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南居士佛学问答:净土篇(1)(6)

答:虽在心中,而西方实有其事;如台中居民,人人心中有柳川,而柳川仍未离开地面。 问:印光大师生西后他的拜垫上犹留大师影像(见永思集),其理如何?(赖栋梁) 答:精诚所结,如古木锯开以后,内有佛菩萨像,

  答:虽在心中,而西方实有其事;如台中居民,人人心中有柳川,而柳川仍未离开地面。

  问:印光大师生西后他的拜垫上犹留大师影像(见永思集),其理如何?(赖栋梁)

  答:精诚所结,如古木锯开以后,内有佛菩萨像,汶河底石现花纹鸟兽等形俱不可思议。

  问:如何可得念佛三昧,其现相及效用奚似?(李杰超)

  答:只有都摄六根,时时熏习,倘能有恒,自有水到渠成之日现相惟有自知,效用即决定往生耳。

  问:念佛念到三际念断是何境界?(智荣)

  答:是名无念三昧。

  问:禅家行持,若有现相皆是魔境,净家念佛遇有现物,是否亦是魔境?(智荣)

  答:所修与所得必须相应,方是不错,禅家究心,真如无相,若有所见,皆是妄境,故说是魔。净家依经念佛观佛,若有现相,与经相合即是相应,不得谓魔。设与经违,便是邪境。

  问:憨山大师曰:‘一心称名,固是正行。必须以观相,更见稳密’。印光法师云:‘专一持名,不必观相’。此二法,需选择何法?抑亦两法均可乎?(智梁)

  答:心契何法,任取其一。

  问:学佛要略有云:禅是净土之禅,净土是禅之净土;若此谓,净土是属于禅否?(廖武卿)

  答:此二句乃一反一正之理论,为融会禅净立言,不能单念一句,若疑下句是净属于禅,假单念上句,岂非又是禅属于净耶?

  问:弥陀经中‘一生补处’之句不明?(张廷荣)

  答:处指佛位,补是候补。他界证到佛果,候补佛位,须经多劫。极乐只须一生,即能证得而为候补之佛。

  问:何谓开静,开静之境界如何?(陈锐)

  答:绕佛坐念以后,忽然止声静默,名曰止静;再击引磬开念,名曰开静。

  问:观经说:‘观像时,先观佛白毫八棱向右旋转等……’经再三沉思,始终不解八棱右旋成什么状态?祈示之!(陈锐)

  答:如观丈六身时,两眉中间之毫,可如大拇指粗绳,不作圆形。作一八棱之长绳想,再想此毫向右方盘旋,结作珠形,即俗所谓佛顶珠也。

  问:念佛止静坐应做何功?(续念则法缚,断念则空死)(李杰超)

  答:净学止静有取观想者;古德亦有主张净念只管相继者。即此时虽止于口,未可止于心,不取一念不起之法,盖净念相继,原是有念,若强使无念,只此一用力,便是妄念矣。至云断念,恐念不即死。续念,不妨任他法缚。

  问:念佛时虽声音细微然,犹听之如钟鸣,此种境界属恋静境否?(胡正临)

  答:是静极之相。

  问:念佛四要诀云:不求一心。若到临终不一心者,可不惧从前恶习熏染,能起现行来障碍否?(林福修)

  答:此书信不求一心者,指初步学佛之人。此时若使先求一心,必畏难而退,迨功夫日深,自能渐渐一心,非谓终不必求一心也。

  问:念佛必要念到‘一心不乱’即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时,依然心猿意马,未能得到一心不乱,不知用何方法,即能心不往外跑?(善玉)

  答:先用心口耳三轮循转念法,如无效时,加用记数之法,念三三四句过一念珠。如是可去纷乱,倘再无效,并念珠不用,直采记数之法。

  问:念佛念到‘打成一片’是什么意思?(李永茂)

  答:净念相继,更无杂想,譬如多堆铁屑,熔于一炉;再经千锤百炼,成为整铁一片相似。

  问:无念与失念如何分别?(许鑫)

  答:本性如如不动,本无有念,因无明故,而多妄念。修到妄念断去。显出本来,仍属如如真相,是本与究竟,皆可曰无念。修断妄念之时,所持之正念,或曰净念,而是断妄利器,倘此正念忘忽,名曰失念。简言之无念者,无任何念也,失念者失正念也。

  问:失念是在用功将打成一片时,放 下造成失念?(许鑫)

  答:无念与失念之不同,已于前条分析,无念是三昧境界,失念乃昏散等事,两者天渊之别。本条所言用功,未审所用何功?如谓念佛,则‘打成一片’是净念相继而不断。纯熟时,念即是佛,佛即是念,无有夹杂,是名‘打成一片’,正是寂照双融。寂者万缘俱息,照者佛号分明,放下者,是放下尘缘,非放下佛号也,用功者,是提起正念,非教失念也。

  问: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其义云何?(宽萍)

  答:尽虚空皆我心量,极乐弥陀,咸在我心。心念弥陀,则弥陀显应,然此自是性分中事,故云‘自性弥陀’。依报正报不离,故云唯心净土。此解平易无弊,故为居士说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