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魔由自心生,此定是念不如法,或是心不能净所致。有此两因,自于佛隔,何能加庇。然能见怪不怪,不去理他,提起正念,一直不退,魔自消灭,不能为害。此后功夫,因是反更进一层,所谓不受魔难,不成佛也。 问:信佛的人,时怀慈悲心,但没时间静修,观想默念,是否有成就?(衡钰) 答:行住坐卧默念,净念相继,当能成就。 问:念佛声音是高声或低声为宜?为何多念愈好?(庄庆贤) 答:高声治昏沉,低持治散乱,各有妙用。诵时或低或高,临时采用,不必拘泥一法。 问:我们佛徒,在念佛时往往不能记忆其声数,以致多念或少念,以何种方法来念始能确定?(庄庆贤) 答:持念珠诵,即记数之法也。 问:念佛已念到‘心念心听’的程度,可否在念佛时增加观想西方三圣像?(蒋俊义) 答:果能心念心听矣,是渐专一,又何必再叠床架屋耶? 问:念佛时是否一定要用佛珠?佛珠之用意何在?(胡正临) 答:可用可不用,为记数而已。 问:在专心一意念佛时,杂念无由骤然出现,有无清除杂念方法?(金天铎) 答:此是功夫时间问题,只按发于心,出于口,入于耳,印于心之法,行之恒久,自有云开月现之时。 问:念佛时感觉心酸欲哭不知何故?(杨素月) 答:此心诚之表现,所谓感激流涕也。 问:平时念佛须一心称念方能感应道交,若临终时神识无主,虽能念佛,但若不能做到专一时,是否有碍往生?(胡正临) 答:果能平素念佛得力,临终自可作主!倘不能专一,只要不失正念,无碍往生。 问:平素精神散乱未定,默念佛号,又起妄想难定,为何原因?请示妙法!(翁明标) 答:念佛须从心起,口出佛声,耳听佛声,如是周而复始,清清楚楚,久自心撮一处矣。 问:唐朝大诗人白乐天净土颂中有段:‘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此三个‘达’字应如何解释?(静修精舍) 答:达是通达,达人者,心胸学问,一切开明之谓。 问:‘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句,请问(1)念佛是否方便?(2)心开是否见性?(钟观靖) 答:念佛之法曰真实也可,曰方便亦可,经云‘无有定法’。又曰‘此法非实非虚’。专心念佛,是如来胜方便,大乘起信论说也。以念佛为实,故云不假方便,此章之说也。 问:菩提树第五十期第十页‘弥陀经讲话’下面十三行:同时也是对过分著相念佛的人……’因过分著相四字有以下疑问;怎样才算过分著相?(楼永誉) 答:念佛有初进浅深之别,有事念理念之分,事念宜于初浅,理念属于进深,事属于相,理合于性,惟事从理起,全事即理,相从性生,全相即性。明乎此,则著相与否,皆是方法,不可固执。 问:过分著相念佛有什么弊?(楼永誉) 答:过分者全分也,过分著相,乃全相即性。 问:学人对极乐依正庄严及弥陀相好光明日夜念念羡慕不忘是否也谓过分著相?(楼永誉) 答:可云全相全事。 问:念佛之时,常起悲感,是何境界?(慧祝) 答:此是至诚所感,悲心流露,虽是好象,但宜用定力抑制,使归轻安为佳。 问:念佛念到清净大海众菩萨应作何观想?(翟孟秋) 答:照所念之文,观想可耳。 问:放下万缘,即是喜怒哀乐之未发,不知在发的时候,应当怎样?(赖栋梁) 答:放下万缘是心不缘境,喜怒哀乐发时,是心缘境后种种分别所起之情,由放下、起缘、发情,粗说已经三转境界。明乎此,当情发时,速断攀缘,则归寂静矣。 问:念佛究以高声念抑默念或金刚念好?(许巍文) 答:此不必拘泥,昏沉时则取高声以振之,散乱则取金刚持以收之,止静,或卧眠,及大小抽解,环境不宜出声时,均可默转以续之。 问:念佛方法,如追顶念佛,反闻念佛,数十念佛,目的在于达到净念相继,一心不乱,须选择哪一种为最相宜,最易成就者?(智梁) 答:此须顺各人根器,近自灵岩大师以来,多取数十念佛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