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答(六)名相(11)

问:用木鱼作法器之缘起?(王清汉) 答:鱼目不瞑,而心惶惶,刻木作器,以象其形,扣之发声音,调节诵声可驱昏沉,大有殊功。 问:无师智,与自然智,有何分别?又一切智,和一切种智其不同在何处?(赖栋梁) 答:无师

问:用木鱼作法器之缘起?(王清汉)
答:鱼目不瞑,而心惶惶,刻木作器,以象其形,扣之发声音,调节诵声可驱昏沉,大有殊功。

问:无师智,与自然智,有何分别?又一切智,和一切种智其不同在何处?(赖栋梁)
答:无师自然,体一而有两名,若析则自然乃指本有,无师乃不经人指而独悟也。一切智者,知一切法之总相,总相即空相,乃声缘所证者,尚有道种智,知种种之差别道法,即妙有之种种方便,乃菩萨所证者。一切种智者,包前二者而言,一切者指一切智,道者指道种智,此佛智圆明,而无不涵盖也。

问:印度当时九十六种外道,其中一种婆罗门教,云何在四姓中,婆罗门种第一,刹帝利为第二呢?(何陈月娥)
答:释尊未降以前,印度宗教即婆罗门,刹帝利虽是王族,然信奉乃是婆罗门教。王族虽贵,仍是弟子,宗教代天化众,则居师位,为尊天重师,故以婆罗门列举其首,此历史之习惯,无他深义。迨佛降世,则多数婆罗门,自知其非,又皈依我佛矣。

问:婆罗门是修什么经典,修行方法怎样修法。(阿陈月娥)
答:最著者为四吠陀,译为明智明分等,理颇高深,为印度最古哲学,即婆罗门所奉经典也。

问:菩萨级次五十二位,未了五十二位是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是否,依此诸十,是何行门,请祈慈悲示现。(黄米田)
答:所举之五十二名,是已。其修并非别有专此之法,总以戒定慧为基。不分禅净密律,进修证果,皆在次第,五十二位,即次第之名。住何宗派之法,择一而修,皆能臻此,所谓家家有路上长安也。

问:寺院有供养弥勒佛,不知两边四位尊者是何人?(黄永霖)
答:即是东方持国天之“多罗吒”,南方增长天之“毗琉璃”,西方广目天之“毗留博叉”,北方多闻天之“毗沙门”四天王也。

问:诸佛菩萨像坐式,悉为盘坐,维观音菩萨坐像,则一足竖一足平,与众不同,此种坐式,是何意义?(赖栋梁)
答:观音三十二化,相相皆异,何止两足,竖平不一,此种随式者,多是说法相也。诸佛菩萨盘坐者,多是入定相也。考观音亦有结趺相,诸佛菩萨,亦有随坐及立相,并非一定。

问:如何发大菩提心?(张文岐)
答:大菩提心者,为一大事因缘,自他究竟解脱耳。论其迹相,如四宏誓愿所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依此四纲,类推细目,精而勇进,坚持不退,由细及广,由弱增强,不疲不厌,必期于成,虽证佛果,倒驾慈航,观音地藏,皆为我师,心能如是,是大菩提。

问:佛儒二家对“中”之解释,请比较说明。(张文岐)
答:中则不偏,无有二致,中则中矣,何有比较。如望月之圆,正至十二,皆一圆相,并无差别。惟佛于世出世法,重在出世,则言空假之中,儒于世出世法,详于世间,则言过与不及。如夏冬两时望月,子时皆居天中,惟高低度数不同,出没长短相异而已。

问:佛学常识课本,第四课有金刚手菩萨,阿难尊者又记出金胎两部大经,这是秘密结集,佛法是要宣扬普遍,何为秘密结集,秘密二字,是否不显露?请示明细。(朝新班)
答:佛法有显密两大宗,人熟闻之,所谓秘密结集者,乃结集之秘密经典也。非结集秘而不宣,亦非经典秘而不宣也。

问:净水赞中有“性空八德利人天”之句,性空是否即心经所云:“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八德是否即弥陀经中所云“八功德水”?(翟孟秋)
答:“性空”,即诸法之性本空,不必限于心经数句,各经多有性空之说。水言八德,即比西方之功德池水也。

问:寺、堂、精舍、禅寺、庵等,是表何意义?
答:寺为中国古官廨名,汉有鸿胪寺,时迦摄摩腾法师,以白马驮经驻此翻经,遂改曰白马寺,后因称僧舍为寺。堂者殿也,佛菩萨之殿,亦可称堂。精舍者,精进修持之所也。禅寺者,宗门参禅坐禅之居也。庵者,小草舍也,谦称庙之小者。

问:五蕴中之“行”与十二支中之“行”区别何在?又五蕴中之“行”何以即是第七识(末那识)?(蔡荣华)
答:行者动也,五蕴及十二支中之行,并无别解,但行必有所,其行之所,数共五十有一,在蕴支二法中,占数有繁简而已。十二支之行,位在无明之后,在识之先,其心所数字,范围简单,五蕴之行,则包尽五十一数。至于“行”而特指七识者,乃以心法四蕴配八识而得,因七识恒行,故以特胜者得之,实则诸识无不皆行也。问:十二支中“识缘名色”作何解?(虽梁启超先生曾有解释,阅之仍未感适当)何以二者欲特别分开言之?(蔡荣华)
答:识揽赤白二而有相矣,相即形色,故采一言曰“色”。此形色,已含有“识”,识即心法,心空而无物,但有其名,故采一言曰“名”。合而言之,此名色二法,乃胎雏形之符号。

问:经中有菩萨,有菩萨摩诃萨是何分别解说?(池慧霖)
答:摩诃萨者,大士也。菩萨阶级甚多,以三而论,十住至十向须一僧,称曰贤。一地至七地又一僧,称曰圣。八地至等觉复一僧,曰补处。如地前者称菩萨,地上者则称大菩萨,七地上即称菩萨摩诃萨矣。此不过简单言之,若衡以藏能别圆,即细而复矣。

问:舍利弗与舍利子非同一个尊者?(王清汉)
答:舍利弗者,统为梵音,舍利子者,梵华合译。弗在华语为子,舍利华恐无之,故有译有不译,合而编之耳。

问:“一生补处”四字祈为解释。(李莲阶)
答:补处者,补佛位也,即是等觉菩萨异名,乃三所修之果,三劫者,千万生死之多。一生补处者,仅此一生,即臻此果也。

问:“南无”“菩萨”俱属译音,然语音演变至今,此数字之读法当不是国语中东南之南,有无之无等,请问如何读法方为正确?(李莲阶)
答:梵音汉译,难免有几分失真,方音读书,亦必再变。如今日华人学习英语,不有口授,徒查字典,发音每难准确。况中国幅员辽阔,语系复杂,加之古今音转,失原音者多矣,“诗经”声韵,读难叶口,是其显证。汉唐“南”读如“奶”音,渐转为“那”,“无”读如“没”音,渐转为“摩”,佛经之讽诵,故“南无”读“那摩”,相传至今,口传之力也。若“南”读“男”“无”读“吴”,皆后变之音,读佛经仍音“那摩”。“菩”音普,“萨”音撒,似尚无变转。今所谓国语者,不过北平之音,假定作一标准而已,并非中国本读之原音。

问:金刚经通行本之“云何应住”句,唐人写经则作“应云何住”,两句译义有无出入之处?(钟钧梁)
答:舍开经义,但讲造句修辞,则不妨咬文嚼字。“云何应住”,其语气重在“应”字,“应云何住”,其语气重在“何”字,其出入大矣。若连经文,则须视其上下脉络,以文就义,不能以字有颠倒,遂舍义就文。孟子云,勿以辞害义,古德云,望文生义,三世佛冤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