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第三十集)(2)

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没有让朋友,甚至让他的家人生烦恼?我们这颗心要柔软。所以主动去跟他们的家人认识熟悉,那他们就很放心,孩子交的这个朋友值得信任。他们都一起在学佛,在共修、共学。这个孩子

  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没有让朋友,甚至让他的家人生烦恼?我们这颗心要柔软。所以主动去跟他们的家人认识熟悉,那他们就很放心,孩子交的这个朋友值得信任。他们都一起在学佛,在共修、共学。这个孩子纵使离开家乡到外面去发展,他也比较放心。因为出外靠朋友,是吧?当我们自己在看自己的人生,跟兄弟姐妹都处不好,那我们交不到好朋友,就怪不得人,要自我反省。从对自己的家人开始做起。

  第三条是「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真正人的福分都是从这颗心地开始的,风水是所以然,一个家庭为什么会有好的风水?因为他的心地善良,那个叫要知其所以然。所以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有福气的人一居住之后,这整个风水都会变。我们打一个我们最切身的情况,比方今天到学校去了,刚去报到,这宿舍二、三个月没人住。这时候一进去,心地善良又很爱干净的人,一下子就会把这个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你看它的风水变了没有?变了。但是不爱干净的人住进去,那还是变成猪窝。每个人走进去了,有没有感觉风水不好?觉得坐在那里如坐针毡,有没有?那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身心当然受影响!可是问题是谁造成的?我们的心造成的,我们懒惰的态度造成的。

  今天这个公司风水很不好,人心都很险恶,那个还是心造成的。其实,说实在的,我们进到一个人的家庭,或者进到一个公司里面,有没有感觉到这里面的磁场?有没有?有!那磁场从哪里来的?从每个人的心念来的。所以改风水最重要先改心才对!当我们走到这个家庭团体里面,他们都很亲切、很热忱,对人很会著想,那感觉进去了觉得很容易就融成一片。

  曾经我们听到一个故事,就是有个风水专家,刚好经过一个地方,他已经长途跋涉了,都没有水喝,所以渴得不得了。他就走了很远,终於看到一户人家,赶紧给他们敲门要水喝。结果一个老太太出来了,然后就赶紧进去端了一杯水出来,端的水是热水,他已经很渴了,本来想喝一杯清凉,结果端出来是热水;不只是热水,在这杯热水上面还洒了一些米糠(稻谷的壳就洒下去)。当这风水先生把这杯水端过来,正准备喝的时候,又烫又得这样「呼呼」,这样吹一吹才喝得到一小口。所以他很生气,我跟你要一杯水,走那么远那么渴,你还给我用热水,让我都不能大快朵颐,一下子喝下去,还给我用米糠,吹半天。所以他瞋恚心起来了,坏念头也起来。因为他看到这户人家办丧事,有个棺木在那里,可能是这老太太的先生刚好寿终正寝。所以他就说到:我是看风水的,我帮你们找一块好的风水地。结果老太太很纯朴,全家人都很高兴,就把老人就葬在那块地上。结果他找的就是断子绝孙的地。

  安葬当天,安葬完之后就倾盆大雨,下了一场大雨,结果这个墓后面的山崩掉了。那个山崩下来之后,刚好就崩到了这墓的后面,所以他们的墓就是有靠山。我们一般风水很好,都是背山,墓前面有一条河流,那好风水。那一场大雨下下来,那个山崩下来就变成这个墓的后山。因为雨下得太大了,所以前面也变成一条溪流。所以后来就变成好风水。

  这个风水师过了几年之后,刚好又经这个地方,想来看看这户人家变成什么样子。结果一打开门,整个感觉这一家怎么愈来愈兴旺?就很纳闷!然后就请教那个老太太。因为那个老太太,还有全家人看到他来了,高兴的不得了,都把他奉成上宾,这个风水这么好,我们一下子就发达起来。他请教这个老太太什么?你们当初端那一杯水给我,为什么要端热水,上面还要加一些米糠,让我喝得很不方便?结果老太太说:你长途跋涉,那个气都还没喘过来,假如喝冰水、喝冷水,一下呛到了,内伤就不得了,怕你会呛到,所以要喝温水。而且又怕你喝得太急、太快,所以洒一些米糠下去,你会吹一下吹一下,一口一口慢慢的喝。这都是设身处地为他人著想。

  所以该有的福分,一定能够得的到。听说景气愈不好,算命的人愈多。算到最后,我们也没有比较有福报,谁比较有福报?算命的人荷包比较饱。所以真明理的人都清楚到,「但行好事」,好好的去利益他人,去敦伦尽分,自然福报就会来了,「莫问前程」。这是林则徐先生讲到的。其实这每一句都可以安我们的心地。人不明理,汲汲营求,忙得头昏脑胀,到底对人生有没有帮助?所以都要从做人的根本来求人生的福慧。

  下面两句是读书,「行止不端,读书无益」,我们不要只看到孩子的学历愈来愈高,问题是他的心地、他的举手投足的行为到底有没有跟德行相应?我们心太粗,因为只把孩子的一生只看在有高学历就好了。其实这是太狭隘了。现在的社会,学历比三十年前,那不知道要高多少。现在一个台风来,这广告牌掉下来都会砸到一个硕士还是一个博士,多到这个程度了。但是现在的家庭,以至於个人是愈来愈幸福吗?其实不然。所以人生不能看得那么狭隘。人生除了学历以外,最重要的是他的德行,是他整个生活的能力才对。所以父母有远见,看得深远,这是孩子的福分,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

  有位老师他就刚好接一个班,结果学生打电话来问他事情,学生在电话那一头说到:请问某某某在吗?这个老师一听很难受,学生都已经五、六年级了,居然称呼他的时候,连「老师」都没有加,就某某某在吗。这个小小的事情告诉我们,孩子的恭敬心到这么大年纪了都没有长,这是很严肃的事。孩子连对老师都提不起恭敬的态度,那请问他走到社会去,他怎么对人恭敬?所以教育没有小事。从心地上看,事情是没有大跟小。所以这个恭敬的心、负责任的心,我们的孩子长了没有?他没有恭敬、他没有负责任的态度,他的行止都不端正了。

  这个老师接了这通电话很难受,要怪谁?假如我们从源头来找,怪谁?怪家庭教育没有教。你看,假如这个孩子父母亲发现了,怎么连老师都没有尊重,没有这个恭敬的称谓,马上训斥他,这个孩子会不会反弹?他会不高兴。其实教孩子最好的时候,就是他一二岁、二三岁那个时候,正在对电话好奇的时候。那我们每一次接电话那种恭敬的态度,不就传给孩子了吗?教育为什么这么辛苦?因为该教的时候没教,等他的傲慢心起来了,不恭敬的心起来了,然后再来扭转,然后又很急,要他马上改。所以往往都会发生这种抵触、冲突,就在这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