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2012观音法会(四)上师瑜伽的五个要点(6)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也是一样。有些人真正看到了佛,但是很多众生都没有看到佛。若是众生真正看到了佛,能不信不学吗?没有信没有修,就是因为没有看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业障和福报的问题。 佛在世的时候,周围的一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也是一样。有些人真正看到了佛,但是很多众生都没有看到佛。若是众生真正看到了佛,能不信不学吗?没有信没有修,就是因为没有看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业障和福报的问题。

   
佛在世的时候,周围的一些有缘众生,有觉悟的心态,所以把他看成了佛,真正跟佛学了,但是也有很多众生没有把他看成佛,没有认识到他是佛,没有跟佛学。比如善星比丘、提婆达多,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坏人,还有些外道信徒看到的是一个魔王。是佛还是魔,是凡夫还是佛,就看自己的心态,就看你怎样去看他,怎样去对待他。

   
佛以上师的形象来度化你,你就是这种根基,这种福报。以佛的形象没能度化得了你,现在以上师的形象来度化你,这也是一种福报。你认识到了上师对自己的恩德比佛还大,就应该更加珍惜这个机缘。

   
这是自己的心态、智慧的问题。若是自己有智慧,你最讨厌的身边的那个人,看着最不顺心,最不顺眼的那个人,也许就是佛的化现!他也是来度化你的,只是自己没有认识到而已,若是你也能把他的行为看成是佛的事业,他不但不会让你烦恼,让你痛苦,他的一切言行举止都能让你开悟、证悟,你通过这些消除了业障,积累了福报资粮,对你来说就是一样的了,他确实是佛来度化你的。

   
昨天讲了,佛有报身佛、化身佛,它们都是从法身佛里幻化出来的,化身佛有种种化身佛。这一切都是佛的化身,都是佛的一种幻化,也是来度化你的。这样,当下就是圆满,当下就是解脱。主要是要放下分别的心态、祛除狭隘的心态。

   
你若是以不开放、不觉悟的心态去看,没有圆满,没有清净。若是你以一个开放的心态、觉悟的心态来看,都是清净的,都是圆满的。自己能把握住,能转为道用,哪一个不是消业积福的机会?不仅密宗这样讲,显宗里也这样讲,这都是消业。有人打你、骂你、欺骗你,这是消业。他让你消业了,他让你断烦恼了,这就是佛法,这就是佛的化现。这样看,很容易明白,也很容易做到。不要总是站在凡夫的境界里看,不要总是以自己狭隘的心态去看。这样你肯定看不明白,也肯定做不到。

 

第四个要点:上师是一切皈依处的总集。站在这个境界里看,也非常容易。在这里是将上师视为真佛。真佛就是法性、本性。报身佛、化身佛,都是法身佛的体现、显现,都是法身佛的幻化和游舞,都是佛的法身幻化的,也就是自性的显现。就是总集、总体,一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一体的,就是空性——本体空性。

 

不用说上师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体,阿弥陀佛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体,金刚萨埵佛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体。有时候很多人都不明白:讲金刚萨埵的时候,说金刚萨埵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体;讲莲花生大士的时候,又说莲花生大士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体;讲阿弥陀佛的时候,又说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体——到底谁是总体?都是!你要明白这个真理。万法一心!真正明白了以后,都是一样的,其实你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体。

 

你要有智慧,这是站在哪个角度讲的?是站在自性光明、本体空性的角度讲的,是从体上讲的。

 

从相上讲也是。其实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我们都想知道什么是本尊。无论是阿弥陀佛也好,观音菩萨也好,若是你从心里真正能把他视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体,都是他幻化的,这个时候他才是你的本尊。上师也是,上师和本尊是一体的,上师瑜伽和本尊法是要合在一起修的。修金刚萨埵是“上师金刚萨埵”,形象上是金刚萨埵佛,本体是上师;修莲师也是,形象上是莲花生大士,本体是上师,都是一体的。这里也是,上师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体,都是他的化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