须悲,要悲就必然先慈。

在实践活动中,佛教的慈悲观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乐善好施上。布施的种类很多,但从布施的内容来看,主要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所谓才施,《优婆塞戒经》上是这样讲的,“储蓄钱财,决不是持宝,把钱财用作救人利他,才是真正的储宝。”并进一步讲,“破悭不吝,若好、若丑、若多、若苦、若少、牛、羊、象、马、房舍、卧具、树林、泉井、奴婢、仆使、水牛、驼、驴、车乘、辇舆、瓶、瓮、釜、镬、坐具、铜、铁、瓦器、衣服、璎珞、灯明、香花、扇、盖、帽、履、几、仗、绳、索、犁、耨、斧、凿、草、木、水、石,如是等物,称求者意,随所需与,是名财施。法施则是“教他人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为坏邪见,说于正法;能分别说实、说非等,四倒及不放逸等”。而无畏施则是指“若有众生怖畏者,狮子、虎、狼、水、火、盗、贼、菩萨见,能为救济”。释迦牟尼就是一个布施者的典范,他在前世曾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为了众生利益甚至可以献出其生命。

对任何人来讲,都有布施的能力,即使是最贫穷的人,也有可施之能。

“一切水草,无人不有,虽是国主,未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落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麦施于蚁子,亦得无量果报。天下极贫,谁当无此尘许麦耶?谁有一日食三揣麦,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丰,施于食者。”况且,天下之人,谁无身体,若有身体,则可以用自己的身体为别人去做福德的事情。总之,佛教认为布施虽是为别人,实则是为其自己。通过对他人的布施,布施者的心灵会得到升华,功德也会逐渐得到圆满,离获得佛果报也就会越来越近。

再从善的止的方面看,即善所要抑的恶方面看,因为佛教讲善必然会涉及到恶,其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佛教道德中所认为的恶,与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所定义的恶有着较大的差别,其内容也更加广泛。佛教认为,“恶以乘理为义,此十(即十恶)即是乖理而起,故名为十恶,亦名十不善道。”这就是说,凡是不符合佛教义理的都可以归入恶的范围,因此恶的内容不是简单地就可以概括出来。最著名的有十恶。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口恶、绮语、贪欲、嗔恚、邪见。在《佛说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还讲了五个方面的恶,其内容也相当广泛。即“一者,世界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寸 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口敢 ,不知为善。……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嗔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心口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娱,烦满脑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协,归给妻子,极身作乐。……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忄瞿、难可降化、常怀骄慢。……其五者,世间人民,徒倚懈怠,不肯作善、洁身修业,父母教诲,讳戾反道,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咨游散,耽酒嗜美,鲁扈

抵突,不认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盗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谊,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欲害真人,扰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