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人生的究竟(6)

菩萨不应顺世间法。顺世间法者,善者心著,恶者远离。菩萨则不然,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

  菩萨不应顺世间法。顺世间法者,善者心著,恶者远离。菩萨则不然,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卷第四十九)
  复次菩萨作是念:法师好恶非是我事,我所求者唯欲闻法以自利益。如泥像木像无实功德,因发佛想故得无量福德,何况是人智慧方便能为人说。以是故,法师有过,于我无咎。(卷第四十九)

  在家居士要跟出家法师学习佛法,出家众的责任很大,是人天师表啊!不仅是人的老师,还是天人的老师,讲经说法时,人与非人都在听,天龙八部都会来听,这就要求出家众要不断地学修增上。

  出家众根据什么来学?根据经律论三藏来学,其中戒律是根本。《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说:“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诸行之归凭,贤圣之依止者,必宗于戒。”(卷中)出家人要受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寺院有各种制度、规约等,以此规范出家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如何透过外在的规定来认识戒律、规约的内涵,这就很不容易。过去禅宗讲要有明眼人,就是要有大智慧。因为只有智慧才能如理观察、正确分析、抉择取舍。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地闻思修来增长戒定慧,才能达到。


五、智慧观照种正因,人事境界勤历练

  学习佛法的目的是提升心灵的智慧,讲话、做事都要用智慧观照。要考虑这样说、这样做对自己、对众生有利还是有害,对将来、对成佛有利还是有害,要从这些方面去判断,而不是只看现前。当然,现前也要照顾,比如大家在这里听经闻法很欢喜,也很容易反省到自己的毛病,佛法立刻兑现,当下得到受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为来世、为成就佛道集聚资粮,这才是根本。我们要解决生死的问题,需要不断地种植、培养解脱生死、出离轮回、做菩萨、成佛的因。这样的因种下去了,将来就会感果。虽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结果会非常美好,超出想象。培养一棵参天大树,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棵树就非常有价值。不论是一百年还是一千年,最初的种子是决定性的,最初如果没有种下这颗种子,就不会有这棵树。学佛人也一样,你只有种成佛的因,最后你才会成佛;如果不去种正因,就成不了佛。同样,如果一天当中做很多错事、坏事,种这样的因将来也会感果,轻者人生坎坷、内心忧恼,重者堕落三途、受极大苦。

  佛法真正学好了,就能够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时刻把握当下。有些在家居士讲:“等我有空的时候再来学佛。”仔细检查一下就可以知道,这种心态当下种的因就是不希求佛法。现代社会的确很忙,工作、事业、家庭等等,耗去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不管多忙我们也要睡觉吃饭呀,物质食粮一顿也不能少,精神食粮就可有可无吗?有没有空并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是否希求佛法。不希求佛法就一定希求世间法。我们不断地种下这样的因,只能被世间捆得越来越紧,越来越无暇学佛;反过来说,现在无暇,就是以前没有种好的因,现在再不去努力种正因,还要等到何时呢?我们一生中到何时才会有空呢?可能要等到退休,退休就有空了吗?退休后还可能要看孙子、看小孩。退休后有了时间就能好好学佛了吗?不一定。人生几十年养成的习气毛病已经很重,很难改变,再加上岁数大了,视力、听力、记忆力都已衰退,听不清,看不清,记不住,很难学好佛法。学佛非易事,最好是从小开始学起。另外,等到晚年来学,我们能不能活到那一天都很难说,人生无常啊。虽然现在科技发达,医疗条件比较好,平均寿命相对长一些,但还是有不幸的人,如车祸、绝症、自杀等等,还有的小孩尚未出生就死了,有的一个月就夭折了。到医院、火葬场去看看,就知道自己是无法选择死亡时间的。所以,不能说“等我有空时再来学佛”。出家人也一样,不能说“我现在忙,不忙的时候再修行”。忙的时候也要修行,忙完了之后还要修行,修行要面对一切境界,任何时候都可以修行。

  那么,究竟如何修行呢?修行分为两种:狭义的修行和广义的修行。狭义的修行包括念佛、拜佛、持咒、诵经、坐禅、经行、思维法义等宗教仪轨和远离五欲六尘境界的修持;广义的修行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佛法。现实生活中的境界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人,一种是事。面对这两种境界,正是实践佛法的时候,也是检验自己修行程度的时候。广义的修行往往更加重要,而且更不容易,因为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习气,把我们与烦恼相应的种种习气毛病一点一点磨掉,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能够趣向善法。面对现实境界的时候,我们的烦恼习气最容易冒出来,这时候运用所学的佛法发现它、净化它,慢慢地就能转染成净。我们在经论中可以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无论什么境界都要去参学;常啼菩萨在亲近善知识过程当中,不惜割肉刺血。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蕅益大师说:“千经万论皆磨砻习气之具,习气不除,学问何益?不能亲明师良友,受恶辣钳锤,徒觅几部好佛法,静静闲坐,烧香啜茗而披阅之,此措大学问,尚不可为世间圣贤,况佛祖哉?佛祖可如此悠悠而得,善财、常啼,真千古极拙人矣,何为华严、般若之榜样也?” 

  一般情况下,初学佛的人往往容易将学佛当作享受,自己看书、拜佛、打坐、思维的时候,的确会有受用,时间久了,就以为学佛就是这些内容,不知不觉沉浸在自己一种心理感受中,对外在的人事境界就不敏感、不关心,甚至会进入一种“息事宁人”的状态。其实,自己认识和体会的佛法往往和实际的境界是有差距的,我们学的佛法最后是要运用到境界上。经得住境界的考验,人的内心才会真正有力量,如果不面对境界的考验和历练,就无法检验自己所学的佛法究竟有没有根基。

  那我们面对境界时应该如何修呢?对人要自他相换。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你不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那你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道理很简单———这就是因果。儒家也讲:“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学》中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你希望大家都尊重你,那你就尊重大家;你希望大家恭敬你,那你就恭敬大家;你不希望别人轻视你,那你就不要轻视别人……你希望别人如何做,你自己就要如何做。话说回来,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我们与人相处时,有时会遇到一些困境,觉得别人不体谅、不信任自己,可能是因为对方的烦恼、问题,但反过来说,是因为自己过去没有对他人那样好,这就需要从自身去反省和改善。这就是因果的道理,很简单也很实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