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2)

第二是出生相。摩耶夫人一怀孕就非常安详,国中也出现了很多吉祥的事情。等到十月满的时候呢,一般按那个风俗,女人要到娘家去生产。所以摩耶夫人就到天臂城——还没到达的时候,就在毗蓝园那地方小歇,小歇在一棵

    第二是出生相。摩耶夫人一怀孕就非常安详,国中也出现了很多吉祥的事情。等到十月满的时候呢,一般按那个风俗,女人要到娘家去生产。所以摩耶夫人就到天臂城——还没到达的时候,就在毗蓝园那地方小歇,小歇在一棵枝叶繁硕的无忧树下,攀着那个树枝的时候,这位太子就降诞了。所以他的出生都是很神奇的,用现代的话来说他叫无性繁殖——克隆,但不是一般的克隆,他的出生都是从右胁出来。一出生当时天上就有九条龙——“九龙沐水”给他沐浴。这位小太子一出生,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人间,唯我独尊。我们浴佛节就是这尊佛降诞的这种样子。有人问:为什么要走七步,不走六步呢?这就反映“七”代表出世间法:“六”是六道,再往前迈一步超越六道。所以释迦牟尼佛用七步告诉我们,他来宣说的是出六道轮回的出世间法。全身充满着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释迦牟尼佛在降诞的时候他也都要放光,这个放光放到十方世界去告诉那些有缘的众生。由于他在因地当中也结了很多法缘,曾经有很多菩萨发过愿说:“你释迦牟尼佛要成佛的时候,我们都会来帮忙。”那既然帮忙,释迦牟尼佛马上告诉他:“我马上要到阎浮提成佛了。”这些菩萨也都纷纷在这个时空态里面降生,或者做国王,或者做弟子,或者做商人,或者什么……这些都是菩萨过来共同完成教化众生的这桩大事因缘的,这一点大家看《华严经》就看得明白了。
    好,那这是我们地球上一件大事,也是法界的一件大事。所以就“六种震动”,地面都震动了。这个“六种震动”有几种说法,有的说是六种震动之相,有的说这个是六时震动。这里估计六时震动可能更合适一点,就是佛入胎时、出胎时、成道时、转*轮时,再就是天魔波旬劝请佛“你赶紧入涅槃”之时,再最后是入涅槃之时:这六个时节六种震动。好,这个太子发出震撼宇宙的声音:“吾当于这个世间为无上尊。”无上尊就是无上士:没有比我更高的,我是一切智人。说这个是无畏说、狮子吼的。所以当时一降诞,这么一说,忉利天王、大梵天王、四天王都下来——纷纷地来侍奉,这个欲界、色界天人纷纷来皈依瞻仰。所以出生之相都是非常盛大的。当时那个帝释天的天人最好的工匠叫毗首羯摩天,他变化了一个七宝车来装载这个太子回到皇宫,那这个四天王在前面开路,这个盛况都是不可思议的。好,这就是出生之相。
 第三是童子相,在童子阶段示现。实际上佛是一切都懂,但是既然来到这个世间,就表面上表现得他还要请老师来教一教,作个学生。当时净饭王在全国选了最有学问的人作他老师,据记载那个老师给他讲了第一课之后,就不敢再教他了,因为他的智慧、他的学问超过老师。但要示现一下。“示现算计”就是数学,“文”就是诗书,“艺”就是各种工艺,这个“射御”就是他的武术。那么古代的印度也是一个宗教典籍非常丰富的地方,这个《四韦陀》——婆罗门教它那些外道书籍也都是甚深的学问了。所以讲“五明”了。这个太子都能够博览群书,能够综合它的意思——要义,能够通达它的一切道术。他不仅形而上的“道”了解,就是形而下的“术”也了解。像堪舆、占星学、算点命、算点卦这些术,佛也一切都了解。一般五地的菩萨都了解这些,你让他堪舆、看相,他都了解。
    好,“博综道术,贯练群籍”,“贯”就是能贯通,“练”就是他能够通达、练达,所有的经典他都能够了解。所以这是过目不忘的智慧,这种一看马上领悟的智慧,就不是今生的水平了。“今生读书方已迟”,这是袁枚赞叹黄山谷的一句话。别说是一切种智人,你在这个世间作稍有点名气的学者,你说你就这几十年能够成功吗?这都是你多生多劫读了点书,今生延续上来了,你才可能成点名。黄山谷说他上一辈子的那个文章——到这一辈子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都是上一辈子写好的,就这一生把它抄下来而已。所以佛就是一切种智者示现,示现这些群籍马上就理解了,把握了。
    并且又示现纳妻之相——这个耶输陀罗。当时天臂城国王有一个很美丽的女儿,这个净饭王就在太子十七八岁的时候去求亲,天臂城国王说:“我的女儿要嫁给一个通过竞赛各方面第一的人。”好,于是五百个释迦族的年轻人就一起开始比赛。比赛先比武了,你看提婆达多都也参加了,当然能得到这个美女谁不想啊?提婆达多一拳就把大象给打死了,但是悉达多太子把这个大象一抛——抛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射箭,有的人能射那个铁鼓射一重,那这个太子一射,七重都射过,而且箭还到很远的地方去形成箭坑了:就是这个武艺他是第一。你要弄武,他有武;你要搞文,他也能搞文。反正一比,他是第一:“讲武试艺”。这样就“现处宫中,色味之间”,示现处在王宫里面这些女色和世间的享乐之间。

          ——2009年8月始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第二届净土文化进修班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