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论佛教道德体系及其主要内涵(3)

总之,佛教道德的宗旨就是普度众生。正如《华严经》上所讲,“菩萨所修善根,皆为救护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衷悯一切众生,度脱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诸灾难,令一切众生出生死苦,令一切众生发

总之,佛教道德的宗旨就是普度众生。正如《华严经》上所讲,“菩萨所修善根,皆为救护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衷悯一切众生,度脱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诸灾难,令一切众生出生死苦,令一切众生发生净信,令一切众生悉得调伏,令一切众生咸证涅般木。”

二、佛教道德基础——善

善是佛教教义中非常重要的趣理,更是佛教道德的基石。离开了它,佛教道德的大厦将会十分轻易地倒塌。从狭义来讲,善是五位百法中心所法的内容之一,它包括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等十一项内容。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每一项都直接涉及到人的道德和品质问题,这里就不赘述了。从广义来讲,善是指与“善心”相应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即凡是符合佛教义理的思想和行为,都属于善的范畴。《大乘义章》中讲,“顺名为善,违名为恶。”善以顺理为义,具有息倒归真的职能。

佛教道德体系之所以将善作为其道德的基础,这完全是由佛教的因果观决定的。因果规律是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并支持其宗教体系的基本理论之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因果观也是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即是佛教教义的起点,同时又是其归宿。离开了因果观,佛教的整个教义就会失去支柱。因,即能够产生结果的原因,同时它也包括事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的一切条件。佛经上讲,“造是因义。”即凡是参与造果的因素,都称为因。《显扬圣教论》上讲,“由此为先,此为建立,此和合故,彼彼诸法或生、或得、或成办、或起作用,当知说此即是‘彼因’。”对因有多种分法,比如小乘有部将四缘分为六因,以重点说明业报得以产生的条件。

六因分别为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另外还有十因的划分法,即随说因、观待因、牵引因、生起因、摄受因、引发因、定异因、同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而果则是指由因而产生的结果。一般说来果有五种,即异熟果、等流果、离系果、士用果、增上果。

佛教因果观的内涵是非常善巧和丰富的,佛教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因果律支配的,没有无因之果,也不存在无果之因。《俱舍论》上讲,“若离于色因,色则不可得;若当离于色,色因不可得。离色因有色,是色则无因;无因而有法,是事则不然。若离色有因,则是无果因;若言无果因,则无有是处。”总的来说是因前复有因,因因无始;果后复有果,果果无终。同时,佛教还进一步认为,因和果之间并非无序进行,而是按照一定的条件和规律进行的。一定的因只能产生一定的果,一定的果也只能由一定的因去产生。并且一果可以多因,一因也可以多果,多因也可以多果。因和果也并非绝对不变,它们之间可以是互变的、流动的,此时此地的因,会变成他时他地的果,此时此地的果,也可以变成他时他地的因。

佛教从整个宇宙角度提出的因果观,最终还是重点地应用于有情世间。从因果业报来看,凡人怕果,圣人怕因。佛教因果业报有大量的论述,比如“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善恶之报,如影随行;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妖蘖见福,其恶未熟,至其恶熟,自受罪酷。祯祥见祸,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佛经上还讲,“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天地之间,六道分明,恢廓窃冥,浩浩荡荡,善恶报应,福祸相丞。”“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所为是。”等等。以上这些话总的意思就是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从而要求人们在现世今生就要勤修佛法、多做善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广结善缘、集聚功德,造作更多更好的业力,以促进众生都能度脱,从而进入寂乐涅般木境界。

佛教所主张的善是不企望结果,不祈求回报,符合人类普遍良心、道德、超越时间、空间的心理和行为的统一。“古希腊的亚里期多德和德谟克利特把善良看成是人类原始伦理学的起点,而中国的孔子、孟子则把‘仁’、‘与人为善’作为全部学说的核心。几千年过去了,罗素通览了全人类的生存实践后仍然以这样一句话做概括:‘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其实,在人类本性中具有多种基本本性,它们都具备在人的后天发展中突出表现出来的可能。善就是人类本性之一,孔子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重点强调了人类善的本性的一面,但同时也说明如果人的心灵和行为不在后天的实践中去磨炼和净化,善的本性同样会受到压抑或改变而不能表现出来。这是已经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式的结论。正因为如此,所以佛教抓住和找准了这一切入点,就是要挖掘众生本性中善的一面,并且力求使其善的本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其成为所有众生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基础。

佛经上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慧能大师也讲,“常行十善,天堂便至。”《华严经》上讲,“信为道源功德耳,长养一切诸善根。”释迦牟尼也曾对须跋说:“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道,须跋我成佛,今已五十年。”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就连释迦牟尼出家修行都只不过是为了求善道而已。《无量寿经》上讲,“汝等于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禁道,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从这也可以看出世间和现实的善的重要作用。佛经上还讲,“具行众善,净诸世界。”《历代三宝记》上也讲,“又念诸者,佛法是善说,得今世报,无有定时,可得观察,善将至道,智者内知初、中、后善,言善、义善、淳善无杂,具足清净;能断贪欲,能断嗔恚,能断愚痴,能除慢心,能除诸见,能除凝悔,能除忄乔贵,能除诸渴,破所规趣,断相续道,尽受离欲,寂灭涅般木。”这里不仅强调了佛法就是善法,而且论述了善的具体功能。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皇帝认为佛教道德就是为善立德,比如隋文帝认为佛教道德可以“断邪恶之源,开仁善之路”,明太祖朱元璋也认为佛教可以“化凶顽为善,默佑世邦,其功浩翰。”

此外,我们还能从许多具体的事例中看出佛教对善的重视。比如善人、善士、善知识、善男信女、善友、善者、善说、善解、善义、善道、善意、善业、善法、善心、善举、善为、善缘、善巧方便、和善、慈善、大善、小善,等等,不一而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