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之宝池德水(2)

我们了解如来的十力,一方面,对成佛我们有一种希求、仰慕、神往;另一方面,特别对 净土 法门的他力救度,如果我们对如来的十力有甚深的了解,我们对仰靠弥陀救度的信心就会增上。我们很多人对念佛法门能不能往生

我们了解如来的十力,一方面,对成佛我们有一种希求、仰慕、神往;另一方面,特别对净土法门的他力救度,如果我们对如来的十力有甚深的了解,我们对仰靠弥陀救度的信心就会增上。我们很多人对念佛法门能不能往生,总是站在自己的这一边谈力量,谈工夫,他完全忽略了阿弥陀佛的那种十力。如果对弥陀的十力有甚深的了解,那么他的信心就会坚固,他就能得到安心、安乐。所以我们常常去了解佛果地上的功德,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华严经》,《华严经》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佛果地上的功德。

“无畏”就是四种无畏。佛讲经说法会说“我得一切种智”,说这个话,无所畏;佛说“我一切烦恼漏尽”,说这个话,无所畏;佛说有些法门能够障道——障碍得道,对这个做决定说,无所畏;佛会说一些正法,能够尽三界的苦道,把它说出来,无所畏。这是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就是佛有十八种功德。主要从身、口、意、这种精进、念、慧、解脱的层面,谈到佛有十八种不共法。这个说起来就很多,大家可以看看《大智度论》里面对这一段的描述。这是池的水能够说出佛果地上功德的法音。下面是“诸通慧声”,就是通达智慧的声音。这个“诸通慧声”是代表三贤位菩萨证到这种智慧的声音。三贤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他破一品无明之后所证到的智慧,各有浅深的不同。这是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这是展示登地菩萨从初地到七地菩萨的法音。“无生忍声”,这是指八地菩萨证的离一切心意识、无功用道的法音。“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这是指等觉菩萨的法声。灌顶,这是引用:古印一般转轮圣王继位,他要用大海水来灌顶,表明他继位的象征。这个等觉菩萨即将要成佛的时候,十方诸佛用甘露灌顶表明他授记作佛之相。

你看这些,“如是等声”就涵盖着佛法全体的内容。那么这些都能够应沐浴者的根机、好乐、希求来显现声音。随着沐浴者听到这些声音,就跟他的根机、好乐相符合,他就能得到法益:能够了解这个音声的法义,能够跟涅槃实相相应,能够当下契入。所以这些声音,如果没有发菩提心的众生一闻,能发菩提心;如果曾经是初果的水平,一闻这声音他就能证二果;初地菩萨就能证二地。他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法益,所以他就法喜充满,“欢喜无量”。那么听到这些法音就随顺真如实相之义。真如实相它表达就是随顺清净之义,随顺离欲之义,随顺寂灭真实之义。随着这个音声就契入到一个清净、离一切染——这个欲望、无为、寂灭真实的境界里面。那么再就随顺契入到佛法僧三宝、如来的十力、四种无畏、不共之法里面,随顺这些三贤位菩萨以及声闻所行之道。他这个声闻随顺他的道,如果声闻破见、思惑,他就得一切智;菩萨破尘沙惑,得这个道种智;佛一切无明断尽,得一切种智。这些,通往智慧的程度、浅深不同,但是他都有相应的道。“道”就是通达的意思,通过这个道可以达到那个目标。

好,那这些音声里面唯有听到佛法的妙声,他听不到苦难的声音。所以这些音声没有表达地狱、饿鬼、畜生苦难的名称,包括其他的不善之名——都没有。西方极乐世界它为什么清净?就是不好的、不如意的事实没有,连名字都听不到,它就干净了。它只有法尔自然显发的快乐音声,让人善根发露、法喜充满的美好音声,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就叫“安乐”——有它安乐的特点。

这样我们就看这个水它的德用。第一,水能随沐浴者的意愿冷暖浅深,水能讲经说法。在其他的经典当中还表述:当沐浴了之后,这些沐浴者再就坐在莲华上,那自然的风又吹过来,很凉爽,然后他就或思维,或诵经,或讲法,都能得到更上一步的证位的法益。所以沐浴之后他能增进道业。那通过这个水的表达——你看这个水是一个无情之物,但是它竟然可以做这种妙用,那你说这个水是一般的水吗?那这个往生者通过这个水,他就会深切地感受:这是佛水,或者就叫水佛,就是一个佛的一种展示,它就具有着佛的三身、四德的作用。这就把阿弥陀佛因地——他有一个发愿就是“一切皆成佛”——通过这个八功德水的三种妙用表达出来。当法藏菩萨圆成四十八大愿自然而然成为阿弥陀佛的时候,那那么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佛——“一切皆成佛”。也就是《华严经》展示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管是有情还是无情,都同时圆满了一切种智。所以这段描述也就跟华严的境界是无二无别的。

           ——2009年8月始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第二届净土文化进修班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