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第七集)(2)

这一群孩子他们就接著,刚好接近中午,要去吃饭。要去吃饭的路途当中,刚好地上很多纸屑跟烟头,这些孩子已经习惯要爱护环境,很自然的蹲下来,一边捡。结果旁边有个老太太看了很久,这些孩子到底在捡什么?她就不

  这一群孩子他们就接著,刚好接近中午,要去吃饭。要去吃饭的路途当中,刚好地上很多纸屑跟烟头,这些孩子已经习惯要爱护环境,很自然的蹲下来,一边捡。结果旁边有个老太太看了很久,这些孩子到底在捡什么?她就不由自主的自己也走过来了,看他们在捡,自己也捡,在地上捡了一个烟蒂,看了半天,确定真的是烟蒂,然后又把它扔掉。她本来以为在捡什么好东西,好像在捡什么宝贝一样,原来一看,还真的捡垃圾。她为什么把它扔掉?我在想,离她的理想差太远,她本来以为什么好东西可以捡;结果一捡,垃圾,她把它扔了。但是当她扔完以后,对她的内心有没有振荡?有!这些孩子还真的捡纸屑,现在还有这样的小孩,会打动她的心灵。很可能她以后会教导她的孙子:你也要爱护环境,你看我曾经看过这群孩子爱护自己的家乡。

  后来这群孩子到了面馆,一进去看到老板,老板差不多六十来岁,就「爷爷好,爷爷好」,喊了一路;坐好之后,很多阿姨来服务他们,马上「谢谢阿姨」,整个面馆里面都是那种对长辈尊重的话语。吃完饭就要去付帐,这个老板他马上就说:今天不用钱,我请客。你看小孩学了中国文化,对人有礼貌,到哪还人家会请他吃饭。这样的行为风范一定赢得他人的信任,所以他往后工作也会遇到很多贵人提拔。你看这么恭敬的小孩、年轻人愈来愈少。而真正有本事、有智慧的长者他都有一分使命感,要把他人生的智慧经验传下去。现在找不到人传,受教的人太少。而一个孩子从小对长者有恭敬心,他就有受教的这种态度。这个老板看到这些孩子渐渐离去,还有点舍不得,看他们走了已经有一段路了,马上又喊了一声,他说:你们下次来先通知我,我给你们包饺子吃。所以可以感受到,这些孩子当下在力行圣贤的教诲,他当下就已经在感化身旁周遭的人。这是一群小孩。

  还有一群二十岁上下的孩子,有的大学不念,他觉得念大学那是知识,做人更重要。他本来考上也是相当好的大学,但是他放下了,他觉得先学做人,后学知识才艺,他的父母也很支持,就来了。这一群年轻人虽然只有二十岁上下,他们的志向也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我们的老师去教都觉得很欢喜,因为他们都是主动学习,这些教他们的老师也觉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他们有五十八个同学,那一天集体要去做身体检查。到了医院,他们排得很整齐,而且每个人都穿唐装,然后就有条不紊就接著就上楼去了。因为脚步很轻盈,又没有讲话,所以沿路大家看到这些举动都觉得很好奇,现在很少看到年轻人是这样的这种模样,就觉得好像在看一道风景一样的好奇。

  当这些孩子上楼坐好的时候,旁边有人就走过来对著那些老师讲:你们这些孩子是不是聋哑学校的?他看现在那种年龄的年轻人到公共场合,也顾不到别人就大吼大叫的都有,在那里开玩笑的,怎么会有这么整齐的年轻人?结果他这么一问,全部的学生都笑了。这个时代很颠倒,不正常的都变成正常,正常都变不正常。年轻人应该守礼,不可以吵闹是正常,现在反而觉得都不吵的年轻人是不是有点问题?

  所以这个时代我们要挽狂澜於既倒,太颠倒了,是吧?你看现在家里要出去玩,先问谁?那不是颠倒,不然是什么?应该是先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要去哪里?现在吃饭也颠倒了,哪里都是颠倒。你看我们小时候都爷爷先上座的,哪有小孩先上座的道理!爷爷上座以后,都是我们帮爷爷盛饭,这叫正常。现在假如有小孩子说:爷爷,您先坐。那爷爷会痛哭流涕,我的孙子终於懂事,会高兴得不得了。所以现在真的是正常的都转过来、反过来。

  以前是我叫爷爷吃饭,我记得小时候,菜快煮好了,爸爸也好,妈妈也好,「来,赶快去叫爷爷」。我爷爷又很喜欢下棋,很喜欢到处跟这些朋友聊天,但是我已经有默契知道,可能在哪些地方会找到我爷爷,甚至於是在礼拜几可能在哪,都有点默契。我就去叫我爷爷,看到我爷爷:爷爷,吃饭了!我爷爷听了之后很高兴,马上就走回来。当我这个话说出去的时候,不只我爷爷很高兴,旁边听到的邻居长辈也都很高兴,虽然他们没说话,但是我都可以感觉到他们露出那个笑容的喜悦。为什么他们很高兴?人都好善,看到这种天伦,他们也都觉得很安慰,也很随喜。所以都是我们去叫爷爷奶奶吃饭。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都是爷爷、奶奶找孙子找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把他叫回来;然后又要好不容易侍候他,一顿饭有时候还要吃半个小时、还要吃一个小时。然后侍候到最后,老人家说:我的老骨头快不行了,还要陪他跑百米赛跑。这个时代的种种现象值得我们冷静!「爱之不以道」,这《资治通鉴》讲的,爱护后代不用正确的做人道理,「适足以害之也」,反而是害了他。现在很多父母长辈很用心教导他的孩子,但是还被孩子抱怨;然后又看著孩子行为愈来愈不孝,愈来愈偏颇,自己又拉不回来,很是怨恨:我都费尽我几十年的工夫,为什么教出这样的孩子?这时候别怨,教育孩子不只要用心,还要有真实的智慧。而真实的智慧靠的是学习经典才行。

  这一群年轻人他们在医院里面,就很多人很好奇,一开始来是问是不是聋哑学校?接著又来了一个家长,他说:这群孩子这么乖,我可不可以把孩子送来你们学校学?你看,有没有还去招生叫人家来学?不用!这个学校现在学生有五十八个,但后补的已经有好几十个。而且这后补的学生来了之后,要先为整个学校,在厨房、在任何一个部门先做义工,要考核;真正有服务的精神,往后才有考虑录取。你看那些孩子在家里本来都是王爷、公主,来了之后,开始能屈得下来,先好好的服务大众。

  还有两个年轻的女孩走过来,然后就对著这些女同学讲:你们的动作、你们的那种仪容非常的有气质,我可不可以跟你们学学气质?你看正己化人,这个化是自然而然。以至於我们自己内心常常去回想到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没有告诉我们:你做人要这样!我们的脑海里,印象当中,从没有父母跟我们讲一句话说:做人就应该这样!我的印象当中,我父母没有跟我讲过这样的话,可是却在我们心目当中有很多做人的准则,那是演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

  因为我也曾经接触很多的教育界的长辈,他们教书,但是有些孩子也没教好,而他们的口才都特别好,然后就会在那里懊丧:这个孩子为什么都讲不听,教不好?然后他会来,比方他来找我母亲,对我母亲说:你三个孩子(都还算乖)挺乖的,你是怎么教的?因为他们都讲孩子讲半天都讲不听,可能觉得我母亲很会讲。其实我母亲口才很不好,她虽然教书教了三十多年,假如今天底下有几个人坐著听她讲,她走上来一定双腿发软,她不敢在很多人的面前讲话。我爸爸跟我妈妈常常说:奇怪,我们两个也不大会讲话,怎么生你这个孩子这么会吹牛?其实我爸爸忘了,他在教训我的时候,可谓是辩才无碍,一句话接著一句话,真的讲得非常有道理。所以有时候被我爸爸骂完,我都会很佩服他,他真的是训我训得让我心悦诚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