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布施者不是阿罗汉,他如何能实行第二种布施呢?在上述的《难陀母经》中,佛陀教导实行这种布施的两种方法:受施者已断除贪、瞋、痴,或正在努力断除贪、瞋、痴。如果布施者也正在努力断除贪、瞋、痴,即布施之时他修行观禅,你可以说这种布施也是最崇高的。也就是说,如果: 一、 他辨识自己的名色法,以及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二、 他辨识外在名色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尤其是受施者的名色法; 三、 他辨识布施物的究竟色法(paramattha-rupa)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当他观察布施物当中的四界时,他能很容易地见到色聚(kalapa)。进一步分析这些色聚时,他辨识到八种色法: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与食素。它们是时节生色法(utuja-rupa),由先前存在的色聚中的火界(时节)所产生,是火界的后代。再者,他应辨识这些时节生色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如果能修行这样的观禅,那么在布施时他能降伏自己的贪、瞋、痴,而且通常这样的布施不会产生任何果报。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布施也是最崇高的。 他可以在布施之前、之后或当时修行这种观禅,但是他的观禅必须强而有力,至少必须达到坏灭随观智(bhavga-bana)才能修行这种观禅。我们也不应错过这个机会,这个机会只出现于佛陀的教法中。然而,你可能会问:如果我们尚未成就观智,如何能实行这种布施呢?那么,我想建议你内心存着这样的愿望来实行布施:「愿此布施成为证悟涅盘的助缘。」因为佛陀曾经多次教导以证悟涅盘的愿望来行布施。 我想重复《宝经Ratana Sutta》中的偈颂来结束今天的讲座: ‘Khinam puranam navam natthi sambhavam virattacitta’yatike bhavasmim te khinabija avirulhichanda nibbanti dhira yathayam padipo idampi savghe ratanam panitam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阿罗汉已竭尽所有旧的善与不善业,新的善与不善业不会在他们之中生起。他们已竭尽再生的种子,那就是:无明、贪爱与业力,他们不期盼未来的生命。他们的所有名色将如灯火在灯油与灯蕊耗尽时那般地息灭。以此真实语,愿所有众生获得安乐,免离一切危难。」 愿一切众生平安快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