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28般若是禅定的结果,而非思维的结果

一行 禅师,智慧 思维
般若是禅定的结果,而非思维的结果

  目前,量子理论学家认识到,观察者的意识同被观察的对象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他们对观察者的意识越来越关注。1979年,“法国文化”就“心灵与科学”在西班牙科尔多瓦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会议。很多知名学者都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坚信,世界和心灵具有相同的性质。

  尽管有些科学家已经明白了心灵的基本特征,但恐怕还有很多人还想在试验室中像研究其它对象一样来研究心灵。那样一来,所研究的,决不是心灵本身,而是心灵的投影,因为它被概念规范过。记住《念处经》(Satipatthana Sutra)中的一段话:“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你必须安住于身体来全面地觉照它,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与自己不相干的对象来研究它。同样地,要安住于受、安住于心、安住于法来觉照它们,而不要去研究它们。当我们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静观的时候,我们真实地与它同在,并给予它最清晰的注意,与它融为一体。花儿开放,是因为阳光温抚着它的蓓蕾,并与它融为一体。禅观揭示的不是有关真理的概念,而是直接同真理打照面,我们称之为“顿悟”,它是在止和观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般若智慧。

  思维的目的就是从记忆的仓库中取出概念的炉渣来建造具有永久价值的作品。我们把这些陋室和宫殿称之为“思想”。但是思维,就它本身而言,并没有创造性的价值。只有当般若智慧现前了,思维才有真实性。般若智慧的现前不是思维的产物,而是长时间的觉照的结果。有时般若智慧可以转换成思想,但是通常思想太刻板,太有限,以致不能够有效地转达般若智慧。有时,一个目光或一个微笑,比语言、思想更能够传达出般若智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