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唯识的空性与二谛思想研究(3)

依他性——如幻假有——中道 真实性——真空妙有——非空 真谛是站在“性相融即”的立场,主张“空”是否定的对立同一,分别性无相、依他性无生都加以遣除,空与空性是同一的;玄奘是站在“性相永别”的立场,主张

依他性——如幻假有——中道

真实性——真空妙有——非空

真谛是站在“性相融即”的立场,主张“空”是否定的对立同一,分别性无相、依他性无生都加以遣除,空与空性是同一的;玄奘是站在“性相永别”的立场,主张“空”是“无”乃至否定,强调分别性是“无”,而不否定依他性,所以分别性是“空”,而真实性是“空性”, 因此“空”与“空性”是有绝对区别的。如《成唯识论》说:

此即于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说于彼言,显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常远离言,显妄所执能所取性,理恒非有。前言义显不空依他,性显二空非圆成实,真如离有离无性故。

在西方思想中,认为存在(being)为本体论地先于非存在(non-being),所以超越乎存在与非存在的对反之上的究极者,是大写的绝对存在(Being)。按照中观思想,“空”是一种动态的构造,“空”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对否定的否定。这种双重否定并不是一相对否定,而是“绝对否定”,“绝对否定”正是“绝对肯定”。所以,绝对否定即是绝对肯定,绝对肯定即是绝对否定,这种吊诡的表述方法正显示出“空”的辩证和动态的结构。所以,中观 “空”的究极者,不是“绝对存在”自身,而是无形相的“空”;“空”不是有,亦不是无;为了区别相对无,所以常被称为“绝对无”。所以,“空”的动态结构表现为:(1)有与无间的交相涉入的运作;(2)有与无的自我同一的运作都在真正的“空”中被完全地、动态地和吊诡地体会。

玄奘系的三性思想强调“空”与“空性”的分离,虽然继承佛教“空”(绝对无)是把握最高真理(绝对存在,真如)的本质需要,“二空所显真如为性”,但是“真如”、“空性”成为后世所说的“凝然真如”,而成为了静态结构,从而背离了中观“空”义的根本精神。于是,作为最高真实的“真如”、“空性”,有点类似于西方思想传统的“绝对存在”;其原因在于玄奘系的三性思想只遣“分别性”,而不遣“依他性”。因为,“依他性”作为肯定面的存在,如果没有遭到遮除与克服的话,便会形成这样的预设:依他性在存在论上是“先在”于作为否定面的“分别性”,这就自然把作为“绝对存在”的“真如”、“空性”视为最高的真实,视为解脱的象征。而这样的“真如”、“空性”,是存在论的先在性的焦点。在这种理解下,否定面成了肯定面所克服的对象,所以《成唯识论》说:“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即克服了否定面的“分别性”,也显示了“绝对存在”的“真实性”。圆测介绍了玄奘对“空”的四种说法:

慈恩三藏泛论空者,略四种:一者、说无为空,是故《瑜伽·菩萨地》说:有为、无为名为有,无我、我所名为无;二者、别空无我,谓有漏五蕴上,无我、我所,即说五蕴为空,故《成唯识》云:别空非我,属苦谛故;三者、通空无我,如世尊说:一切法皆空,空无我体通一切法;四者、生法二空所显真如,说之为空,此即空之性故,说名为空。若依梵音,空有二义:一者、舜若('sūnya),此翻为空,四中第一,能显无义;二舜若多('sūnyatā),此云空性,即是第四所显真性。今论此中舜若多处说舜若声,非如旧说。

正因为“空”与“空性”的隔离,造成了“性相永别”的立场,于是成为分别性之“无”与依他性、真实性之“有”相对的“中道”。分别性之“非有”、依他性之“假有”、真实性之“实有”是三个不同的层面,它们之间不许绝对地相互交彻。

真谛的三性思想正是体现了“空”的动态结构,依他性是“无而有”的矛盾构造,分别性、依他性的无所有正是“真实性”——“空”,即是有与无的自我同一性。所以,我们一直强调真谛的三性思想是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进一步演绎,只是创造了通过主体(即依他性——识)来彰显“空”的新途径。相反真谛强调肯定面的“依他性”与否定面的“分别性”是相等与交相涉入,二者之间形成一种背反的、矛盾的对峙形势。而“空”正是从存在的背反中解放出来,真正的解脱,必须最后连“空”也“空亦复空”。这样,解脱的象征并不是“绝对存在”的真如,也不是“依他性”在存在论上先在于“分别性”的焦点。因为真实性含摄了“真如”与“正智”,所以“空”是动态的与能动性的。

真谛对三性的空义,在《显识论》中说:“分别性是无有空,分别无法可得故;依他性是不如空,如是破所执;真实性是自性空,无人法二我,是自性空也。”同样的文句,可以发现在《中边分别论·真实品》第七颂的世亲释中,我们对照如下:

真:无空不如空,性空合三种。

分别性〔相者,无别道理令有,无有物是其空;依他性相者,无有如所分别,不一向无此法,不如有是空;真实性相者,二空自性,是故说名自性空。

玄:空亦有三种,谓无异自性。

空有三者:一、无性空,谓遍计所执,此无理趣可说为有,由此非有说为空故;二、异性空,谓依他起,如妄所执不如是有,非一切种性全无故;三、自性空,谓圆成实。二空所显为自性故。

所以,《显识论》对三性的空义的阐明,是引用《中边分别论》世亲的解释。依梵文本,三种汉译本都将空性('sūnyatā)翻译为“空”('sūnya),而没有将“性”(tā)明确翻译出来。我们将梵文以及三种汉译本,对三种空的原语,列表比较如下:

梵文显识论(真谛)

中边分别论(真谛)

辩中边论(玄奘)

abhāva_'sūnyatā无有空无空无性空atad_'sūnyatā不如空不如空异性空Prakr·ti_'sūnyatā自性空性空自性空对于“分别性”是空的,真谛与玄奘都是相同的。但是,对于“依他性”的空,真谛译为“不如空”,表示了依他性是“无而有”的矛盾结构;而玄奘译为“异性空”强调依他性与分别性的相异性,表明依他性是“有”、“非全无”。真谛与玄奘都译真实性的空为“自性空”,前者强调“二空自性”,后者强调“二空所显为自性”,二者的差别可见一斑。

2、三无性与空义

中观学派对“空”的诠释唯有遮诠,而瑜伽行派则遮、表双用。中观虽然不立“胜义自性”,与瑜伽的最高存在与最后归宿是相同的——空。“空”作为最高存在来说,瑜伽行派以“三性”探讨存在的形态,以“三无性”追寻存在的本质。三无性的梵文原语、汉译如下:梵文全译真谛译玄奘译laks·an·a-nih·svabhāvatā相无自性性无相性相无性upatti-nih·svabhāvatā生无自性性无生性生无性paramārtha-nih·svabhāvatā胜义无自性性无性性胜义无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