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集) 2007/2/7 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 档名:52-184-30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 昨天讲到了每一个我们在家庭,以至於在团体公司当中的角色,都应该要尽到本分,这样人生才能圆满,人生也才能无愧无悔。所以昨天提到「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我们可以感受得到,确实父母很用心在教导孩子,但是并没有如他们所愿,孩子懂事,孩子很乖巧。为什么费了那么多的气力,但得到的结果也不尽人意?最主要这个慈爱要有智慧相辅相成才好。假如没有智慧,那个爱会变成宠爱、变成溺爱。所以教育孩子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他那一颗善心。我们当父母的、当老师的有没有时时在观察孩子的孝心起了没有?这才是抓到教育的根本。孩子的善心起了没有?爱心起了没有?度量起了没有?假如他心胸狭窄,那他这辈子铁定吃不完的苦头,他容不了人,人家也容不了他。所以教育孩子要从他最细微的心念下手才对。 很多老祖宗的教诲,都是回归到根本的心性上,所以说到量大福大。你看绝对没有任何一个父母不求自己的孩子福分大,到哪去求?还求风水,是吧?求一大堆东西,但是那求到的都是枝末,甚至於是适得其反。他不了解到风水的根源在心地上。林则徐先生非常的慈爱我们这些后学、这些后代,所以把他人生归纳十个宝贵经验,而且这十个经验都是把人生的根本找到了,归纳成「十无益」。假如人生的努力错了方向,那真的是徒劳无功,没有任何的帮助。 第一条叫「父母不孝,奉神无益」。今天连父母都不孝了,那根本就没有依照这些神圣的教诲去做,没有依照神圣教诲做,就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真实的福分。因为福田还是靠自己的这颗心去耕耘的,而福田当中首要的就是恩田。恩莫大於父母之恩,连父母的恩都不去回报,那根本就无福可言。而且我们感受感受,当我们看到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我们会尊重他吗?那不可能的。人同此心,都可以感觉得到,不孝的人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以至於父母有过失了,绝对不在他人的面前讲,一定是不言家丑,所谓「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对父母的过失,我们绝对不宣扬,然后非常用心的去规劝父母,所谓「怡吾色,柔吾声」,这样的态度。那父子,父母跟子女之间的这分缘分,只要我们为人子非常的至诚,一定可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定可以把父母的过失能够规劝到正确的路上来。我们从历史上都可以看得到,像大舜他的父母对他都到了看他不顺眼,都要伤害他的情况,但是他还是一分至孝,感动了他的父母,也感动了天下的人。天下的人一看到大舜的风范都说,连大舜这样都懂得行孝,那我们还有不孝的理由吗?包含我们昨天提到闵子骞的故事,那都是至孝的表现。 我们今天听闻大乘佛法,听闻中国文化,那我们尽这分孝要尽到「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是要帮助父母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要有这样的心境。那要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唯有佛法、唯有正法才能够做得到;所有外在的这些财富地位,都完全帮不上忙。所以一定要让父母能够学佛。父母如何学佛?那就看我们如何表现。我们表现得非常的至孝,父母感动了,他会对正法产生高度的信心。所以依教奉行,让父母生大欢喜,这都是尽孝,尽彻底的孝道。假如我们学了以后,改变的很快,父母离我们最亲近,感觉得最直接。所以我们修学的人,假如父母不能感动,那我们要惭愧反省,所谓德未修,感未至。任何神圣的教诲,一定是从孝顺父母开始做。所以这第一条是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第二是「兄弟不和,交友无益」,第三是「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第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第五、「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包含做人做事、读书都在其中;「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不爱惜自己的元气,纵使吃得再好,还吃很多名贵的药也没有用;「时运不济」,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时节因缘,假如时节因缘还没到,强求也只是徒增痛苦,「妄求无益」,不要去强求;第九、「淫恶肆欲,阴骘无益」,这淫恶肆欲都算是很严重的习气习染,假如这些习染不去除的话,纵使祖宗积了很多阴德,那一下子都会败光掉;还有一个是「妄取人财,布施无益」,幸好都想起来。有时候,我们快要想不起来的时候,不可以紧张;一紧张,全脑中一片空白,这时候就要怎么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十无益,我们首先观察自己的人生,我们今天为什么福分不够?头一条,父母不孝的人,不可能有福的,甚至是天天在折福。所以人生根本从这个孝开始。再来,「兄弟不和,交友无益」,我们今天为什么都交不到知心的朋友?因为我们在家里面对最亲近的兄弟姐妹,都提不起那分关怀、提不起那分道义,怎么可能离开家门之后,会懂得处处替人著想、处处讲道义?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从家庭就观察的出来,从他对父母、对兄弟姐妹的态度。假如我们今天到一个朋友的家里面去,看到他的兄弟姐妹都是直呼名号,没有称哥哥、姐姐,当我们处在其中的时候,感觉舒不舒服?这个时候,他的恭敬心有没有?连对自己兄弟姐妹都是这个态度,那他的恭敬心去哪找?所以习惯成自然,这个习惯都是从家庭延伸出来的。 其实要观察一个朋友,登门拜访最好。我们现在看看交朋友、找对象,有没有登门拜访的?甚至於男女要结婚了,第一次见面就是来提亲,有没有?那真是夸张到极点了,把一生人生大事当玩笑看。所以真的,我们闽南话那一句「选田要捡好田底,娶妻要看好娘娌」。这都有源头的,这个女儿懂不懂事,那要看她父母怎么教!先看看她妈妈是不是个好媳妇。所以这是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不只交一个朋友要主动到他们家去看,甚至於是这个朋友跟我们有交情了,我们主动到他们家去给他的父母看,这样有没有道理?这叫无畏布施。因为他的孩子跟我们在交朋友,那他可能在生活当中会跟他母亲提到:我某某朋友怎么样。当父母觉得我的儿子现在跟这个朋友关系挺密切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会不会影响我儿子走到不好的路?人家的父母会不会有这个罣碍?会!我以前高中跟一个同学很好,我念的是雄中,是男校,结果好到他妈妈说:最近好像同性恋比较多。她也会罣碍,是不是我儿子会不会这样子?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让人家的父母安心,这也是无畏布施。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