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论佛教道德体系及其主要内涵(2)

再从佛教的人生观来看,它是在佛教世界观的统摄下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佛教人生观认为,人的一生都充满着苦,只是苦的性质不同、程度不同、时间不同、类别等不同而已,其本质上都不能摆脱苦的束缚。总之是旧的苦过去

再从佛教的人生观来看,它是在佛教世界观的统摄下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佛教人生观认为,人的一生都充满着苦,只是苦的性质不同、程度不同、时间不同、类别等不同而已,其本质上都不能摆脱苦的束缚。总之是旧的苦过去了,新的苦又会接着来,苦苦相续,无有止境。即使人们在生活中有时也存在一定的乐趣,如生活之乐、五欲之乐、厌离之乐、染着之乐、色身之乐、心灵之乐等,但这些都是短暂的、变易不定的,它们最终都会离你而去而被苦所淹没。正如《禅经要解》上所讲,“云何以乐为苦,答曰:乐是无常乐,无厌足从因缘生。念念生灭无有住时,以是苦故。复次如欲天受乐,如狂如醉无所别知,死时乃觉。无色界众生,于深禅定爱昧心著,命终随业因缘还复受报。如是众生当有何乐,于地狱三恶道,是旧住处。天上人间犹如客住,暂得止息,以是因缘故。”

具体讲,佛教的苦主要包括现在之苦和轮回之苦。现在之苦主要包括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等八苦,前四苦主要是从人的生理现象来认识,后四苦则主要是从人的情感角度来认识。五取蕴苦则是八苦的总根源,是一切苦的聚集。轮回之苦则主要是指众生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的生死世界中循环不已,迁徒流转。众生在轮回的过程中,由于善行而因果现前时,就投身到天、人、阿修罗道;而当恶的因果现前时,众生就转生到畜牲、饿鬼、地狱道。即使众生已修行到无色界天道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处天,此时众生早已无身体、无物碍、无方处,即已经没有物质存在,只是以一种精神状态存在于世,甚至连心识及至无心识都空无所有,但这也并非永恒寂静之天,众生类仍然不能摆脱生死之苦和轮回之苦。因此,为了追求的最高境界——涅般木,佛教要求众生必须为大我而舍小我,以小我成就大我。即只有普渡众生的人,自己才能最后得度。

之所以用这样大的篇幅来叙述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说明佛教道德宗旨的逻辑和客观基础。

下面阐述一下佛教对普度众生的直接要求。佛经上讲,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就是使众生转迷成悟,从苦难中得到解脱和超度,从而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就是为了普度众生而不惜舍弃皇宫的荣华富贵,抛妻别子、历尽无数艰辛和磨难,悟道成佛,从而创立了佛教。他曾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惟入地狱,且常住地狱,不惟常住地狱,且庄严地狱。”这就是说,就连六道中的恶道众生,也都是佛教所要关心和普度的范围。而且为了普度众生而不惜进入恶道,以其自身的苦去换取众生的欢乐和解脱。释迦牟尼所表现出来的普度众生的崇高精神、凛然正气和坚定毅力,正是佛教普度众生宗旨的最好典范。阿弥陀佛也曾发48大愿,极大地表现出拯救众生的无上心愿和坚定信念。地藏菩萨也曾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度尽,方证菩提。”由此可以看出,地藏菩萨虽然管理地狱,但并不是为管而管,而是为普度众生而管。普贤菩萨也曾发四弘愿誓,其中之一就“众生无边誓愿度”,也表现出了普度天下无量众生的博大胸怀。清朝时期的佛教徒龚自珍也发下大愿要普度众生:“先度此生父身母生眷属身,再度旷劫以来不可说父身母生眷属身。又当度此世一切知识我之身,又当度旷劫以来不可说不可说知识我之身。又当度旷劫以来至于此世于我有仇有怨之身,乃至遍度旷劫以来至于今世,若因缘、若增上缘、若等无间缘、若有情而作缘、若无人而作缘、人所不见无眼乃见之身。”并于“十二生类中,各各入其类中,而说要法,而化导之。”对此,龚自珍还郑重表示:“凡此所愿,我实誓发,无虚诳心。”凡此种种发下大愿要普度众生的例子实在是无以计数。总之,只要是虔诚的佛教徒,都需要有一颗普度人生的慈悲之心。

《大乘理趣经》上讲,“不怖地狱,不求天生,不为已身,而求解脱。”《维摩诘经》上讲,“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成就众生净,则佛土净。”“菩萨摩诃萨不净佛国土,不成就众生,不能得阿转多罗三藐三菩提。”《入菩萨行》中讲,“一切无害业,令身力行之。愿彼见我者,悉获众利益!若人因见我,生起信僧心,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惟愿毁我者,及余害我者,及至辱我者,皆长菩提缘!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因需成彼仆!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迨至尽空际,有情种种界,殊途悉涅般木,愿成资生因!”《密宗道次第广论》中有一段发菩提心文指出:“令无边有情,息灭一切苦,度越诸恶趣,解脱众苦恼;逼迫三有中,所有种种苦,为救护彼故,我发菩提心;我愿常救护,一切苦众生,无依者为依,无怙者为怙,无皈者为皈,苦者令安乐;我为一切众,息灭诸烦恼。此生及他世,所修诸善业,惟愿悉皆成,福智二资粮。我由六度门,精进所修习,或复少修习,总为诸有情,息灭一切惑,度脱而精进,及至证菩提。”《华严经》上讲,“若诸众生,……所感一切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还进一步讲,“我当于彼诸恶趣中,代诸众生受各种苦,令其解脱,……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欲救护诸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大乘庄严经论》上讲,“爱他过自爱,忘己利众生,……极勤利众生,大悲为性故,无间如乐处,岂怖诸有苦?大悲恒在意,他苦为自苦,……他自心平等,爱则于彼胜,如是有胜相,二利何差别?于世无怨业,利彼恒自苦,悲性自然起,是故利他胜,……世间求自乐,不乐恒自苦,菩萨勤乐他,二利成上乐。”以上几段话的意思概括起来,主要是讲佛教信众在修行过程中,为了达到普度众生的目的,要不怕吃苦,不畏地狱,甚至不要贪惜自己的生命;凡是为众生所作之事,要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快乐、不为回报,要无怨无悔、无所求索。总之是要断众生现在苦恼、遮众生未来苦恼、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

再从“佛”和“菩萨”的含义上来看,“佛”和“菩萨”是佛教义理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以至于离开了它们,甚至连佛教也不可能存在。所谓佛,意思就是已经觉悟的人,即不但自己已经觉悟,而且还能觉他,达到了觉行圆满,这是佛教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修行者就必须要全力普度众生。而菩萨的意思则是指觉有情,即修持大乘六度、求无上菩提、利益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翻译名义集》上讲,“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垂。”由此可以看出,菩萨也是和普度众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佛教认为,众生是福田,菩萨只有在此福田中去辛勤地耕耘,即尽其所能地去利益众生,才会有所收获,才能最终成为真正的菩萨。同时众生也是久旱干涸的大树根,而菩萨则是大树上的华果,只有用佛教的智慧之水去对其予以充分的浇灌,大树才可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菩萨才会得以成为菩萨。对此,《华严经》上讲得十分清楚,“以一切众生为树根,诸佛菩萨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佛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即离开了众生和利益众生,菩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也就不可能有菩萨的存在。这是必然的因果联系,众生是因,菩萨是果。因强果硕,因谢果灭。这就从本质上反映了佛教道德宗旨对利益社会、究竟人类的良好价值观念。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