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布施时随喜与布施时三轮体空在意乐上有什么区别呢?还是就是一体的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布施时的随喜有理性方面的,有事相方面的,而且对于布施时的意乐要增长我们的欢喜心,见人布施如己布施,要随喜。布施时的三轮体空,是一种智慧的运用,虽然说事相上有,但是从自性上观察没有能布施的我,所布施的人,还有布施的物。
6、如何供斋,应准备些什么供养?请师父慈悲开示。 供斋,斋就是清净,供就是供养。供斋就是以清净的法来供养,这是根本上的说法。事情上的说法呢,供斋比如用斋饭、斋菜呀,以如理如法的供品来供养尽虚空遍法界的诸佛菩萨,供养尽虚空遍法界僧团,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众生。 以什么供养?如果你自己有能力,以食物供养,或是做饭做菜;或是法供养;或是发愿;或是修行供养。财供、法供、观想供、如实修行供养,可以准备不同,看自己的能力具足哪方面了。自己能实实在在地做到,自己做,来供养,是最好的。如果自己能做,又发心教化别人,请别人做,这个发心又不一样。 七月十五要到了,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僧自恣日,经过三个月如法结夏安居的僧团力量是很大的。《盂兰盆经》就说,目犍连尊者用神通观察自己死去的母亲生到什么地方,然后想报母恩。发现母亲因为做恶业堕入饿鬼道,自己运用神通化斋饭给母亲,但是,到了母亲嘴边也化为焦炭。所以,目犍连尊者非常懊恼。回过头请求佛加持他。佛就说,一个人力量太小,要借助十方僧团力量,尽虚空遍法界圣贤僧无量无边,发心供养尽虚空遍法界僧众,所以在七月十五日,即僧众安居终了之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以仰仗十方僧众的力量,来救度他的母亲。(注:此即盂兰盆会的由来。)发心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三宝,功德很大,对于超度我们历代宗亲,功德很大。 所以从财物上可以准备清净的斋菜、斋饭,二一个是钱财上,三一个是实物,包括花、净水、七宝等等。我们还以经法上的念经念法,以发出离心、菩提心来加持供品,又不一样。 以清净的财物、如法诵经、真实发出离心、菩提心来准备,都很好了。
7、 师父供养法师,供斋得什么果报啊,还有拈香、礼佛、献花得什么果报? 往往在供养当中要知道为什么供养能得果报,就是扫除悭贪之心,得富贵的果报。我们物质缺乏,就是来自于悭贪,没有福报。 甚至在修行时,我们没有供养,就不能专心修行。在家人散乱,就是因为缺乏生存必需品,资粮不具备,没有这些资粮也是一种贫穷,根本因来自于悭贪。所以说供养能得富裕的果报。 假如说把世间的富裕回向到修道、解脱,就能积集资粮,这样,你做事情就会很顺利。做善事布施,这些都是基础。我们不布施,就没有福报。哪怕出家了,我们不布施,也得不到供养,因为我们没有福报。 所以始终要端正在因地的修行。 不管是从世间上这些富贵也好,还是要从修行当中来,讲究供养就是对治悭贪。拈香是表示我们的信仰之心,将我们心香一瓣供养诸佛!心怎么才能香呢?要做善法利益众生!如果你起心动念损伤众生,心就是臭的! 从心不香就能影响到身体上有诸多气味,真正忏悔得力,把狭隘的心忏出,身心就能流出肮脏的东西,烦恼就能消除。发菩提心等等善行就是以心香供佛。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修行出来,把不好的改正。 我们要把清净心增益出来,安住在善法中,好了,多生累世,都是好的因缘跟随我们,我们的能够出离烦恼,能如诸佛菩萨心香普覆世界。 花很美好,我们以真实善心利益众生,众生才能享受!如果以烦恼心对众生,对他就是折磨!供花,就是以自己善行庄严世界庄严自己身心!我们今天做这些,都是因地,将来究竟结果就是究竟成佛!花是表示美丽如理如法! 只有如理如法才能让众生享受,不能以杂染、烦恼众生!
8、在家上供和撤供怎么做如法,还有在家上香的香灰和剩余的香根该如何处理? 在家学佛要用自己的至诚心清净心,如法供养。撤供呢,不新鲜了,可以撤供。
9、做施食时,有非人来压身,怎么办? 要安住于慈悲心里,解怨释结。
10、在修忍辱的时候心里会更加痛苦,是方法错了,还是认识错了?请师父慈悲开示。 如果我们感到痛苦,是自然的。否则,就不叫忍辱,叫做忍乐了。这说明我们的智慧还不够,这叫生忍,活生生忍下去。到最后,有智慧,法忍,到理性上的提升。我们现在认识到侮辱对我们的伤害,还没有认识到这就是我们曾伤害别人,尽管痛苦,就是在偿还业债。 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越加痛苦;认识到了,就会慢慢接受,最后欢欢喜喜。忍受有生忍、法忍、无生忍。我们为什么得到伤害,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在意。其实,我们执着的自我,是不存在的。到底是谁受到伤害呢?能够伤害我的人,受伤害的我,进行伤害的法,都是因缘所生。 当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智慧逐渐增加,能够上升到无生法忍时,就是另一种境界了。我们今天生忍,当然会痛苦。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冤冤相报,就能消业。否则,我们还会造恶业,越来越不能忍辱,相反,所承受的侮辱还越来越多,因为我们缺乏善业。如果我们广做善事,积极行持善业,本身就是化解侮辱。 现在的痛苦,正是成就我们。没有忍辱能力,你又怎么成就修行的力量呢?我们修行善业时面临的痛苦,也是对于我们善业的考验,也是对于我们能力的增加。
11、师父,佛法里的忍辱为六度之一。忍辱是无条件的吗?如果遇到无礼,甚至威胁生命难道还要被动忍受吗?具体应该怎么做?请师父慈悲开示。 佛法里的忍辱还是看自己的境界了,就是我们的境界在哪一个层次,就有相应的忍辱的方法。如果你不具有忍辱的能力,我们鼓励你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好好地忍。超出你的忍耐范围了,就可以适当规避一下。我们忍不起还躲不起吗?躲他一躲,应该说这种环境不存在的话,烦恼也就不会出现。所以说忍辱是修学自己智慧的一种能力。 为什么我们要忍辱呢?要弄懂这个意思。因为我们不忍辱,嗔恨心就无间地在爆发。嗔恨心爆发出来以后就损伤众生也损伤我们。我们一旦认识到嗔恨心对自己没有一点意义,只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损害与痛苦,一旦我们了解到嗔恨心在无条件伤害我们,一点好处都没有,实际上从道理上、原则上来讲,忍辱就是无条件的。因为忍辱就是对治嗔恨,就能远离嗔恨心为我们带来的伤害。难道你希望嗔恨心伤害自己与别人吗?打人三千自损八百,损伤众生时就在损害我们自己。所以,想一想这样的嗔恨心完全应该对治。所以对治时,我们还讲条件,实际上就是在嗔恨心的认知上,还没有达到深刻的认知。就是以为嗔恨心某些时候对我还有好处,认识上还不充分。所以,从原则上、道理上来讲,忍辱是无条件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