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三讲(2)

你在这个正定聚就是阿鞞跋致的位置上,你是住在大乘的正定聚,你的悲心、你的智慧、你的身口意三业趋向佛果的这种纯净的行为,它必然是引领你——引领我们到大乘、涅槃乘的。所以用那个“必“字,就是必定能够到达

你在这个正定聚就是阿鞞跋致的位置上,你是住在大乘的正定聚,你的悲心、你的智慧、你的身口意三业趋向佛果的这种纯净的行为,它必然是引领你——引领我们到大乘、涅槃乘的。所以用那个“必“字,就是必定能够到达如来的“灭度”。所以只要成就往生极乐世界一愿,就成佛是百分之百的保证。没有一个不能成佛的,就是这一愿给我们的一个承诺。那这一愿也告诉我们,修行净土法门的目的价值在什么地方——目的价值就在这里体现:四十八大愿的目的价值就是成佛,不是作其它的。那他不是成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别教的佛,是成圆教的佛——大乘圆教的佛。所以就用这个来校正我们的心愿:我们现在发心念佛是为了成佛的。

但成佛分两个阶段实施。因为在此土我们很难成佛:自己烦恼很重,外面的境界不允许——我们不要说成佛,想得一个初果圣人都是不可得的时代。所以我们为了实施成佛,首先要解决往生的问题。一往生之后就克服了我们现在的三个困难。如果从通途自力法门来说,我们要解决分段生死的轮回问题是极难的。但是净土法门后面讲的第十八大愿,解决了我们信愿持名乃至十念都能往生的问题,解决我们的分段生死轮回问题。这是克服第一个困难。第二个困难就是:一般我们的习性是容易走自了汉的道路,容易得少为足,容易在断见、思惑的时候取证偏真涅槃。

这在娑婆世界乃至在他方世界——你看这个《华严经》讲——七地菩萨都有这么一个陷阱:到了七地菩萨,他即将离开心意识的时候——在那个涅槃寂静当中非常快乐的时候,他就想取证。这时候佛都要伸出金色手臂来加持他——摩他的顶,提醒他不要忘记因地的发愿,他才进一步地去修菩萨道,到了八地——离开一切心意识的程度。你看七地菩萨都有这样的一个危险,更何况一般的人。一般的人你断见、思惑,很容易取证。一取证就成为什么?定性阿罗汉。在大乘佛法来看,属于焦芽败种,他成就佛种的这个种子坏了,没有大乘菩提心的芽了。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不会有这个陷阱:你只要去了,由于它是大乘的法性土,能够让你发出大乘的菩提心——就不会取证偏真涅槃——直趋大乘的佛果。所以这也就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不仅保证人人成佛而且保证快速成佛的一个愿——疾速成佛。

好,现在请看第十二愿“光明遍照十方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光明无有限量,最低限度也能遍照百千亿亿诸佛刹土,如果这一愿不能实现的话,就不成佛。”这一愿也是属于法藏菩萨度化众生很有核心意义的一愿。一切诸佛成佛都有光明,有“常光”,有“放光”,这里所发的愿是阿弥陀佛的常光。为什么要发这一愿,要光明遍照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是由于法藏菩萨发愿要拯救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在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所以有众生的地方,光明就得过去。那光明遍照到那儿去有什么作用?它不是太阳的光,只是温暖一下而已,不是只好看一点;这光明是运载四十八大愿救度众生的这种愿力在里面,功能在里面。四十八大愿怎么传达到众生心里面去?法藏菩萨在五大劫的思惟当中他建构了两个“操作系统”,第一个“操作系统”就是光明,第二个“操作系统”就是名号,也把光明融聚在名号当中。

光明遍过去,但是这个光明众生能不能接纳得到,能不能感通得上?阿弥陀佛光明的力量很大,但是这里也离不开感应道交,如果众生他不感,这个光明也很难体现作用。就好像天空有阳光,有太阳,但一个人用一个盆子把自己的头遮盖住了,在他看来,它还是很漆黑的,所以阿弥陀佛光明一定要蒙光照触。这个光怎么触?照是来自阿弥陀佛那一面,他是平等普照,但是平等普照你能不能触得到,这就要靠众生信愿称名。那怎么触得到呢?就是要靠名号来触。你只要念这个名号,阿弥陀佛的光明就体现在你身上了;不念这个名号,光明虽然有,但是对没有信愿持名的众生来看,也就等于不存在。

明白这个道理吧?我常常比喻中央电视台的发射信号就在当下,但你怎么接收得到?你得要有电视机,你得要跟它的频号相应,它的图像、音声才能出来。这就说明我们跟中央电视台发射的东西互动了,接收到了。是要我们去接收,那个东西发射过来,它就在这里,就在当下;你不接收,对你来说是不存在的。你能够把这个中央电视台的音声、频号抓出来吗?看的见吗?抓不到看不见的,无形无相的,但它是功能作用就在当下的。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就等于从他的西方极乐世界、从他的身心——“发射电台”,把光明发射过去——光通讯,发射得遍满整个虚空法界,有众生的地方都能遍满。这就是光明无量愿。

          ——2009年8月始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第二届净土文化进修班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